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词的构成以及复合语素问题——与唐韵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语法里,词的地位比语素重要。传统语法带规范性性质,往往强调一句话该这么说,不该那么说;一个词该这样用;不该照样用;所以词的地位很重要。在结构主义语法里,语素的地位比词重要。结构主义语法具有描写性的特点,它总是从结构上考虑问题,没有语素就无法构成词,所以语素的地位很重要。中国传统的“小学”是讲“字”和“句”。这“字”里边就既有语素的问题,又有词的问题。汉字是表意系统的音节文字。受汉字的制约,受传统“小学”的影响,在现代汉语语法里,语隶和词都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者既不可忽视,更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是以概念意义上划分出来的一类词,就其语言功能来说,主要是用于表示事物的某种色彩性状.在语法上一般认为该归属形容词.其实,颜色词的语法功能就如它所表示的颜色一样纷繁复杂,并非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所能概括.本文从分析颜色词的构成着手,找出颜色词的构成与语法功能的对应关系,从而对颜色词的语法特点有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一、颜色词的构成综观颜色词的构成语素,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表示单纯颜色的语素,称之为纯色语素.如,红、黄、绿、蓝、黑、白等.这类语素数量不多,在汉语中总其才十几个,但构词能力强,都能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是构成汉语颜色词的主体.为了下文表述方便,用“Y”表示;二是表示物体名称的语素,称之为物色语素.如,米、桃、栗、橙、藕、肉等.这类语素数量极多,但不能单独成词来表示颜色,用“M”来表示;三是表示颜色义类的语素——色,用“S”表示.根据这些语素的不同组合,颜色词可分成下列几类.  相似文献   

3.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里由后缀“子”构成的派生词为数很多,不仅名词、量词里有,而且动词、形容词里也有。无论从这类词的数量上,还是从这类词的构造和意义上同普通话相比,都有其突出的特点。 普通话里,后缀“子”能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性成分(大多数词中,这些成分在现代汉语中都是非独用语素),后面构成名词(如“帽子”、厂子”、“本子”、“胖子”、“乱子”、“弯子”、“灯罩子”等),尽管是否用“子”有一定的习惯性(如能说“肚子”、“李子”,而不说“肺子”、“枣子”),但后缀“子”用得还是很普遍的,由它构成的名词也很多,因之,一般语法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语素“语素”是新语法系统提出的一个概念。此前,一般只讲“词素”。由于语素、词素都是用来构词的,所以极易造成一种误解:语素就是词素,语素是词素的别称。其实,事情并不如此简单。过去讲“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张寿康《关于汉语构词法》)对词进一步分析,才得到词素,而“词素是构成词的、具有意义(词汇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构词单位”。(同上)很明显,这里只把词看作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词素只是词的附属物。这种看法有两个毛病:其一,承认词是由更小的词素构成,但不承认它是一级语法单位。这在道理上是行不通的。其二,认为词先于词素,有了词才有词素,这一说法的失误就正如说有了房子才有建筑材料一样,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而今,建立语素的概念是基于这样的新认识:一,语法的最小单位不是词,而是构词单位语素;二,语素不是从词里分解出来的,它是先于词而独立存在的语法单位。这样一来,关于语素和词的关系便可作如下描述: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较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这样,原来词素的两大弊病也自然地消失了。可见,语素与词素是内涵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论的“中性词”,是指汉语词汇学里感情色彩意义下的相对于“褒义词、贬义词”而言的并与之并列的那个中性词。它既不指普通语法上的与“阴性、阳性”并称的“中性”之词,也不指汉语词汇学中语体色彩意义下的“口语”和“书面语”都可用的所谓“通用词”①的那种“中性”②之词。  相似文献   

6.
山西各地方言的构词成分中普遍有一个词头“圪”(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差别),这个“圪”本身没有词汇意义,仅有一部分构成动词的能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其余大多数连语法意义也不表示,只能看作表音词头。以它为词头构成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象声词。不过,这个词头的活跃程度各地不一样,比如在晋中等地,就很活跃,带“圪”的词很多,在动词前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用法几乎具有开放性,以致可以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才将”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相当于普通话的“刚、刚刚、刚才”等词。“才将”见用于多个方言,同时并用的,有其逆序词“才将”、单音词“将”及其重叠形式等。在表示“刚才”这一意义上,一些方言里“才将(将才、将)”等词与普通话的“刚才(才刚、刚)”等词构成两个同义词系列。对于“才将”之“将”与“刚才”之“刚”的语音及语义关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梳理“才将(将才、将)”等词在近代文献及现代方言中的用例,结合“刚”的语法化过程及副词“将”的近过去时的用法,认为在表示“刚才”义上,因“才将”类词与“刚才”类词发生语义重叠,所以出现两种写法混用的情形。其实,“才将”“刚才”两类词各有其来源,“将”“刚”二字之间不存在音义上的分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联绵词例说     
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学生很容易把联绵词误解为两个单音的单纯词或双音的合成词,也很容易把双音的合成词误解为联绵词,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联绵词的特点。汉语的词按其构成来说,可以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在双音节的单纯词里,联绵词(亦称联绵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说:“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他讲的“连语”就是我们现在语法里讲的联绵词(字)。一般认为是双音节的单纯词,“字无本义,以声  相似文献   

