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元导读】1927~1937年的10年,是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经济上,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一方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同时美国在华的经济势力也迅速扩张。外交方面,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相似文献   

2.
【单元导读】本单元包括两大历史时期: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涉及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等历史事件,反映了一战后初期东西方世界的概况。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到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其间,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单元导读】1956年至今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的历史,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时间上看分成三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时期(1956~196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1957年的整风运动;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使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在社会上进一步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4.
【单元导读】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华民族经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中期,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中华民族经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在复习本单元时,应着重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三个层面把握1945~1949年和1949~1956年两个历史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社会性质巨变,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5.
6.
【单元导读】隋唐时期,统治者革新政治,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关系更加密切;对外交往活跃开放,盛况空前,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华文明进入空前繁荣的时代。1.政治清明,制度革新(1)隋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出现  相似文献   

7.
【单元导读】《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民族危机更加深重。在这种形势下,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亚洲第一个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以孙中山办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坚持民主共和,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单元导读】17世纪初至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以及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的先后萌发和滋长,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都取得重要成就。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又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天文学革命的标志,它从根本上动摇  相似文献   

9.
~~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③“一超多强”,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俄罗斯虽然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困扰,但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地与美国处于对抗地位;美国企图独霸世界,但遭到包括西方大国的反对;日本因经济实…  相似文献   

10.
~~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曾在中国推行过“左”倾路线,苏联的集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也对中国产生过消极影响。主观原因:我们有时候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毛泽东的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没…  相似文献   

11.
【单元导读】先秦,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继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出现,我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华夏文明勃兴,使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物质文明(1)生产工具。夏、商、西周处于金石并用时代;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把我国推进到铁器时代。(2)水利灌溉事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12.
13.
~~2.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历了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本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但是,这两次会议没有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经济工作方面,开始使国民经济摆脱瘫痪、半瘫痪状态,这是成绩,但是就在这时,又发生了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所以这两年间,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各项工作也有所前进,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总体上受到严重的阻挠。因此这两年是处于徘徊中前进…  相似文献   

14.
15.
【单元导读】秦汉王朝,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它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并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1.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的一系列制度(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设皇帝制度,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树立了绝对皇权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7年国民大革命,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由于他们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未能完全实现。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在中国真正实现民主政治,朝着现代化步伐迈进,又开始了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在创建中国共产党、参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反帝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中国苦难;反帝的对象是一切帝国主义国家,而非英、法、美、日等个别帝国主义国家;反帝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势力;反帝的手段为通过召开国民会议,实现全民的联合大暴动。陈独秀早期反帝思想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包括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排斥军队及军事行动等。  相似文献   

18.
一、单项选择题 1.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对下列人物中影响最明显的是A.林则徐B.康有为C,袁世凯D.孙中山 2.嘉庆帝诗:“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肆逆宫墙边,岂同边激遥广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B.琦善C.洪秀全D.林清 3.近代中国历史上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立宪派代表人物是①袁世凯②张之洞③张奋④蒲殿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列近代历史人物中曾担任过两江总督的洋务派官员是①裕壤②沈葆祯③鲁国藩④丁日昌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5.以下晚清皇帝在位的顺序是①咸丰②同治③宣统④光绪A.①…  相似文献   

19.
【单元导读】14、15世纪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逐渐引起了重大的历史变革。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各种要素基本具备;一方面,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种文明不断碰撞和交融,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对工人运动的态度经过了肯定到否定到肯定再否定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演化过程,由于处在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陈独秀产生了放弃工人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最终导致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出现,成为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