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以 《军事记者》2005,(3):15-16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紧接着,8.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两亚等国。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13,(6):I0002-I0003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 灾情发生后,浙报集团各媒体记者迅速集结,第一时间向灾区进发,踏上艰难采访之路。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海啸新闻图片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映印度洋海啸灾难的让人震撼的新闻图片很多,其中《印度妇女哀悼海啸中死难的亲属》(见图一)更加出色,这幅作品也获得了荷赛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以这位悲伤的妇女为新闻主体的新闻照片还有另外一幅,是发表在土耳其《ZAMAN》头版的《痛哭的妇女》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肆虐.震惊了全球。与此同时,另一场地震——围绕海啸报道的新闻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8,(7):116-116
“在越来越多的记者想方设法赶往灾区时,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见面’仅3天的黑水。”在6月2日《南国早报》上,一位“特派记者”刊文指出,5月27日,他满怀着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来到地震灾区。可他很快就发现,他想为灾区帮忙,却需要更多的人为他而忙碌。“但我为灾区做了什么?给灾民带去了什么?我常常对此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6.
《河北广播》2005,(2):31-31
近日,省红十字会对印度洋海啸捐救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北电台新闻中心采访部、经济频道《百姓30分》因宣传成绩突出,被省红十字会评为印度洋地震海啸捐款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新闻中心记者严红霞、经济频道记者白红彬被评为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7.
项磊 《新闻世界》2009,(11):13-14
在我短短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最难忘的采访经历莫过于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四川地震灾区行。在那里,我和同事在最艰难的山路上跋涉,多次面对失去家园的孩子而忍受内心的煎熬。但同时,艰苦的采访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关于“市民记者”这一概念,许多有关论述里都认为,它是在韩国一个网站获得巨大成功后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尤其在“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现场的第一手报道,均来自当地普通市民。在我国,市民记者新闻报道的平台也日益多样化,那些原生态、本色的报道内容,为媒体传递了可供参考的新视角,并提供了与不同层次受众建立沟通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10.
地震和海啸的爆发一开始就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和生命,但在那个灾难降临的12月26日.我还没有完全从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摆脱出来,就像此后很多人跟我描述的那样,也许印度洋离他们太远了.他们怀疑这场人类800年才遇到一次的大海啸是否真的值得去关心。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记者     
刘畅 《青年记者》2005,(11):11-11
新闻之外,是否有人生的情怀?一年又一年,我们秉笔天涯,以忠实的情怀逼近事实,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讯息,只为让微弱的声音变得响亮,让真切的声音传得更远.而在这传递事实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徘徊在心灵与良知交汇的路口,眼角不觉涌出泪水,因为不忘客观,我们是记.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年末,印度洋的一次“疯狂”给人类带来灭顶的灾难,死亡人数已高达几十万之多,其它损失更是难计其数。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毗邻的陕西汉中市,该市辖区的11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246.68万人,财产损失达108.36亿元。尤以宁强、略阳两县最重。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汉中市委一楼的陕西日报记者站办公室里写稿,突然感觉脚下震动起来,便敏感地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相似文献   

14.
舍哈拉查德每天都从一个人的生平开始讲起,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故事里的人物命运多舛,于是有了《一千零一夜》。记者写新闻.报道的是大千世界、世情百态.笔下同样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有过泪如泉涌的经历。 央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中,观众已看到多个流泪的主播。就连外国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中也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路透社记者马克说,虽然自己有过多次采访地震的经验.也曾报道过1999年的土耳其大地震,但这次还是被这惨痛的一幕幕深深触动了。  相似文献   

16.
重建聚源中学的志愿者 5月29日,星期四,小雨。 早餐时,刚好碰上湖南卫视快乐购的10多个员工和湖南卫视新闻中心的记者刘乐、摄像李晟和司机陈坚。他们正准备前往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8,(3):F0002
5月23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看望慰问了赴地震灾区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薄熙来说,在太灾面前,重庆人民有情有义,新闻报道有血有肉,新闻工作者日以继夜,忘我工作,及时、生动、大量地反映了救灾一线的感人事迹,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热情,他们的表现也同样感人。张轩、何事忠、范照兵拳加了慰问。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6,(4):I0001-I0001
2006年,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向我们肆虐袭来。7、8月来,巴渝大地烈焰似火、酷暑炙烤,不少地方溪河断流、禾苗焦死、草木枯萎、山火频发,  相似文献   

19.
孙利 《中国广播》2008,(7):39-42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9天后,遵照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示,解放军四总部决定向抗震救灾一线部队配发17万台无线电收音机。收音机首次作为军事装备配发部队,表明中央军委对广播军事宣传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彰显了重大灾难面前广播媒体的抗灾属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灾害是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自然—社会现象,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也就是征服自然、兴利除害的斗争史。”与此关联灾害新闻也永远是新闻报道一个不容忽略的领域。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媒体历来非常重视灾害新闻的报道。通过美国主流报纸这次对印度洋海啸的报道,或许我们从中能受到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