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浓缩了中国早期电影史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近代广告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国时期的电影海报还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图像记忆,它直接或间接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的历史流变和观念沿革,具有记录时代的作用。民国时期电影海报是民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表征,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播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兰台世界》2023,(2):157-160
中国学界对民国时期县域地区霍乱的防控研究,成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大量的民国卫生档案没有被学界关注。档案承载着保存社会记忆、延续历史的重要功能,如民国时期的大理档案,既保留了抗战期间霍乱防控的历史记忆,也记录了云南省卫生处、大理各县为防控霍乱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研究这些档案,其一,可以解决地方志中疫病防治史料不足的问题;其二,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其三,也可深刻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是指档案工作者对蕴藏在档案中的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资源加以揭示,并根据一定原则,重新配置,使之成为系统的新信息,直接服务于利用者的过程。民国档案作为民国时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其本源性特征对利用者印证史实、知往鉴来具有不可替代的凭证参考作用。随着民国史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如何深层次、多渠道的进行研究开发民国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众多领域对其需求,已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一、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民国档案作为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5):102-108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文献主要来自历史积累,与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具有馆藏结构合理,版本样态丰富,馆藏源流渠道广泛等特征;就资源类型而言,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刊物稀见性强,民国图书签名本多,清华大学学生毕业论文、图书馆史档案、民间契约文书与老照片各具特色。这些民国时期文献是研究清华大学图书馆史、校史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史料,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理由民国时期的出版业上承晚清新式出版,下启新中国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正因为如此,"在当前应该提倡和重视20世纪出版史即近百年出版史的研究"渐成学界共识。作为民国出版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吴永贵教授的《民国出版史》,对民国的图书业历史,从行业经济史和出版文化史两个维度,进行宏观把握与概括。同时对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兴起于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成为民国期间所修方志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因此,要了解那时中国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民国的方志就是最基础、最可靠的资料来源之一了,而整理并研究这些资料,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乃社会形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民国文献特征的民国旧平装图书,记述了该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侧面,是研究民国史实与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载体,是民国时期精神文化、物质创造的真实记录,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文章试从民国旧平装图书的历史由来、民国旧平装图书之特点以及民国旧平装图书的价值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民国档案记载着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是弥足珍贵的一代文献.它不仅是民国时期的凭证,而且为今天的社会提供经验与借鉴,还将为未来的社会绵延发展服务,具有长远的、全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民国档案的休闲利用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民国档案是民国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真实记载,在现存历史档案中,民国档案以其涵盖面广,库存浩繁为特色。民国档案在为政府工作,经济建设,编史修志,史学研究,对外交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社会各阶层对民国档案利用层面的要求越来越广,民国档案也已逐渐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民国档案为蓝本创作的影视作品和利用民国档案制作的各种类型的展览,把民国档案与民众的距离缩小了,为推动民国档案走向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阶段,在中西文化互动交融的时代语境下,读书会这一新兴文化现象得以扎根并本土化发展。文章结合案例对民国儿童读书会从时空分布、主体分类两方面进行爬梳,并以阅读史的视角对儿童读书会从读物遴选、组织方式和阅读效果等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民国时期儿童读书会的历史意义进行再探。  相似文献   

11.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11,19(3):100-104
民国时期出版书目为研究民国出版机构重要的原始史料之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的20册《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为出版书目第一次大规模结集。本文论述了出版书目四方面的史料价值:第一,补充《民国时期总书目》书目资料之不足;第二,有助于对民国时期出版机构进行多方位研究;第三,汇集了民国时期第一手图书发行和书价史料;第四,提供了营业推广方面的经营史料。《汇编》的出版将有力推动民国出版史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8,30(2):219-220
习近平同志在给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情同此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的研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高校的科技期刊就是高校的科学史册,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镜鉴,特别是从百年高校科技期刊这个侧面,汲取历史智慧,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  相似文献   

13.
曹立朝 《档案天地》2020,(12):17-21
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的民国河北高等法院案卷档案,时间跨越清代至民国时期,其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真实记录了民国时期河北司法、行政、审判、检察等方面的情况,为民国社会史研究提供了详实可考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本刊将陆续刊载民国河北高等法院相关珍档文章。  相似文献   

14.
装订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档案实体保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民国档案装订规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制度。文章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调研对象,按不同时期选取300卷(件)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对民国时期档案装订形式、材料、要求及应用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档案的装订要求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装订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传承、扬弃与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还应在重新整理中“整旧如旧”。  相似文献   

15.
从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万余种民国刊物中,系统、全面地梳理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创办刊物,形成详细的刊物目录,并按照刊载内容、创刊时间和创办者身份等类别进行初步分类,通过量化分析总结刊物创办的缘由及特点,从刊物内容价值和刊载信息特征分析,揭示刊物质量和影响力,阐明这些刊物对于民国时期社会发展、革命运动、学术研究、北大历史记载及民国出版史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清末甘肃史、西北史者,无不抱憾于这一时期档案的匮乏、残缺,因为档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不可或缺、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民国时期,甘肃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毁档事件。一次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毁档案时限在1915年至1930年间。[1]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毁档案上起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1,(4):58-58
1、《民国经典著作丛刊》(115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民国经典著作丛刊》在"万有文库"的基础上系统地出版民国时期书籍,此次共选取100种图书,涵盖了哲学、文学、艺术等门类,均为民国时期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春燕 《兰台世界》2012,(19):62-63
从1911年开始的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发生在这一阶段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不胜枚举。其中民国的金融改革就直接影响了中国普通百姓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命运。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从废两改元到流通法币,再到实行金圆券,最后发行银元券的过程。本文将分别就上述重要举措探源民国金融改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民国期刊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康地区因地理、历史等特殊原因,在民国时期产生了大量文献,其中《戍声周报》作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军旅刊物,是西康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0.
王雪桦 《出版广角》2013,(10):16-18
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1917—1949)同样如此。随着民国文学研究历史化、古典化成为研究者的一致诉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民国报刊这个丰富的资料库、如何更进一步深入民国报刊内部去打捞史料,成为摆在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刘涛的《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一书(以下简称《考信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