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富容 《钓鱼》2011,(8):30-32
近几年来,浮钓鲢鳙很少有收获,底钓反而获鱼多。主要原因是鲢鳙不敢上浮觅食,如果还在中上水层浮钓,当然获鱼量很少,而改为水底沉钓就上鱼多了。那么,怎样底钓才得鲢鳙多呢?  相似文献   

2.
在大型水库里钓鲢鳙是很多钓友的梦想,原因有四:其一是水库生长的鲢鳙堪称绿色食品,味道鲜美;其二是水库生长的鲢鳙个头大,上钩后手感好;其三是环境好心情也好;其四是收费低廉。但是你想在大型水库里能钓上鲢鳙可是一件不易的事。下面我把我多年在大型水库钓鲢鳙的八项注意在此介绍给广大钓友,望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
瞎钓 《垂钓》2008,8(11):84-85
大师的名言 差点忘了关键的了。 在大坝的时候,麦兜、闲情逸钓、小小鱼靠右边依次排开底钓,目标直指大草鱼,我们四个靠左边继续试钓鲢鳙。钓鲢鳙的抬竿频率比较高,动作比较大,声音比较响。后来因为没有口,小小鱼就在我们身后乱转,一副焦头烂额的样子。看着我们四个钓鲢鳙,他痛心疾首地说了一句:“你抬竿他拾竿,大草肯定不靠边!”  相似文献   

4.
时值高温,正是一年中钓鲢鳙的好季节,正确掌握了解鲢鳙的食性习性,对提高钓获大有帮助。鲢鳙属滤食性鱼类,钓友们普遍认为鲢鳙喜食酸甜饵,鳙鱼喜食酸甜带微腥臭的饵。因此在钓鲢鳙之时用饵应投其所好,用酸臭饵诱钓。笔者何以说鲢鳙对于香甜酸臭腥饵不拒是有原因的:2002年6月中旬的一天,笔者在洪村水库钓鱼,由于该库已开放数月,底钓难有所获,便和其他钓友一样用海竿浮钓鲢鳙(该库是座粗放养殖的小型水库,七年末曾捕捞,每年承包人都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因此该库小鲢鳙只有2百克,大的有5千克。在此之前该库是禁止钓鲢鳙的,在钓友们一再要求下,…  相似文献   

5.
黄旺意 《钓鱼》2006,(18):40-41
时值高温。正是一年中钓鲢鳙的好季节,正确掌握了解鲢鳙的食性习性,对提高钓获大有帮助。鲢鳙属滤食性鱼类,钓友们普遍认为鲢鳙喜食酸甜饵。鳙鱼喜食酸甜带微腥臭的饵。因此在钓鲢鳙之时用饵应投其所好,用酸臭饵诱钓。笔者何以说鲢鳙对于香甜酸臭腥饵不拒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6.
蒋克泉 《钓鱼》2004,(11):15-15
我对钓鲢鳙兴趣一直很大,开始是悬坠钓鲢鳙,钓饵用的是东峻加水鸟,效果特别好,最好一天可以钓到40条。后来在《钓鱼》杂志看到抛竿浮钓鲢鳙的方法,多次试验也没有成功。前年购买了北京谭佛航老师编写《巧钓鳙鲢》和VCD《学钓鲢鳙》,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钓鲢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8.
张南生 《垂钓》2012,(6):24-26
目前钓鲢鳙的技法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浮钓,二是底钓。但这些方法都是针对鱼塘、人工水库等静态水域,介绍流水中底钓鲢鳙的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9.
肖山 《钓鱼》2005,(19):32-32
鲢鳙是中国四大经济鱼种之一,因其生长快,肉质鲜美,成为养殖业的首选鱼类。鲢鳙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靠吃水体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生,所以,多数钓鱼爱好者认为,钓鲢鳙以浮钓为主,殊不知,手竿钓鲢鳙底钓优势更多。  相似文献   

