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进 《学习之友》2010,(7):50-50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2.
早年上初中时.语文课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到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普鲁士.根据柏林当局的命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将取消法语课,改上德语课。  相似文献   

3.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首先描述了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小弗朗士的幼稚、贪玩,突出了“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暗示今天气氛的不同寻常,为下文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的转变埋下了伏笔。而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又是置于“最后一课”的特殊情感氛围中完成的。文章正是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愤的气氛描绘得细致入微,大段的心理与细节描写也充分表现了“最后一课”所引起的师生及镇上市民的情感变化。正因如此,“最后一课”的课堂才会那样庄重、那般神圣,我们才能充分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痛苦”与“悲愤”。课堂上的情景描写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小弗朗士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准确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年龄与性格特征,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一步步将爱国主义的情思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孔子说"绘事后素"(<论语·八佾>),意思是绘画时不能将色彩全部填满,一定要留下一部分空白,以供欣赏者发挥想象,这在国画技法中叫做"留白".其实这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正如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所指出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相似文献   

5.
都德的《最后一课》不足3000字,故事很简单:普法战争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异国统治者下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的命令。就在这样一个严重的时刻,顽童小弗朗士瞪着他的眼睛认真地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从这堂课上,我们体会到了国土沦丧的法兰西民族的屈辱、愤慨,深信这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屈服。小说不用泼墨重彩,只是淡淡勾勒,平平叙来,但蕴藉深沉.我们感受到了力透纸背的力量、画外的惊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解读小说应关注叙事视角,不同的叙事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最后一课》用一个孩子自述的口吻,深刻地凸显了爱国主义的情感,达到了文章主题的升华.教学中可以从儿童叙事视角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说的艺术魅力和丰厚意蕴.  相似文献   

8.
作家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生于尼姆城一破落商人家庭,生活贫困。曾任学校监学(类似辅导员)。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到巴黎,投身文学界。1866年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成名。这是一部  相似文献   

9.
10.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篇文章都被选人初中课文。从教近十年,这篇课文教了五六遍,但是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把这篇文章完整的呈现给学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11.
视角理论是叙事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儿童视角是内视角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儿童视角作品占比不小,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都德的《最后一课》为例,运用视角理论进行文本分析,以探究小说中儿童视角的艺术效果和人物体现出的内省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最后一课》,爱国主义是一个无法绕开、无法回避的话题。但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中,真正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也像小弗郎士一样逐渐萌发爱国主义意识,是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作为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曾博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读者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得力于小说中所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情韵。  相似文献   

14.
刘一 《教师博览》2010,(7):45-45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都德《最后一课》创造了短篇小说的艺术典范。本文拟从儿童视角和忏悔意识方面对小说的特色进行分析。所谓儿童视角,首先是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一切通过“我”的眼睛去看。“我”即小说的线索人物、主人公小弗郎士,平时学习很不用功,经常逃学。正是这个懵懂的小顽童因为迟  相似文献   

16.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同学们请谨记:母语是最美的语言,热爱祖国是永恒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课文品读】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最后一课》的高潮和尾声部分,无疑是极具魅力的精彩片段。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语言符号都有着自己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都熟悉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但是想不到的是,而今的法国并不像中国等国那样学习这篇课文,法国中学并没有都德的《最后一课》,甚至许多法国人也不知道都德是何人。而文中描述的被德国侵占的法国领土最初就属于德国而不是法国,当地居民本来就说德语而不是法语,甚至包括文中主人公小弗郎士或许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成长与生理成长是相匹配的。但有时候,它们又不太一致,有的人心理发展明显滞后于生理发展,有的人心理发展则又明显超出生理发展水平。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个小孩“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很懂事”,这所谓“年纪小”,就是说他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所谓“很懂事”,就是说他心理比较成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