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成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基本目标。然而,在市场经济多元利益驱动下,成人教育办学逐渐偏离了公益性原则。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倾向,成人教育办学单位要提供有效的教育平台,使优质成人教育资源展现公益性;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追求成人教育的公共教育利益;成人教育教师需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推动成人教育公益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活动,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市场机制介入公共教育领域,教育的公益性及教育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应是政府的基本责任。这不仅意味着政府应有效履行传统的责任和职能,而且还意味着政府应创建和完善有利于公共利益维护与增进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徐夙琼 《教师》2011,(26):22-23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公益性及教育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社会和个体利益,实现高职教育公共利益的有效递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的公益性及教育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已经遭受挑战,为此,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高职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兼顾社会和个体利益,实现高职教育公共利益的有效递增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社区公益性之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义务教育有两种公益性,一是国家公益性,二是社区公益性。社区社会是中小学教育的直接社会基础,地域文化生活是中小学教育的共同利益内容。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重视社区公益性,因为它蕴含着中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生活历史基础。中小学教育与社区社会开展密切互动,是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国家公益性还是社区公益性,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追求的公共善,也都是中小学教育应当提供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追求公共利益是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目标。公共图书馆是属于公众的,为公众服务的,具有鲜明的公益性。图书馆公益性是图书馆社会性的派生与具体体现,反映出社会进步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程度与水平。所以,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精神和立馆之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公共图书馆的条件会越来越优良和宽松,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更能充分发挥。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指出我国图书馆事业应坚持公益性的根本原则,并提出具体的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涉及到每一个人,影响到全社会,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育的公益性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时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搞教育产业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教育报刊作为行业报刊,则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报刊必须注重公益性,注重社会效益.但教育报刊作为出版物,又具有一般出版物的商品属性.也就是说,教育报刊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同时,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消极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商品生产者不能把价值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更不能牺牲使用价值去追求价值。而商品生产追求利润的特点有利于培养人们(包括教师)独立自主选择人生价值的自觉性,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但市场经济对价值的追求,又隐藏着为价值牺牲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因为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而教师不…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各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趋势.因此,是否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并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是普及学前教育,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1] 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所谓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计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是其主要表现特征,而追求公共公平是其实质内涵和价值取向.[2]众多研究也表明,学前教育是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  相似文献   

10.
再议教育的公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公益性是指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提倡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否定教育的私益性、营利性和产业性.政府、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地区7所高校双语教学现状进行的调查表明:总体而言,教育部制定的双语教学目标没有实现,但各高校双语教学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双语教学在高校有良好的民意基础;师资水平、学生外语基础、学习兴趣等是影响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双语师资水平较低、学生外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生间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实事求是、分类要求"的原则调整双语教学建设目标,遵循"尊重意愿、循序渐进、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则推进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覃壮才 《教育学报》2005,1(2):57-64
为更好地发挥公立高等学校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配置法人权利结构,引进法人治理概念,完善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各权利主体在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模型包括:确立高校法人的公共利益目标;配置好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举办权利和经营权利之间的权利机制;完善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政府管理权、公众监督权、投资权利和利益相关权利;强化对高校法人内部权利主体的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13.
公办高校学费制度历经了"免费"、"双轨制"、"并轨"和"并轨"后的规制四个阶段。公办高校学费制度的变革由政府以渐进式的方式主导;其动因是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其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基于"利益获得原则"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依据由培养"国家人才"转变为补偿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4.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provided by public, not‐for‐profit and for‐profit institutions. Public and not‐for‐profit institutions are expected to serve the public good due to state control or chartering requirements; for‐profit institutions are not. Therefore, the decision to serve the public good is vested in the board. The for‐profit director's role as representative of shareholders' interests does not ensure deference to the public good. Currently, national priorities are aligned with shareholder interests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ripe for expansion of for‐profit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implications as national priorities shift to positions that do not complement shareholder interests. Most critically, continued growth of for‐profit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may lead to a reduction of service of the public good by all institutions. Private institutions (not‐for‐profit or for‐profit) exist in every large country; therefor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legal distinctions among sectors is encouraged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 growth.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张蕾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2):95-97
在公共利益的框架下来思考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公共管理的伦理问题。一方面,公共利益这个概念非常难以界定;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公共政策之所以被称作"公共的"政策,就是因为需要公共利益这样的价值来评判其自身的合法性。由此可见,公共政策是以公共利益为逻辑起点,同时又以公共利益为其最高目标,公共政策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公共政策过程是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基础。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竞争力不强、劳动权益保障不足等是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的根源。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守护者,政府在消解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中需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政府公共责任的充分承担,可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改善和消解提供保障,进而体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相似文献   

18.
姜波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6):21-22,26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要求变革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多数民办高校举步维艰的困境催化了独立学院的产生,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及贫富差距的存在推动了独立学院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促使政府认可了独立学院的办学形式。另外,公办高校自身的发展与利益驱使也助长了独立学院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政策价值是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观的思考。从主体需要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直接利益相应人的利益;要适当扩大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主体的范围;要重视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弱势利益和未得利益,做到共同利益与政治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利益与弱势利益、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兼顾。从客体属性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公共性,做到政治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要提升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做到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并重。从效应关系来看,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提升其内在价值,做到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应然价值,做到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的隐性价值,做到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