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课本“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节的教学,课文中对F_1(YyRr)产生4种配子(YR、Yr、yR、yr)学生不易理解.尤其是F_1自变得F_2.F_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采用了棋盘法较为繁琐,而且对F_29种基因型的记忆也无规律可循,教学效果欠佳.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分枝法”教学,学生易于掌握和运用、教学效果好.“分枝法”是着眼于一对相对性状,而“基因的分离规律”也正是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这样运用“分枝法”教学“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就以“分离规律”为基础.一、运用“分枝法”分析F_1(YyRr)产生配  相似文献   

2.
谭雪青 《科学教育》2006,12(4):35-3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自由组合到配子中的定律。该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由于该定律涉及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常使学生解题时思维混乱,错误百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能让学生容易记忆且易于巧妙运用的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自由组合定律的巧记基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在教授自由组合定律前,必须让学生牢记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遗传几率。以豌豆籽粒黄色Y与绿色y的性状遗传为例说明:(1)YY×yy F1→表现型100%黄基因型100%Yy(2)Yy×Yy …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亲子代个体有关配子类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及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推断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组成和比例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遗传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数学概率的有关计算公式来突破,以便让学生提高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面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模型构建活动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生物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和复习迎考中,引导学生构建自由组合解题模型,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并加强模型解题的运用,可达到"由一通多""又多同一"的目的。本文抛砖引玉,以高考生物原题为例,简述自由组合解题模型的运用,并对模型解题解决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相互作用的相关题型解题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往往可通过分离定律来加以解决。况且,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相比,分离定律中的许多规律性比例要简单得多。所以,作为一种解题技巧来讲,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也显得简单易行。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将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中 ,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 (YYBB)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F1全是杂合的黄色圆粒 (YyRr) ,F1进行自交 ,在F2中 :有四种表现型 ,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 ;这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于 9∶3∶3∶1 ;有 9种基因型 ,这 9种基因型及它们在F2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1YYRR、2YYRr、 1YYrr、 2YyRR、4YyRr、 2Yyrr、 1yyRR、2yyRr、1yyrr.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7.
这里的“双杂”是指含两对等位基因 ,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 ,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见图 1 )。其自交子一代基因型的写法 ,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也是加深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从配子的类型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 ,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 ,借以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来加深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8.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见表1):  相似文献   

9.
1 教材分析摩尔根提出的“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建立在孟德尔提出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 ,同时又科学地解释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类遗传现象。对于已经学习了前面这两个定律的学生来说 ,要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延伸到连锁和交换定律 ,并且能够分析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在现象上的矛盾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对其进行验证的时候都采用了测交实验,通过测交试验来看F1的基因型。孟德尔为什么用测交试验呢?以基因分离定律试验为例。基因分离定律指的是一对等位基因遗传的情况。F1为Dd,如果孟德尔采用自交来验证F1的基因型可不可以呢?这不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解答有关自由组合计算题时,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有几对基因就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然后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这种方法虽然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生仍觉得比较繁琐,甚至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笔者为此设计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十字架”法,现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张锐华 《考试周刊》2010,(14):192-193
自由组合定律计算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本文以乘法原理为依据,谈谈其在自由组合定律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孟德尔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表现出9∶3∶3∶1的分离比,F1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1∶1.  相似文献   

14.
宋彦清 《课外阅读》2011,(8):227-228
高中生物学习中,遗传和变异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自由组合定律又是遗传和变异中的重点和难点。自由组合定律应用问题中关于F2表现型分离比系列问题又是代表,对于基础知识层次一般的学生来说,对这类问题常常不会处理,在答卷过程中失分比较严重,因此,如何更好的处理F2表现型分离比,从中找出规律,是学生对自由组合问题解答的关键。下面就将试卷中常出现的关于F2表现型分离比问题做一归类,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由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定律中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整个高中生物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并且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也是必占考分的内容。但是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掌握的知识面,特别是对联概率的计算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下面,我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提供几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应当积极开展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种整合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及课程的目标理念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对课程的各个层面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生物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并能将教学工作由学生沉重的负担变为学生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尤其是用在重难课的教学中,能够破难突重,事半功倍,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重难点,既抽象又涉及微观内容。我结合教学实践,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例,谈谈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整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对习题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下面就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例,来谈谈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的教学思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在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表现型,且符合9∶3∶3∶1的比例.而在  相似文献   

18.
胡月英 《西藏教育》2010,(10):47-48
高中生物《遗传和变异》中有许多相关的计算,这部分知识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些相关计算中最难以掌握的是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计算问题。笔者介绍一种比较简单,且容易掌握的方法,即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两个遗传学基本定律。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遵循分离定律;就多对相对性状而言,如果控制多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多对同源染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也就是说,在处理自由组合定律的结果时完全可以从分离定律入手,以一对相对性状去分析,然后综合运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去整合或计算。初学者往往喜欢用“棋盘法”或“分枝法”,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水平上,那你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自然会感到困难重重,因为这只能应付两对基因杂合自交的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