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肖德梅 《语文天地》2013,(17):17-18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人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事物,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在现代文教学中多比较、多归纳,是指导学生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它不但能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符合语文学习中多读多写、勤学苦练的原则。要让学生写真实体验日记,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使学生对观察日记长保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在情感性很强,逻辑性相对较弱的语文学科中,具有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地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注意力的好坏关系着整节课的成败,也关系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途径、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作文缺乏想象力是作文质量不高的关键。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教师要知道学生多接触、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写事物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多观察和会观察,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真实、具体地写下来。联系课文第八册读写例话《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以及相关的课文;第八册  相似文献   

6.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就是在一定教学情境下,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探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高中地理问题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这几类问题。在围绕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更能得到加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更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更能逐渐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多感官教学就是给学生创设动眼、动耳、动手、动口、动身体的机会,调动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通道获取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多感官教学的策略有:视听导入,激趣引思;多感配合,提升素养;动手动口,总结反馈。  相似文献   

8.
在话题作文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有效讲解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发学生学习时事新闻的兴趣,积极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仔细观察生活——多读、多看、多想,不断开动脑筋,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观察是思维的窗口,"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据对初一班级的九十多名学生调查,观察事物时,学生绝大部分感到无从下手、不甚得法.因此,研究学生观察事物过程中的思维规律,引起学生学会观察,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概括了"学生观察事物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供学生应用,并对试验效果作了初步的摸索.所谓"观察过程中的思维模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概括出来的,一种普遍适用于观察的思维框架.目的在于让学生凭借这个模式,进行有条理的观察.我们把这个模式概括为:初步观察,对被观察事物作结构局部分解→进一步观察,深入分析事物特点→根据对象特点,确定观察的中心→选择能表达中心的局部,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一、调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多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4,(A3):157-158
教师要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使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教师要在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应变能力,使学生能够多侧面、立体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新娟 《天津教育》2022,(5):121-123
<正>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性格爱好,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意识,通过美术教育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兴趣和爱好。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色彩教学的重要性(一)促使学生感知色彩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多数处于空白期,他们多通过对各类事物的学习及实践参与而逐渐认知各类事物。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实践能力,达到准确认知的目的。有效认知事物的基础元素是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地理课的知识面广量大,天南地北都要涉及。小学地理挂图和地图册表示的内容比较多,使用不够灵活,不能产生直观的表象,特别是不能突出重点,因此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而利用幻灯模象进行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纵观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有刊于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多角度观察全面掌握知识对于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大相径庭。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我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十分注意引导学生采取多角度观察的方法,以求正确地掌握所观察事物的全貌,再通过分析、归纳、综合,得出结论。例如,...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加强课外阅读引导,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加强观察和认识,并运用电教器材,进行作文教学,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利用多种手段使学生多读、多观察、多练习,日久天长,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背诵是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勤于读书,逸于写作。”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达到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蔡夏 《学子》2013,(6):50
一、引导学生多观察只有观察才能认识事物。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写一种水果作文时,我带来一篮水果,有苹果、石榴、橘子、草莓、葡萄等,学生见了马上兴趣来了,"老师这种水果我吃过。""那种水果我吃过……"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说明学生对水果已有了解,但怎样去写呢?先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存在的问题是内容空洞、不具体、概括性语言多,描写性语言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不会观察事物。即使是熟悉的事物,让其说写,也是干涸得很。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当从观察入手。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代表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教育中应该非常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发散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弄清事物的多形态、多层面、多性质,并发现其中的种种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人通过实践,以思维策略训练为抓手,在辅导学生进行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篇章结构——多、活、清 1、多——多角度看事物——避免思维定势。多角度看事物,指的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观察、描述、思考一个事物或问题。学生作文时,通常会受某种习惯或心理定势的束缚,思维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道从广泛的生活之中选取作文的题材。如写《我的父母》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诸如妈妈冒雨为我送伞,我生病时爸爸送我去医院这类的材料。殊不知,父母除了关心自己的孩子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