10.
于至凌 《钓鱼》2013,(15):38-39
在多年的钓鱼经历中,主钓鲢鳙的时候并不多,多是在钓其他底层鱼类时,碰到有鲢鳙进窝才钓鲢鳙。在去年几次钓鲢鳙时,我在相同钓位,不同天气和饵料的情况下,钓获量不同,并且有很大的差距,现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华良 《钓鱼》2011,(18):26-27
夏季初秋等高温季节,人们常浮钓鲢鳙,而此时节的水体表层又恰恰是麦穗、蟹鲦等小杂鱼活动最猖獗的时间,再加上浮钓鲢鳙的饵料又是对小杂鱼吸引力极强的重度雾化饵料,这就给夏秋时节浮钓鲢鳙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蜂拥而至、多如牛毛的杂鱼群中“浮”获鲢鳙呢?即将过去的这个夏季和初秋,我和几位钓友经常“泡”在河北省唐县魏庄水库(水面仅二三十亩)这个鲢鳙和小杂鱼同样丰富的小山塘中谋获鲢鳙,经过两个多月较量,我们终于有了一套在杂鱼塘水体表层钓取鲢鳙的好方法,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子豪 《垂钓》2012,(11):36-37
实践证明,用大铅坠沉底的传统钓法对付鲢鳙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烈日当空的炎炎盛夏,起浮的鲢鳙更使传统钓法无所作为。而且,传统钓法的灵敏度也较差,鲢鳙的吃口较小,其吸取食物的取食方式所产生的信号较弱,传统钓法很难反映出鲢鳙上钩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一、点灵,灵在泳层的摸透。要做到钓点灵,我把握两条原则:一条是依据地理条件,从鱼的习性入手,挑选钓点,这是大致,是灵的前提。我一般爱在水库钓鲢鳙,考虑到鲢鳙有胆小和谨慎的生活习性,故把大坝近旁邻近阳坡的远水面作为多钓鲢鳙的首选;把近岸小湾的深水点有水流途经处作为乐钓中小鲢鳙的首选;把50米开外的远水域主流道与分流的交汇夹角部位作为特钓大鲢鳙的首选。另一条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鲢鳙属中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活动或觅食主要是在中上层水域,这是鲢鳙的习性,下底索饵对于鲢鳙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垂钓者们最习惯、最方便、最快捷的垂钓方式则是用手竿底钓。人们喜欢钓底,而鲢鳙喜欢“悬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呢?那就是选择陡坡。在陡坡上钓鲢,饵能触底,对钓手来说是“底钓”,而对鲢鳙来说则是“悬吃”。这既方便了垂钓者,又方便了鲢鳙,正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5.
任志新 《钓鱼》2004,(15):15-15
立夏一过,气温逐渐升高,鲢鳙活动量加大,食欲转旺,钓鲢鳙的时机又到来了。随着人们对鲢鳙食性的认识不断深入,钓法也从最早的半水飞钩钓发展到现在的手竿悬坠全泳层钓。钓饵也从原先专门定做的酸臭饵发展到现成的商品粉饵。悬坠钓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手竿钓鲢鳙技术的发展。过去钓友对钓鲢鳙的种种神秘感,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悬坠钓友的亲身实践所驱散。  相似文献   

16.
王华良  张晓芹 《钓鱼》2014,(17):37-37
近年来,在我地钓友当中悄然兴起了一股底钓鲢鳙的热潮,其中不但乐趣浓厚,而且收获也往往不在浮钓之下。下面我便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谈如何底钓鲢鳙。一、条件和好处1.底钓鲢鳙的方法简便,目标集中,操作起来省心、省力,不像浮钓那样手法繁琐,还要刻意追求鲢鳙的泳层。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钓鱼》2006,(11):14-14
使用手竿钓鱼时,钓鲢鳙就钓不到鲫、鲤等底层鱼,钓底层鱼时,有时却能钓到鲢鳙鱼。钓底层鱼时,鲫鲤等鱼索饵后,就出现无鱼咬钩的现象。钓鲢鳙时,也出现这种情况,白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下面笔者向钓友们介绍一种悬坠钓鲢鳙又能钓鲫、鲤等底层鱼的方法。鲢鳙鱼是滤食性中上层  相似文献   

18.
秦犁 《钓鱼》2005,(19):23-23
鲢鳙体型相似,食性相近,所以钓法也比较接近,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怎样钓鲢鳙总是笼罩着一层雾,看不透、摸不清,偶尔钓到也说不出所以然。后来抛竿出现了,但串钩和锚钧涮鲢技术一问世就受到非议,之后,改进炸弹钩,系“篮头”干半水的钓鲢鳙技术又被养殖户拒绝。然而,在手竿钓混合鱼比赛中占有相当份量,在湖泊水库等开放水域成为主要垂钓对象的鲢鳙无时无刻不在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从现代钓鱼史角度,对怎样钓鲢鳙予以总结,概括为鲢鳙钓技16招。  相似文献   

19.
一、点灵。灵在泳层的摸透。要做到钓点灵,我把握两条原则:一条是依据地理条件,从鱼的习性人手,挑选钓点,这是大致,是灵的前提。我一般爱在水库钓鲢鳙,考虑到鲢鳙有胆小和谨慎的生活习性,故把大坝近旁邻近阳坡的远水面作为多钓鲢鳙的首选;把近岸小湾的深水点有水流途经处作为乐钓中小鲢鳙的首选;把50米开外的远水域主流道与分流的交汇夹角部位作为特钓大鲢鳙的首选。另一条是根据气象变化条件,从鱼的适应条件人手判断泳层,这是具体,是灵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常钓的那口池塘.鱼老板混养了一部分的鲢鳙。老板规定:鲢鳙不许钓,钓上了也必须要放回池塘。最近老板经不住钓友们的多次要求,勉强同意:只许使用鱼钩钓,不允许使用花篮。老板认为:钓鲢鳙只有用花篮才有效,用钩子是很难钓上。有位精明善钓的高手,在总结了大家的经验,又动了脑筋.开创了不用花篮钓鲢鳙的方法。笔者向那位高手请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