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商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财经类高校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专门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德商教育对于财经类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财经类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德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德商人才。本文阐述了对财经类高校大学生进行德商教育的必要性,探索强化财经类高校大学生德商教育的具体路径,提出将德商教育贯穿于财经类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德商教育融入学校文化活动中,建设浓厚的高校道德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需求和高校职业素质培养资源,并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进行了设计,构建了一个涉及教学、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钟卫国 《考试周刊》2011,(41):189-190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对就业的渴望与难度是现在人才与社会对接的矛盾,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高校而言,它的"产品"是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如何在市场机制下,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要依据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高校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充分就业,从而满足现代企业人力需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融入财经类院校校园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经类高校主要培养的是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财经类高校应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注意引进吸纳企业文化的精髓,在校园内营造一个融合了企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等企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大学生在校阶段就开始着力提高将来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财经类大学生较早进行作为未来职业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盟背景对财经类大学信息素养提出新要求,本文通过广西财经高校的调查研究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同类高校的文献分析,找出了财经类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不足,比较分析了目前我国财经类大学生与东盟尤其是信息素养培养较先进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要科学设置专门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建立基于校园网的信息素养培养平台、完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与管理体系等信息素养培养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强实验室建设推进财经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对其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近几年来财经类专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求矛盾:一方面财经类院校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断抱怨难以找到训练有素,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财经类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财经类院校实验室建设,增强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财经教育改革,是财经类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视角,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进行构建与优化,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分析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素质,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重视评价的过程,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和拓展素质五个方面,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优化综合素质测评,有效利用评价结果,凸显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导向作用,激励学生提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渴望。单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我国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规划,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的创业者,缓解当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因此,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诚信人才培养对于财经类高校具有重要意义.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诚信教育,有助于诚信人才的培养,并推动财经类高校的发展.在诚信度亟待提高的社会背景下,财经类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再培训、课程设置、学生考核等方面强化诚信教育,从而培养出自觉践行诚信行为的高素质大学生,可以促进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学科,是一种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胜任力的要求也非常高.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应用水平,促进高素质人才充分就业,增强我国的人才竞争力.通过对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职业胜任力的测评,发现该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等级为良好,但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方面,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仍较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能力素质和科研素质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国际型护理人才的短缺为人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向国际市场输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我国重专业轻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导致我们培养的护理人才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此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实现专业与人文的融合就成为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各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已经成为满足时代发展的重要措施。教育界也在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在国际化的语境下,我国高等教育财经类的会计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财经类人才的培养能否满足企业乃至行业的需求,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话题。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作为粤西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肇庆学院要想满足社会对财经类双语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就要适应国际化的语境趋势,借鉴其他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加以改革并完善。基于此,本文就提高双语财经类课程教学的效果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竞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系统工程,利用体育的诸多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教学改革树立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具体体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用人单位出发,分析企业对财经类专业大专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偏好,为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现实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为提高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大力培养能够符合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工科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议题。本文从个人需要、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工科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必要性;通过对当代工科大学生提升素质能力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索出几种培养工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路径,为其他工科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商科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市场经营管理人才。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市场对商科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和通才素质的商科大学生是各类商学院面临的考验。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在现行商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培养实战型人才和通才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商学院乃至于各高校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商科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全球风险控制、地方金融业及地方企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工程人才。我国地方高校已培养出一定规模的金融工程人才,但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因生源素质、办学条件和课程设置等而有所欠缺。因此,应加快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人才市场需求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重视学历,到重视能力,再到重视综合素质。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中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大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了解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整好就业心态是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须条件。同时,结合地方经济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开展调查工作,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李悦 《考试周刊》2009,(11):197-198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应当更加注重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实践,从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方案的特点和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国际型护理人才的短缺为人力资源丰富的我国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向国际市场输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我国传统重专业轻人文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导致我们培养的护理人才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为此,比较中外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模式,借鉴国外的做法,转变护理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把人文素质作为必备素质纳入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实现专业与人文的融合就成为目前我国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