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学校效能研究的时代背景 学校效能的研究肇始于对美国的1966年詹姆斯·科尔曼及英国的1967年普罗顿等人对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的悲观性结论的诘抗。科尔曼报告指出,即使学校资源均等,也并不会保证产生同等的效果。学校中各种投入按其重要性来说顺序如下:最不重要的是设备和教材;其次是教师质量;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教育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校效率与学校效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效率到效能的发展是一个研究视点的转换。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教育研究关注的是教育效率;20世纪30年代以后,则关注教育民主与教育功能。1966年的科尔曼报告,成了学校效能研究的导火线,其最能引起争议的地方是:一旦学生的家庭背景得到控制,学校资源对教育效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发了有效学校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开办学校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学生学习的质量与学校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关联.但随着1964年本杰明·布卢姆的《人性的稳定与变化》以及1966年詹姆斯·科尔曼的《教育机会均等》的发表,人们的原有观念则受到了严峻地挑战.布卢姆认为,非学校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数量和范围具有更大的影响,这正如布卢姆所指出的,假设17岁青少年的智能发展为100%,则4岁儿童的智能发展可达到50%,5—7岁可发展30%,8—17岁为20%.这就是说,儿童在入学前,其智能已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科尔曼也认为,学校教育本身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学生的阅读、数学及其它学科技能与学校设施和教师的学历之间只有较低的相关性,而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民族背景等则存在很高的相关性.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贫穷和富犹庭儿童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日益突出,并明显地反映在儿童的未来生活成就之中.  相似文献   

4.
崔晨敏  秦建芳 《家长》2022,(4):41-42
在家庭环境因素对孩子学业影响的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和英国的普劳顿报告.两份报告都认为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学生学业有很强的相关性,且特别指出了儿童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国内许多教育专家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学业的影响中同样得出了结论:在家庭环境因素中,尤其是原生家庭,其家庭学习资源、家长教育态度、亲子关系与小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效能研究的时代背景 学校效能的研究肇始于对美国的1966年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及英国的1967年普罗顿(Plowden)等人对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的悲观性结论的诘抗。科尔曼报告指出,即使学校资源均等,也并不会保证产生同等的效果。学校中各种投入按其重要性来说顺序如下:最不重要的是设备和教材;其次是教师质量;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教育背景。也就是说,按照科尔曼的观点,最能够受学校左右的这些资源对学生是最不重要的,而最不能够受学校左右的资源则对学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科尔曼报告”是在二战后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出现以及美国民权法案对教育机会均等现状调查的要求而产生的。报告对美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校际间差距对不同种族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造成儿童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物质条件,而是学校内的社会因素。“科尔曼报告”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对分析和探讨当前我国“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曼对家庭背景与学习成绩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来.国外在这方面已取得巨大的进展,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直接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不多见.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父亲学历对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对学习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学校效能研究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认的学校效能研究创始人为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1964年,他与同事在对近4000 所学校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于1966年发表了《教育机会均等报告》。报告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论质疑了学校的作用,使人们对学校存在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从而激起了广泛的争议,并引发了人们对有效学校与学校效能的研究兴趣。学校效能研究经过近40年的发展,走过了对科尔曼报告的验证期、有效学校特征的寻找期、有效学校方案的实践期,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目前,这一研究正处在反思与精致化…  相似文献   

9.
探索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父母参与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亲子沟通、父母监督和家校联系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家庭间联系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亲子沟通和家校联系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父母参与可以通过改变子女和父母的未来信心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父母参与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向弱势家庭尤其是流动家庭提供教育补偿计划,并努力完善配套改革以提升青少年和父母的未来信心.  相似文献   

10.
科尔曼是当代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性选择理论从个体行动者与法人行动者出发,试图整合社会学理论的微观主义与宏观主义,在社会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对科尔曼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对理性行动者的微观分析,认为他的理论忽视了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制约作用.他的著作《社会理论的基础》是其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重新研读本书,来剖析其中关于宏观制度的形成、特点、功能等方面,期望对科尔曼的制度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5.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7.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的发展看未来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大学的发展和未来大学的理想。列举了美国、德国大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化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支柱,未来大学的理想就是要从价值定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