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大学生的说谎行为和态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说谎频率较高。2)大学生最常对网友撒谎,其次是父母和恋人。3)谎言内容以恋爱与性方面的居多。4)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而选择以网络等间接的方式撒谎。5)大学生说谎主要是为维系社会关系,其次是逃避责任或避免惩罚。6)大学生说谎后体验到的负面情绪远多于正面情绪。7)在对待说谎的态度上,多数大学生认为说谎是权宜之计。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学生说谎行为被发现而引发的焦虑情绪,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缓解其焦虑情绪并改变不合理认知,运用行为疗法矫正其说谎行为,最终缓解和解除了孩子的焦虑情绪,改变了孩子的不合理认知,消除了说谎行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帮助她达到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3.
说谎是人类交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说谎不只是一种行为习惯问题,背后所投射的是诚信的缺失,道德认识水平的下降,更深层次的是心理问题的潜伏.从说谎的对象、内容、动机、情绪、反馈五个维度了解青少年说谎的深层次原因,科学的探讨说谎的识别与探索.研究青少年说谎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  相似文献   

4.
对成人来说,说谎是一种故意的欺骗行为,是一种蓄意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对幼儿来说,真正以欺骗别人为目的的说谎是很少的,他们说谎与成人说谎的性质不同。儿童的语言常常是与他每天的问题和愿望紧密相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训斥说谎的儿童,而应对说谎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要平静温和地处理问题,善于把孩子的想象和说谎区别开来,把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分开来。否则,就会使孩子蒙受冤枉,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对为了掩盖错误而说谎的孩子,要给予惩罚,但惩罚要通情达理,让孩子能够接受。例如采用剥夺权利的惩罚…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88名智力障碍儿童为被试,旨在考察其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与为自我和为他人说谎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抑制控制与其为自我说谎行为及为他人说谎行为均正相关,而工作记忆和为他人说谎行为正相关;此外,将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一起纳入回归分析后发现,抑制控制显著预测了智力障碍儿童为自我和为他人的说谎行为,而工作记忆、心理理论对为自我和为他人说谎行为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可能是智力障碍儿童说谎行为的认知机制,抑制控制在智力障碍儿童为自我和为他人说谎行为上起着更强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智力障碍儿童说谎行为的认知理论,同时也为家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应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说谎行为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说谎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犯罪、刑事案件中,对罪犯审讯,法庭审理帮助也颇深。目前,已有很多成人测谎的研究。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说谎的机制.就要研究说谎的最初产生过程.即儿童的说谎行为。执行功能是儿童认知功能的一部分.已有文献表明执行功能跟说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关于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数量还较少.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文章.所以本文详细阐述了儿童说谎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实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廊坊市1所幼儿园230名幼儿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幼儿说谎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儿说谎行为无年龄及性别差异;家庭环境的娱乐性能负向预测幼儿说谎行为,即家庭娱乐性水平越低,幼儿说谎越多;幼儿性别在家庭环境成功性与说谎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成功性程度越高,预示男孩说谎越多,而对女孩说谎则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说谎行为是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1930年,皮亚杰最早对儿童说谎给出定义,他认为10~11岁的儿童只有有意的欺骗才能被认定为说谎,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话”。西班牙学者Masip等人认为,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  相似文献   

9.
刘江华 《甘肃教育》2014,(14):48-48
正说谎并非天生形成,而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因此,针对幼儿说谎的不同原因,教师和家长应有的放矢地对幼儿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幼儿认识到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从而让幼儿学会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一、幼儿爱说谎的原因1.逃避不愉快的现实。这种说谎是为了逃避家长与教师的批评或责罚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比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时期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只不过由于年龄特点或者表现形式与成人不同而不容易被发现或容易被忽略,比如吸吮手指、咬指甲、遗尿、夜啼、口吃、孤独不合群、恐惧、焦虑、攻击、退缩、说谎、拿别人东西、任性、害羞、嫉妒等。其中,有些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情绪行为问题,如吸吮手指、咬指甲、遗尿以及一部分情感性依赖和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11.
孩子说谎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说谎?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说谎?幼儿说谎有各种各样情况,为了避免犯规行为所带来的惩罚而说谎是其中之一。例如,一个3岁的女孩从小朋友希拉家回来时带回一辆玩具汽车。当她妈妈问她汽车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是希拉送给她的。第二天,希拉的母亲对女孩的妈妈说希拉到处在找一辆玩具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情绪障碍,主要指影响大学生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情绪因素或情绪状态。可以表现为逆反情绪、自卑情绪、自负情绪、冲动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多方面。主要是由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是针对于以上因素进行,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从而使大学生充满愉悦、幸福、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情绪障碍,主要指影响大学生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情绪因素或情绪状态,可以表现为逆反情绪、自卑情绪、自负情绪、冲动情绪、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多方面.主要是由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是针对于以上因素进行,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从而使大学生充满愉悦、幸福、健康.  相似文献   

14.
说谎,即把谎言有意或无意地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外显的行为。学前儿童说谎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本文从说谎概念的界定、儿童说谎现象的类型分析、儿童说谎现象的行为危害等方面,对儿童说谎现象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说谎行为进行了研究。将来自不同性别、院校性质、学历、学科、家庭来源的被试共791名随机分配到16种实验处理情境当中,请被试针对各实验情境做出行为选择。研究发现,不同人口变量的大学生在假冒学生干部、伪造实习经验、隐瞒体检疾病、伪造等级证件、修改课业成绩、隐瞒已签约事实等说谎内容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1):193-194
说谎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行为,且伴随幼儿成长,可以说说谎行为的发展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皮亚杰开创说谎行为研究以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本文首先分析幼儿说谎的具体表现,进而对幼儿说谎行为原因进行阐述,最后重点论述完善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从而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7.
运用投射技术对148名大学生说谎问题进行GRI规则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某种程度的拜金主义倾向,表现为父母是党政领导的大学生、对社会诚信很不满意的独生子女有钱说谎;经济条件好的独生子女、对社会诚信很不满意的工人家庭子女重金说谎。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说谎决策与内疚感分裂的群体心理倾向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研究文献的梳理,研究者概括介绍了有关儿童说谎行为的定义、儿童对说谎的认知、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年龄和发生概率、儿童说谎行为与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谎言的分类和儿童说谎的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在方法上的不足,从而建议可在社会学视野下进一步考察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当前儿童的社会和道德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说谎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幼儿说谎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文章回顾了洛克和皮亚杰对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分类,分析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并提出了矫正幼儿说谎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敬畏情绪对大学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以8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特质性敬畏量表、自然联结量表、环境价值观量表及亲环境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敬畏情绪、自然联结及亲环境行为彼此之间均呈正相关;自然联结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大学生环境价值观可以调节敬畏情绪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论:自然联结和环境价值观在敬畏情绪与大学生亲环境行为之间分别起到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