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5月13日教育部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中指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从2003年秋季起,在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验工作.它要求:"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可见,发展性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因此,现阶段建构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发展性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思想品德学科学生评价实践而言,我们发现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于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由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互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多种方式开展。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先进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教育功能,对科学地评价学生思想品德技术方法选择上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自身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得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体现出人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现评价目标,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点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为目标的人文学科,其学生评价方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从发展性评价的优越性及其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适用性出发,探讨发展性评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更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据此,笔者就如何发挥思想品德课课堂评价的教育功能,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与有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语言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语言评价的使用基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灵活把握和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语言评价,教师要做到厚实语言积淀,确定价值导向和预设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9.
赵淑萍 《快乐阅读》2012,(18):92-93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行要做即时评价、积极评价、多元评价,要触动学生心灵,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初中思想品德作业的再认识1.思想品德学科性质决定学生要做"作业"——课程作业思想品德学科是奠定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具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性,要求学生通过作业建构正确的思想认知体系。人文性要求学生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改革中,实施教学多元评价,是适应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根据多元智能的教育理论,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的现实可行性,研究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方式方法是中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的导向标.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过程性学习,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个体差异等方面却缺乏必要的评价,这样的体育评价是不科学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切实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过程,关注学生的体能、态度、情感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为摒弃传统的功利化评价观,凸显学科思想性、人文性、时代性特征,着眼学生发展·思想品德教学应大力探索、实践形成性评价这一科学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追求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淡化甄别、惩罚功能。向颖、黄燕同志对形成性评价进行深层研究,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细化形成性评价的模块、类别、标准和方式,并通过典型课例展示多元形成性评价手段,给读者最直观的方法指导。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思想品德教师在彰显学科教学人性之美的评价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是灵魂,是人的一切言行的“总指挥”,具有重要地位.新时期小学生的思想呈现出新的特点,思想品德教育要针对新时期小学生的特点,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全面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与之前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广州市制订的<学业评价标准>对于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学业情况的评价更加多元化、具体化、科学化,可操作性更强.而与之相对应的,中考作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一全呀冬结性评价方式,必然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体现<学业评价标准>中的不同评价方式.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业评价标准>,指导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阶段的复习,是摆在所有初三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评价主张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要看学生学习的结果.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结论.对学生的发展也确实很有动力,很有好处。具体结合的办法很多.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计思想品德评价卡。将发展性评价同思想品德课合理结合,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在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思想品德素质评价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加强与改善学校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多元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爱林 《文教资料》2009,(31):118-119
实施思想品德教学多元评价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学生多元评价的可行性;初中思想品德学生多元评价的特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陈小美 《考试周刊》2012,(94):171-173
当前不少中职学校仍沿用原有的德育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一学期,一张纸,一支笔”原则就可以评定学生半年来的思想道德品质.这种期末定优劣的体制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培养自身优良品质的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的自我意识,同时班主任和同学同伴也没有相互激励、随时发现随时改正的有意注意,导致期末思想品德的评价体系流于形同虚设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种终结性德育评价体系的尴尬处境.作者认为可以将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与终结性评价体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争取认可”的成就感.在“肯定认可”的情况下,有意识、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发展.从而促使冲职学生更好、更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