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键盘指法》是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中的一个单元内容。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是教材关于鼠标器基本操作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认识记事本、写字板以及WORD等基本知识的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一些基本打字软件的基础,也是学生形成“了解熟悉——要领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活》在呈现方式上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用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因此,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路径是:教材及教师情境化知识——学生探究、实践——学生提炼、获取新知识。为此,我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中尝试搭“台”.放飞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从而完成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而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学生的教科书。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仍然能挖掘出许多数学教学资源。例如《科学》课程中就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那《科学》教材实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好资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开发、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教材第九册第十课《胡萝卜》是一篇阅读课文,是按照“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训练项目的要求安排的。课文选自朱德熙先生的《评改两篇说明文》之一《冬令珍品——胡萝卜》中的两节,节选的两节讲了关于胡萝卜的一些知识,教学重点是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这种课例在六年制的教材里是没有出现过的,五年制的教材也是第一次出现,这是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极好教材。  相似文献   

5.
施玮菁 《现代教学》2009,(12):18-18
"课例"那一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的是小学《牛津英语》中的一则故事——The Fox And The Grapes。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只是在教材中编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知识的可接受程度作了一些节选和简化。  相似文献   

6.
明确重点紧扣教材落实训练——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教学谈□广东三水市教研室林盾豪本组教材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桂林山水》、《老科学家下乡》,一篇讲读课文《古诗二首》,一篇阅读课文《田忌赛马》。教学时,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即...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在上《生活中的真菌》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它们并列的另一类生物——真菌,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了解和认识真菌。  相似文献   

8.
正一、活用教材知识系统化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苏教版四下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  相似文献   

9.
教材和课时 ,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依据 ,教学课时则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时间保障。然而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发现 ,现行教材的部分内容和教学课时40分钟的一贯制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一 ,地方自编教材的部分内容 ,因编写欠缜密 ,缺乏系统性 ,存在着重复、脱离学生实际和简单、陈旧等现象。如 :活动课中《贺年卡》一课 ,先后在一册和三册的教材中出现 ,内容竟毫无改变 ;像《不要喝生水》和《喝开水不生病》 ,亦先后在健康教育教材中出现 ;《保护眼睛》和《保护视力》这样内容相似的知…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建构主义,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发现,经历过程中学习新知,采用延时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有效地开展教学。如《画圆》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本试就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静态分析评估框架提出一个初步的研究思路。一、数学教材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教材评价的出发点。《纲要》体现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表明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走出单纯学科中心主义的知识技能取向。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实现学生学习状态的根本转变。以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发展权。以学生为本,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教材安排这方面内容,旨在让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基础训练》中进行综合练习,把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因此,在《基础训练》的教学中,同样要讲究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是这么做的:一、注重揭示规律,交给学生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评 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一、改编教材——演绎知识发展过程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要把“冰冷美丽”的学习材料回到“真实的情境”中,以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市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5课《排版》,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输入基础之后,向学生介绍写字板排版基本知识的课文。这一课知识零散,需要学习的操作很多,但都比较简单。为了将教材中许多零散的操作有序地组织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我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利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必修Ⅱ·湘教版)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教学设想人口迁移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削减课本上提供的一些材料,利用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材料作为探究活动,辅助课本知识的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相应的知识。课堂延伸部分可以设计与大家分享你心中的梦想——当你大学毕业后,打算回家乡还是到外地发展?并说明理由。的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认知信息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信息的交流。师生之间能否达成情感的迁移和互动,不仅与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体验和认识层面上的差异有关,而且还与教材的版面设计和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有关。翻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教材),新颖的版面、亲切的语言、漂亮的插图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师范专科学校公共美术课教材《大学美术》一书,注重学生的美学修养和审美价值观的教育,不足之处是,只偏重美术作品欣赏。为此,本文就专科师范生应掌握的实用美术知识和技能——美术字教学、色彩教学、简笔画教学、黑板报设计教学等提出一些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洪波 《文教资料》2006,(5):82-83
随着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离开校园后需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自学”,开展自学讨论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培养自学能力又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电工学》课程中采用自学讨论环节时所做的探索谈几点体会:一、自学讨论的前提——透视学生和教材要有效地开展自学讨论,必须把握好学生和教材。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于教学是指教师不仅应了解自己…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的课标出台,《自然》教材已被新的教材——《科学》取而代之。而科学课更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遵循以“扎实知识为前提,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思想,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注重培育学生的五种能力。1.观察能力。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要提供生动、形象且新颖的观察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然后根据相关内容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如教学《蜗牛》一课时,可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玻璃片、细线。食物(蕃茄片、面包、黄瓜片等),让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怎样运动,喜欢吃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