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工维给了我们蝉噪与鸟鸣的情境,计我们感觉到了山与林的幽雅寂静,给了我们一种大自然幽雅美的感受;大自然如此.教学也是如此.过去的数学教学近乎死水做澜,数学问题与生活严重隔绝使数学成了“失却活水的涸泽之鱼”.  相似文献   

2.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3.
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学习唯物辩证法 ,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 ,树立矛盾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 ,我们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 ,并据此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是非常有益的。下面 ,提供几则材料加以例证。1.王籍诗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诗人描写林静 ,不直接从“静”入手 ,而是从其反面“噪”下笔 ,用蝉的噪声反衬林之静 ;描写山幽 ,不直接从“幽”入手 ,而是从其反面“鸣”下笔 ,用鸟的…  相似文献   

4.
表现手法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但有几种手法很相似,容易混用。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这几种手法,下面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区别。对比和反衬这两种手法虽然都同时出现正反两个方面,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反衬只突出一个方面(正),另一个方面(反)只是作为陪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中尽管同时出现“噪”“鸣”和“静”“幽”,但作者主要表现的是“林静”和“山幽”,写“蝉噪”和“鸟鸣”的目的只是为了陪衬,因为蝉和鸟的声音听得越清楚,山林就越幽静。对比则不同,正反两个方面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如梅尧臣的…  相似文献   

5.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与静、鸣和幽这两对看似矛盾的状态在某种状态下却是如此的和谐统一。假若我们用对立统一的眼光审视语文教材,就会发现,教材中其实有许多文章都用了这一辩证法来表达思想、突出人物及事物特点,作者匠心独  相似文献   

6.
点金成铁     
王籍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改其句曰:“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笑曰:“此点金成铁也。”黄庭坚笑得有理。王安石智者一失,丢失了原诗的神韵,也破坏了读者的想像空间,纯属弄巧成拙之举也。  相似文献   

7.
诗词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乐人之景,可它却引出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  相似文献   

8.
写静并不是风不吹,树不摇,人不欢,马不叫,而是要描绘出清静、幽静、平静的感觉。以下两种方法是前人惯用手法,同学们不妨借鉴。以声写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梁代王籍《入  相似文献   

9.
静默并非沉寂,有时声音恰恰是对静默的补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我一直顽固地认为,世间最美的音乐是鸟鸣。所以每到外地出差,我就会早起,到林间倾听鸟叫。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2010,(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1.
薛宝钗在《咏白海棠》中有一句诗:“淡极始知花更艳”,在清淡之中海棠方显得愈加娇艳。南朝·梁诗人王藉有名句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鸟的鸣噪方衬托出山林的幽静。它们都道出了审美意识中“淡”和“艳”、“噪”和“静”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是需要运用这样的辩证法的:“忽报人间曾伏虎”,胜利捷报传来,兴奋异常,但不是纵情欢笑,而是“泪飞顿作倾盆雨”,这哭比笑更为激动。林黛玉从傻大姐处得知“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消息,如雷轰顶,本该失声痛哭,而爱哭的林姑娘却一反常态,曹雪芹一连写了她九次笑:她笑着到贾母屋里,笑着探问宝玉,一而再、再而三地瞅着宝玉傻笑,又笑着回去,笑着对紫鹃说:“我那里就能够死  相似文献   

12.
反衬是烘托的基本形式之一,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东西来衬托。从衬体与主体的关系而言,反衬主要有动静反衬、虚实反衬、景情反衬、色彩反衬、远近反衬和大小反衬等六种形式。一、动静反衬动静反衬主要指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反衬出静态。最有名的当属“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南朝诗人王籍《人若耶溪》中的名句,噪亮的  相似文献   

13.
南北朝梁代王籍写有一首题为《入若耶溪》的诗:“艨艟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读了这首诗后,在《钟山即事·北山》中将其改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相似文献   

14.
文学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所以叫创作.因袭模仿,拾人牙慧,缺乏独创精神,所以不足取.“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以动写静,更见其静;王安石似乎不大懂得这种深一层的写法,曾对黄庭坚说,古诗“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好.他自己写了一首《钟山即事》的绝句:“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绝句三百首》中选了这首诗,选注者在诗后的说明中说:“诗的最后一句,套用一句前人诗句,只略加改动,却把诗意推进一层…….  相似文献   

15.
一、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关键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找准切入点,唤醒学生潜在的质疑意识在鉴赏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时候,教师说到北宋一名士将“鸟鸣山更幽”改成了“一鸟不鸣山更幽”,并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王藉的诗具有神韵。学生马上开始窃窃私语,有了反应和争论。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巧设的切入点所激活,质疑之火被点燃。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和点…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在《管锥编》毛诗正义六。则之五二《车攻》篇中,提出了“以声音烘托寂静”这一观点。如王籍《人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则毛诗迳取后章“之子于征,有闻无声”。以申前章之意,挹彼注兹耳。类似的还有,如陆游的《剑南诗稿》卷七《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杜甫《出塞》:“落日照大旗,  相似文献   

18.
聆听森林     
粗犷的牛铃由远而近,将我从酣睡中扰醒。朦胧地睁开双眼,竟被自己的处境吓了一跳:只身躺在荒野林中草地上,一如《聊斋》中常常描绘的受孤魂野鬼迷惑场景。身边草木青青,花香幽幽,鸟语阵阵,松涛悠悠——一曲天籁笼罩于天地之间,让人不知身在何处。片刻之后,意识逐渐回复:原来是独自造访森林,被林中的自然乐章陶醉了,竟一头睡过去整整两个小时。“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该是仲夏的景况。暮春时节,林中的勃勃生机,使山林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寂静,静得让人轻了脚步,屏了呼吸。此时,蝉虫尚在梦中。没有了蝉噪,鸟声便是林中世界的主宰,山林也…  相似文献   

19.
高云 《学子》2014,(18)
正我们每天总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风吹雨落、虫吟鸟鸣,这是天籁之音;交谈争吵、机器轰响、琴筝和鸣,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制造声音。不论是自然之声,还是人类之音,能让人愉悦、引人悲欢的都会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明的作家善于在自己的诗文中描摹声音,使读者见其文而闻其音,闻其音而入其境,入其境而知其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等经典诗句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古诗出神入化地烘托出密林深山的恬静、安宁,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幽雅、静谧的环境是人们捧卷读书的良好场所。久居繁华喧嚣的大城市的读书人,是多么渴望一片宁静啊。读书有时会受到来自身外和自身的两种干扰。身外干扰主要是声音:左邻麻将“哗啦啦”,右舍舞步“嘭嚓嚓”;楼上装修“叮当当”,楼下吵架“嘁喳喳”;或孩子嘻戏打闹;或家人笑语喧哗;或电视音量过大。再加上求生存的匆促步履,扰乱了读书人心灵的止水。加上家务劳动、亲友来访、子女教育使人无处躲藏,只好缴械投降,日常的喧嚣里,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