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耻下问     
枫叶 《下一代》2010,(7):40-40
【语出】:《论语·公冶长》 【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文】:形容向学问或职位比较低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 【故事】: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他非常聪明,而且特别好学。他虽然很有才能,但他从来不显示自己,特别谦虚。他在卫国有很高的声誉,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让后人向他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他有个学生叫子贡,  相似文献   

2.
成语故事     
枫叶 《下一代》2011,(5):19-20
明目张月旦【出自】:《新唐书·韦思谦传》【原文】:丈夫当敢言地,要须明目张胆以报天下。【解释】:原意是褒义的,今意为做事没有顾忌,公开作恶。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很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迁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意思公开庇护大臣,只好  相似文献   

3.
手不释卷     
《下一代》2010,(7):37-37
【语出】:《三国志·吴书》 【原文】: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文】:形容勤奋好学和做事入了迷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大将军叫吕蒙,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有一次,孙权劝他多读些书,而吕蒙却说:“军营里时间太紧,根本没机会读书。”孙权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这是在找借口,你的事再多,难道比我的事还多吗?  相似文献   

4.
成语故事     
枫叶 《下一代》2011,(3):18-19
狼狈不堪 【出处】李密《陈情事表》。 【原文】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解释】形容环境十分艰难,进和退都不行的样子。 【故事】晋朝时,在武陵有个叫李密的人,他的品德和才能都很好,在当时有很多人都特别尊敬他。晋朝的皇帝司马炎也很看重他,就想把他召到宫里,但几次都被李密拒绝了。原来,李密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四岁时母亲又改嫁了,  相似文献   

5.
典故三则     
芒刺在背 【原典】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注释】 ①骖(can):古代驾在车辕两边的马。 【释义延伸】 西汉时,大将军霍光把持朝政,权倾一时。霍光为人专横跋扈,大臣们都很惧怕他。他先辅佐汉昭帝,  相似文献   

6.
【病句1】他虽然也受了伤,但安然无恙。【评析】既然“受了伤”,怎能说“安然无恙”呢?恙,就是指病或伤。【修改】他虽然也受了伤,但无大碍。或:他虽然也受点儿皮外伤,但总算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7.
专心致志     
《下一代》2010,(7):38-38
【语出】:《孟子·告子上》 【原文】:今夫奕之为数也,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释文】: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地干某件事 【故事】:古时候,有个下棋的高手,名叫奕秋,棋下得很好,他还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们把棋也能下好,他每天都耐心地教他们,但是两个徒弟的表现却不一样,其中一个学生专心一意地学习,对老师的讲解特别注意听,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向老师求教,奕秋很喜欢他,而另一个学生却认为下棋很容易学,所以他听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当代流行语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人类】   指妆扮、生活方式或意识很超前的年轻一代。该词源于日本,也称“ X一代”、“ Y一代”。   (例:面对这样一群初学创作的“新新人类”,理应予以宽容和理解。 ) 【另类】   指在某个方面与众不同,有特殊、前卫之意。   (例:我感觉他为人、作文都很另类。 ) 【创意】   指新颖独特的构思或设计。   (例:广告要吸引人,关键靠创意。 ) 【定位】   指为实体或项目策划和确定方向、目标和对象等。   (例:这档节目定位准、形式新,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在攀升。 ) 【 DJ】   指电台或迪厅里的音乐主持人。…  相似文献   

9.
纸上谈兵     
《下一代》2010,(11):29-29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解释】:比喻只凭书本知识,夸夸其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故事】:赵奢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赵括把兵书背得烂熟,即使是身经百战的父亲与他谈论用兵之道,也难不倒他。但是赵奢仍然说儿子不能领兵打仗,否则国家就要毁在他的手中,因为他只知道"纸上谈兵",不懂得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高山流水     
《下一代》2010,(9):27-27
【故事】:传说春秋时候,有一位琴师叫伯牙,他演奏的曲子非常动听。另外有一个人叫钟子期,他特别善于听琴,很会欣赏音乐。有一回伯牙演奏了一支曲子,是表现高山的形象的,钟子期在一旁听了,兴奋地喊到:  相似文献   

11.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一种公式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本刊文【1】,很有收获.文【1】说明了一个点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点的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12.
投笔从戎     
<正>【原文】投笔从戎【释义】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语出】《后汉书·班超传》【人物】班超是东汉一位很有名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闷,便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相似文献   

13.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人开车赶夜路。对面车辆疾驰而来,他很有礼貌地把刺眼的远光灯转换为柔和的近光灯。但对方却依然打着远光灯痰驰而过,强光刺痛了他的眼,他心里很是不快。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很不自信的人。【虽扣题,但未能巧妙地引起下文.】与我关系不错的赵雄老师是我们体育老师。那天,他对我说:“你去前面领操怎么样?”“不可以吧……”我回应道。以我这般自卑,上了台还不是被人笑话。“怎么?”他瞪了我一眼,“堂堂男子汉还怯场子?”【时间交待不明,对于人物神情描写不够细腻。】  相似文献   

15.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个公主,又哭又闹地非要皇上给她一串露珠做成的项链。皇上很为难,只好下令天下:“如果工匠们不能把露珠穿成项链,就把他们全部杀掉。”为了这件事,工匠们个个愁眉苦脸。有一天早晨,一位老人来到皇宫,说他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皇上立刻把公主叫来。老人对公主说:“尊贵的公主,  相似文献   

16.
岁寒三友     
<正>【原文】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译文】儿子侍奉父亲,站在庭院前,看见梅树开着花,松树和竹子也长得很茂盛。儿子问:“降霜下雪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时空》2010,(4):43-43
1.我的爸爸就像亲人一样爱我。【老师:敢情您老是您爸爸从垃圾箱里捡来的。】2.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像一个金黄的油饼。【老师:这位同学……你是没吃早饭就来考试的?】3.周总理的愿景是国家的富强独立,在他心里只有四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老师:也许你的语文老师能容忍你,但你的数学老师绝不会原谅你!】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对比赏读,让学生明白化用诗词名句的好处;2.通过化用诗词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化用诗词名句,从而美化文章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化用诗词名句的方法,能够化用诗词名句入文,增加文章的文采。【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话说明朝永乐年间,皇上让大学士解缙给一把扇  相似文献   

19.
后起之秀     
【原典】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隽望,真后来之秀。"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忱传》【释义延伸】王忱,字元达,晋朝人,年轻时名气就很大。一次,王忱去拜见舅舅范宁,恰巧客人张玄也来拜访,范宁叫王忱陪着张玄说说话。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向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但他  相似文献   

20.
梁慈祥 《辅导员》2011,(23):15-16,20
【教材原文】 见2010学年五年级下册《程门立雪》,P89(全文):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考取进士后不愿做官,立志研究学问.曾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学习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