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卢锋 《视听界》2004,(6):48-50
从心理学的认识一致性理论发展而来的互向模式,对我们深入认识和改进目前的科教电视传播现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互向模式启示我们,在科教电视传播中,既要充分发挥“精英阶层”的作用,也要发挥公众的作用,而且要促使传播进一步改变传播理念,即从科普的“单向传播”向科技传播的“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2.
传播功能就是指传播的目的或作用。总体上看,我国电视科教节目的传播目的有:教育教学目的;服务目的;交流信息目的;娱乐目的。  相似文献   

3.
色彩传播在传播学中属于非语言传播。在以视觉、听觉为主的电视传播过程中,色彩传播成为一种主要的副语言传播形式,如果运用正确,则能对视听信息起到良好的强调和深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建华 《新闻前哨》2011,(12):95-96
电视科教节目,在传播内容上,重视科教节目中科技精英文化与科技大众文化的分离与互补,重视传播内容的人文内涵,才有助于实现科教节目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与报纸相比,电视的视觉化传播难以达到文字的抽象表达水平,并且在宣传的深度及广度上也远远不及。在传播业日趋激烈的今天,倘若我们将平面媒体的优势充分运用到电视尤其是县级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之中,拓宽其信息传播领域,可以相信,电视将会显示出更为强大的舆论主导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认识到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专家学者正从各自学科角度为城市形象建言献策。本文通过剖析城市电视媒体与生俱来的属性及其在城市形象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为城市电视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科学合理运用理清思路,以期尽可能放大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视科教节目通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传播途径,将科学信息(包括知识、常识、经验)进行艺术处理,通过电视终端等多媒体传播平台传递给受众. 从传播内容来看,电视科教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节目题材包罗万象.从传播方式来看,电视科教节目既继承发扬传统媒体优势,又借助新媒体平台,把科学知识经过艺术加工,力求将通俗、有趣、有丰富画面感和互动效应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电视科教节目是集科学性、艺术性和普及型教育于一体的大众科教类节目.  相似文献   

8.
科教影视片中的音响所传达出来的是听觉美,这种美感不能孤立地存在,是伴随观众收视影视图像产生的视觉美而存在的。根据音响在表现内容时所起的作用,可将音响的品格与境界分为"描述"情节、"升华"意境和"激发"联想三种。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唱好一台戏不容易,生旦净末丑、丝弦锣鼓钹,各司其职,讲究配合,哪样不到位,都不能算是一台好戏,所以我认为电视,不仅要有能说明问题、精美的画面,也要有深刻、生动、精炼的解说,并且要做到画中有声,声中有画,这样电视才能发挥传播信息的最大潜能,达到完美传播的效果。在电视节目中,传达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声音,二是画面。但是,它采取的是一种以视为主,以听为辅,视听相结合的方式。镜头是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电视新闻画面纪录的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不可否定性。所以说摄像机的镜头是记者的眼睛,也是观众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躲猫猫”事件折射出了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向传播。本文通过对这一传播模式的阐述,试图总结出社会公共问题中互向传播模式运用的意义——改善准确程度、增进理解程度、提高同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电视悬疑语态在央视科教频道的运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波 《视听界》2007,(6):89-90
一,电视悬疑语态的形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语态大体可分为三种,依次是“新华语态”、“平民语态”和“悬疑语态”。“新华语态”是中国电视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形态前,宣传报道多以新华通讯社的报道配以画面播报,这是一种上传下达、传播者高高在上的支配性语态。“平民语态”是从1993年《东方时空》开始的,力求平实、亲切,贴近百姓生活,这是一种传播者和受众平等交流的语态。  相似文献   

12.
汪永奇  张佩成 《新闻界》2006,(2):107-108
传播学在长达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经典的传播模式,广告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一直有意或者无意地使用这些模式。贝罗传播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该传播模式着重描写了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的基本特征,提供了一种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的新思路,在广告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新闻传播发生过程中,为使新闻节目收到更好的效果,应当对新闻节目进行合理包装,使其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使人们对新闻节目更加关注,从而使新闻节目传播效果得以有效提升,因此了解并且掌握电视包装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时代意义。本文就电视包装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在众多的新闻学著作和文章中,论述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时,只谈到它的政治功能、信息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等,极少提到新闻媒介的道德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实际上,新闻媒介道德功能伴随着新闻媒介产生而产生。特别是电视媒介产生以来,以其高效、快捷和共时空特点,使现代社会的沟通、融合、变化速度大大加快,在社会思想道德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7月9日开播至今,《百家讲坛》已经成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它首先直接带动了央视十套收视率的上升,同时更引发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市场日渐繁荣而消费主义也开始盛行的今天,依然可以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一书,其中最富影响力的篇章是《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这一论断在引起学界强烈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主流传播学界和文化学派的批判。当世界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成熟以及数字化生存的日益可能,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麦克卢汉,力图从麦克卢汉痴人说梦般的表达中寻找能解释这个时代媒介影响力的答案。和着这股热潮,我翻开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一文,力图从字里行间来感受大师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电视传播如何兴利除弊,转变低俗之风,发挥弘扬优秀文化的正能量?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电视传播有益文化毋庸置疑,现今屏幕的净化得益于行业主管层的有力调控,特别是"限娱令"的颁布实施,使电视泛娱乐化得到明显遏制,并推动节目创新。2011年10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简称"限娱令")。《意见》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目形态雷同、过多过滥的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实行播出总量控制。规定每天19:30至22:00,全国34家卫视播出  相似文献   

20.
汶川抗震救灾系列报道是央视对国内突发事件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构建了一个高效、主动、人性化的新的突发事件传播模式,在中国电视直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