9.
离合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离合词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则为一个短语。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因为它能“离”也能“合”,把词法和句法交织在一起,与其它词语很不相同,因此很受关注,同时看法的分歧也很大。有关这一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已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从离合词的命名、结构特点、鉴定标准、语法特点、扩  相似文献   

10.
五、语法     
(一)词类词类,是按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分类,列表简介如下:类别}定义」词{说..…明表示人或者事1雷锋工人、英堆;小麦、电、老虎、①前边一般可以加数实物的名称、时间、国家、品质、法律;早晨、今天、星l量词,如“一个学生”、处所、方位等的词{期一北京、长江;上、下、前、后、}“一条法律”、“一种思畔做名词。以上、外头,东西。词想。”②表示人的名词后边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工人们”。③表示方位的名词,又吟方位词。如“东”、“上"、“前"。类另。}定义!例词l说明一万-一刀薪而丽丽箍石爵勇盲不而石滚丽石骊涵蜘商;不 }}为.发…  相似文献   

11.
"上、里、后"等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很高,用法上也很有特点。语法学界对这些词的性质、命名和归属有不同看法,有的归入名词,有的看做介词,有的认为是助词等等。本文试图对这些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写,指出其语法意义是表示方位,处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的"上、里、后"等,起位置化的作用;其命名以"方位词"为宜,可以单列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
<正> 词缀是一个词内部的语言成份,它附着在词根上帮助构成新词。如ungraceful(没有风度的)一词中的un-和-ful。 词缀不同于词尾,也不同于词的曲折变化。词尾和词的曲折变化是表示性、数、格和时、态、式等语法范畴的语法手段,如persn,booked中的-s,-ed,它们在语言表达时帮助构成词的动态变体。词缀中有些根本不表示语法范畴,只表示某种词汇意义,如un-表示“相反”;有些则表示词类范畴,如-ful表示该词是形容词。词缀是词内部的静态结构成分。  相似文献   

13.
语法学界,有的把“努力”看作动词,有的把“努力”看作形容词。众说不一的原因,当然是“公”有“公理”,“姿”有“姜理”。形容词论者,认为“努力”具有和动词语法特征相对立的形容词的如下语法特征:(一)可以受“很”、“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的修饰构成偏正结构。例如:很努力排常努力极其努力相类似的形容词性偏正结构如:很美丽排常高兴极其聪明而动词一般不能构成类似结构。如:金很劳动械非常锻炼热极其奔跑(二)可以带“一些”、“一点儿”等补语构成补充结构。例如:努力一些奋力一点儿相类似的形容词性补充结构如:…  相似文献   

14.
汉语里究竟哪些词是副词,哪些词不是,历来争论不休。近年来出版的语法教材、语法著作尽管说法不一,但都认为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可是,在对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认识一致的前提下,各家所确定的副词范围却有分歧。分歧的原因何在呢? 我以为,不能把“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不修饰名词”的原则贯彻于划分词类的始终,是副词范围分歧的第一个原因。比如,有人把“单独、暂时、刚才、相互”等看作副词。诚然,它们是经常修饰动词、形容词的,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词是比短语低一级的语法单位,是短语的构成成分。一般地说,词的长度是不及短语的长度的,尤其是组合成某个短语的一组词中的各个词,它们各自的长度肯定比不上短语的长度。但由于词、短语都是按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同自身的长度无必然联系,所以,词是可以比短语长的。这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三音节以上的词比由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成的短语长。汉语里单音节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据统计,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300个词中,有227个是单音的,例如“的”、“是”、“一”、“不”、“在”、“有”、“我”、“个”、“他”、“就”、“去”等,很多短语是由它们构成的,例如。不是”、“不在”、“不去”、“就不”、“就去”、“我有”、“一个”、“他的”、“我们”、“我去”等,这些短语的长度都只等同于一个双音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做谓语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最常见的是标记词“很”与形容词一起连用构成“很+形容词”结构充当谓语.该结构中的形容词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当“很+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时,“很”是语法标记词,不可省略,其功能是使其后的性质形容词具有程度性和描述性;“很+状态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是语法标记,而只是强调性质形容词的程度,因此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重读“很”也可以表达强调的意味.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单音节方位词还是双音节方位词都能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之后构成表示方所的方位短语(即“X+方位词”结构,简称F1),这种结构和双音节方位词作中心语的偏正短语(称为“X+的+方位词”,简称F2)都是以方位词为标志的短语,都具有表示方所的意义和功能.但二者的语法地位和作用有着本质的区别。文章选取现代汉语里有代表性的一组方位词(之上、以上、上面、上边、上头、上方),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网上语料库,考察了老舍和王朔作品中F1结构和F2结构的语法分布和意义功能.探究其二者内在的机制和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做练习题时,许多同学把“最近”一词当作形容词。问其理由,他们说“近”是形容词,所以“最近”也应该是形容词。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他们没有全面掌握整个词的语法功能与内容要素的语法功能之间的关系,错误地把二者看成了对等关系。其实,整个词的语法功能与内部要素的语法功能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并不一致。就功能而言,  相似文献   

19.
"很"、"极"、"甚"三词在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对VP选择的不对称;充当程度补语的不对称性;有"不很/甚 形"、无"不极 形"、构成双音词的情况不对称等几个方面."很"、"极"、"甚"三词作为程度副词呈现了明显的共性与个性.对不对称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语法差异的揭示和汉语类型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73面: 语法、并列短语 词和词组合起来,成为短语(也称词组)。短语的构成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朋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亲戚朋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短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