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文化、教育的联合,长三角教育一体化是顺应其经济发展一体化而产生的现象。长三角区域内高校合作具有相应的物质和人文基础,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保证以及高校的主体作用是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的前提及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有力保障。高校的协同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其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同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成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全面发展阶段,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寻求体系化的创新。文章主要针对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中的一种创新组织形态——高等教育集群进行研究,重点对其有效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从顶层逻辑、核心逻辑、底层逻辑三个层面对推动高等教育集群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经济的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崛起的区域中,区域的形象超越了大企业的形象,超越了国家与行政的边界,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创新又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区域创新,落后的区域经济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而区域创新能力的强弱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将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螺旋关系,那科研院所与大学将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而其中大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由于大学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担了“动力源”的历史作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就在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智力综合因素需求,而要完成这一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个性化发展,将成为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只有通过个性化发展,区域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和社会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起,在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支撑下,浙江省高等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在经历了创建高教园区、创办独立学院、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建立高新技术基地、推动产学合作等极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后,至2005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全国第一。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浙江省高等教育也暴露出办学层次不高、校企合作不深、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偏低等问题。今后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提升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产学研合作平台与载体。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现状及互动发展的问题基础上,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政府和企业的政策、经济支持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谋求共赢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教育当成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为了探索这种影响作用在河北省的体现,本文在获取历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根据前面的多重分析,本文提出了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将对区域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提出必然的要求。多元发展主要表现为内涵型发展、差异性发展与特色化发展。促成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需要适度扩增区域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科专业结构分布的区域经济适切性,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构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互动程度不高,表现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乏力等方面.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调控职能,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提供环境保障;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发挥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主导作用;企业应积极配合,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促进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关系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有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如三螺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等理论,然后介绍了中国有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佳木斯区域经济和佳木斯大学现状的研究,探讨高等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结合点,寻求佳木斯高等教育促进三江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式;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通过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佳木斯的高等教育直接与具有相对优势的国际教育资源接轨,走上快速特色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三江区域经济发展又适度"反哺"佳木斯高等教育发展,为其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以省为区划单位的区域而言,应着重缩小区域内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调整优化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美国、日本和瑞士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我国应明确高等教育的创新职能,并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应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建立协同合作的关系;高校要拓展产学研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教园发挥整合作用和组织作用,促进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加强人员和信息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下校,校企关系,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互相促进。新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有共同利益和互促反哺思维,要推动质量提升,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消除政策壁垒、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要以区域教育现代化为抓手,通过机制改革、资源配置、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育,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体系建设。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成效要求,注重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协同要素和共荣效益,同时实现技术手段、资源统筹、人本核心与发展目标的评价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于洪良 《山东教育》2020,(Z2):57-59
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要求"协同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这对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一个重要机遇。区域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依赖于高质量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这已经被一些成功实践所证明。区域高等教育要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积累可复制经验等若干环节,在助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实现自身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若干年里,高等教育究竟应具有什么样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争论的问题。教育界本身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适度发展、稳步发展到积极稳步发展乃至积极发展这样的逐步转变过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明确要求,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党中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培…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以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及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理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分析,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对有代表性意义的反映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证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两者可以互动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城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城市现代化和发展高等教育理念而建构的大学城具有新颖的特征,能带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大学城的建设,影响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大学城所产生的集聚、幅射、互动效应,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