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正东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0,(2):40-43
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祥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相似文献
2.
文正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1):14-17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名师,他在重振师道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体达用”的人才观;二是“敦尚行实”的教学观;三是“宽严相济”的育人观。师道观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特色,是注重人格感化,这是他成为一代名师的主要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金林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5):1-5
胡瑷是宋初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在他主持下,湖州州学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成为太学办学的榜样。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对当时学校教育的改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宋代以后的学校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正东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
宋代名师胡瑗广受赞颂,这源于他在为学、为师和为人方面的修养.泰山苦读奠定了他深厚的学术基础;矢志教职与因材施教的结合,使他在教书育人上成绩斐然;与人交往不谄不骄、醇厚和易的态度,更为他的形象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5.
6.
8.
9.
10.
有一位作家说:“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弄明白自己是谁的儿子!这是一个寻找和认识血缘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过程。”阅读韩军,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来。是的,在中国教育呼唤反省时代快快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一样,同样需要对于自身精神资源的寻找和确认。韩军成名极早,但我们可以断定,仅凭他的个人才华和理想信念是成就不了一位教坛巨匠的。他必须真正找到他的精神资源,这资源植根于民族,散落在民间。昨天我们有过怎样的迷失?今天我们该有怎样的反思?明天我们会有怎样的作为?我们相信韩军,我们期待韩军,我们能从韩军的字里行间找到些许答案。教育的答案,不该也不会在风中飘。(袁卫星) 相似文献
11.
张树俊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0,24(8):43-45,68
胡瑗认为学不厌方能致诸善之修,并把学习看做是人修养致善的基础和途径,所以他特别强调学而不厌,刻苦努力。同时胡瑗主张切问近思,他认为慎思之才能达深微之义,所以学习要与思考结合起来。此外,胡瑗还特别强调教师学习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博学之才能掌教化之职,所以他要求教师博闻强识,学习一切善言善事,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家。 相似文献
12.
杨春梅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1):61-65
介绍了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承绪先生。记叙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叙述了王承绪先生在学术人生中表现出的高尚人格魅力——学而不厌,澎湃的福流;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平和平易,如慈父般的师爱。认为王承绪先生的人格魅力,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提供了可贵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14.
15.
蔡文锦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5(3):1-6
本依据《宋史》、胡瑗、《蔡襄集》等历史资料,从胡瑗的学术思想、苏湖教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到胡瑗所开创的泰州学派的化基因对宋元明清的深远影响,着重论述泰州学派的宋代开山宜师胡瑗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会把自己所掌握的全部学识无私地传授给另一群人。而这个人的生命又会在那一群人身上不断延续、升华。能够拥有这份神圣的唯有教师。 相似文献
17.
18.
言为心声,我们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了解其内心世界,感悟其精神品质.写作文时,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够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语言描写通常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言为心声,我们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了解其内心世界,感悟其精神品质。写作文时,成功的语言描写能够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语言描写通常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呢?其实,课文中就有很多精彩的语言描写片断,我们不妨引导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