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和谐"在字典里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那么校园的和谐就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领导相处得适当与融洽。从个人角度看,创建和谐教学必须做好角色换位。遇到事情的时候换位思考,就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一、教师与学生相处——假如我是孩子教师职业决定了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不谙世事的孩子,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活泼往往让他们做出一些似乎出格的事情,有时会因为嘴馋上课偷吃书桌中的小食品,有时会因为贪玩  相似文献   

2.
沟通不是针尖对麦芒,相互比高低,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好少从嘴巴里蹦出硬邦邦的教育人、训斥人的词句,而应经常发挥耳朵的作用,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中职学校的孩子,有时活蹦乱跳,情绪明朗;有时沉默,呆呆地不知想些什么。和他们相处时间久了,便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凡事先别下结论,多听听他们怎么说。会说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不愿说。人对负面情绪的容纳都是有限  相似文献   

3.
和孩子相处是一件快乐事,和孩子打交道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鼓励是与他们和谐相处的润滑剂。鼓励能让学生找到自信。对学生,我会毫不吝啬地去鼓励他们,这一点体现在与他们相处的每时每刻。说起我班的黄何同学,让人头痛。有一段时间,一连好几天,学校的楼梯上总有一摊饭菜。刚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多注意,老师  相似文献   

4.
与教育和解     
正和学生相处,和同事相处,有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摩擦。这摩擦,可能会带来美丽的火花,但总让人不快,有时甚至让人陷入失望、沮丧、愤世的情绪当中。此时的心情,烦闷不已,难以表述。  相似文献   

5.
陪伴之道     
<正>如今,焦虑的父母与成长中的子女能否和谐相处、共同成长?怎样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既听话又成人?要学会等待西方有句谙语:"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梁骨长大的。"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那样的人。当你为孩子的考试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时,又  相似文献   

6.
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大家知道,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人感受到他人的真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天伦之乐的美妙,还会增进同学之间、同志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7.
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大家知道,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会让人感受到他人的真爱,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天伦之乐的美妙,还会增进同学之间、同志之间的理解与信任,焕发集体的生机、活力并增强其凝聚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呢?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要学会善待他人.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文章写了两期,收到很多同学给我的信,时间关系,未及一一回复.其中,有不少同学谈到自己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尤其是与同宿同学相处中不时会有人际冲突.影响生活、影响情绪,甚至也影响列学习.这次我们就来谈谈大学同学之间的相处.  相似文献   

9.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父母要先听听孩子的解释。问: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我觉得他最近很奇怪,凡事与大人拧着。无论我们说什么或是让他做什么,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可老师说他在学校并不这样。当然他可能是不敢这样对待老师,但他与同学相处得也还不错,并不犯拧。他爸爸有时为此都打他,可他在家里还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改掉他的这个脾气?  相似文献   

10.
孩子,息怒!     
愤怒是指一个人遭到挫折失败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这种情绪有程度的不同,从轻微不满、生气、恼怒到大怒、暴怒。愤怒属于人皆有之的正常情感,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情绪易冲动是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即使是最温顺的孩子有时也会发脾气。然而,容易愤怒是一种不良情绪习惯,孩子经常发脾气,不利于形成良好稳定的情绪习惯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让孩子们学会合理地控制不良情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对此,我在对儿子的教育中颇有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笛信箱     
问:在小学时,我与同学相处得十分和睦,可到了初一,与那些城市的孩子生活在一起,总是有一些矛盾,有时为一件很小的事也会争吵,请问,我该如何做才能“化敌为友”呢?  相似文献   

12.
编前语:小作者跟随访问学者妈妈,来到英国牛津,在一所公办小学开启了多彩的异域读书之旅。英国的小学生活是怎样的?同学间如何交流,师生间如何相处,亲子间如何互动,有哪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参与这一旅程。  相似文献   

13.
远离抱怨     
题记父母面对生活、事业的压力,有时会透不过气来。父母首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去积极解决问题,父母的情绪,家庭的氛围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情绪等。当孩子向父母抱怨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坦然地接受现实。父母注重对孩子兴趣、性格的培养,会使孩子更健康、更成功。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失群乃是人生的大敌,它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忍受孤独的压力,会导致人的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崩溃。与人合作是现代人的生命线。科学家研究表明:我们越是善于体察别人的交际信号背后的情绪,也就越善于控制自己发出的信号,和谐地  相似文献   

15.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情绪的好坏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好的情绪会使人积极向上,伴随着成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身体,不良情绪则会让人陷入苦恼中,失败和沮丧会如影随形,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我们怎样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呢?情绪调节三步骤至关重要。一、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一个新的观念,一定要能够用话语标明,并善于跟别人清楚地沟通,当他清晰地了解你传递给他的信息时,他才会对这个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才能很快地接纳吸收并转换成自己的。情绪也是如此,当你可以清晰地用话语标明自己的感受并传递给对方的时候,你才有办法疏导,并且处理自己及对方的各种情绪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王桂玲 《辅导员》2010,(13):124-124
班级是学生学习、相处的地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大部分都要在这个班集体中呈现。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同学之间必然是团结的、向上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必然形成一种融洽的、民主的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及身心发展。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孩子的学习努力,心态积极,身心愉悦,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感到快乐的。那么,怎样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呢?笔者以为,得从心理开始。  相似文献   

17.
和谐的家庭教育情境对孩子的学习、情趣、欲望、信心和热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与孩子以和谐的方式相处,家长以和谐的方法施教,家庭教育愈能够向所制定的目标靠近,愈能够获得成功。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应身体力行,让和谐走进家庭教育,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教育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母婴世界》2010,(4):20-23
美国心理学家推出的成就方程式:20%的IQ+80%的EQ=100%的成功。卡尔·威特: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那他将会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即使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那么他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孤陋寡闻式的小神童。  相似文献   

19.
许织云 《宁夏教育》2008,(10):77-77
人与人之间相处,磕磕绊绊的事情难免会发生,同学间也是一样。对此,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得饶人处且饶人,亮出自我高姿态。这样,再大的矛盾也会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辽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交友的原则,懂得关心、关爱同学,建立起和谐的群体关系,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利用他们以往生活中得到的情感体验做基础,以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为主线,教育学生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爱心。整节课要使学生在愉快、和谐、互助的氛围中学习,塑造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品质。教学目标: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