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人。如果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叩问良心。那他不论做什么。都至少不会偏离人生的航向!  相似文献   

2.
每次升旗仪式上,伴随着雄壮的旋律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全场都响起孩子们或稚嫩或豪壮的歌声。可是你如果再细观全场,就会发现还有一些很不协调的场面,在后面或其他边角站立的教师,大都“紧闭其口”,很少有教师张开嘴巴像学生那样歌唱祖国的。每周一或其他重大活动举行的升旗仪式上,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不和谐音符。老师,请你也来唱国歌。君不见,在举行重大活动仪式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伴随着那熟悉的旋律,引吭高歌。身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更应该先做到。老师,请你也来唱国歌!山东@王晶晶 !山东@李毅  相似文献   

3.
应该说,经历了这次事件,使我真正明白了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艰巨。前面的道路还很长,而我的每一句话都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题记  相似文献   

4.
那是我初教小学,接的是一个三年级班。有一次,我在学生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可我一点儿也不快乐,看着美术兴趣班的同学们自由地学画。我多么羡慕他们。可我却不能去……”我不禁有些迷惑不解,这黄叶是学校公认的绘画天才,为什么不能去兴趣班呢?美术老师也问过我,但我一直没放在心上。下课后,我对黄叶说:“最近有作品吗?给老师看看。”黄叶高兴地拿出她画的画,我边看边问:“怎么不去兴趣班?”“爸爸不准我去……”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像决了堤的河。“别哭了。放学后老师去你家。”我赶紧说。  相似文献   

5.
李忠衡 《山东教育》2004,(19):126-127
2000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师生之间不仅便是“学之”、“好之”,而是到了“乐之”的境界——享受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孙卫胜 《山东教育》2003,(25):62-63
正在小会议室开办公会,忽然一个小恼袋探了进来,紧随其后又进来一位小女孩,一看个子,便知二位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  相似文献   

7.
赵钦玲 《福建教育》2005,(10A):13-13
一个偶然的契机,改变了杨杰,也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8.
我们区进行语文优秀教师考核时,为了增强可比性,规定九位考核对象都教同一篇课文:孟郊的《游子吟》,统统借班上课。笔者作为评委之一,总体感觉是:教师教学方法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都不错。然而,这么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竟没有一节课让学生为之动情尽管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那个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老师努力启发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浓浓关爱,学生们确实也讲了一些,诸如:自己病了母亲半夜里将我送往医院治疗、把最好的食品留给孩子吃等事情,但所有评委都觉得没有一节课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描写的…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读者文摘》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  相似文献   

10.
薛伟 《山东教育》2005,(7):15-15
连日来,每当我沉静下来,脑海里总是漂淳着几张贴画和一双乞求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熊满平 《师道》2005,(7):32-33
笔从教十年有余,听的公开课无数,几乎所有的授课老师都自觉不自觉地做了课堂教学评点的有心人。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总得加以评点,或评点学生学习态度,或裁判所答问题的正误,或渲染课堂学习气氛,或撩拨积极探究的情趣。在学生眼里,老师的话就是真理。评点更是导行的真谛。不少老师精心评点,巧妙作结,风趣生动,切中主题。然而也有少数教师不注重课堂评点的技巧和方法,评点时出现了曲意迎逢学生、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甚至伤害学生的感情等种种现象。现录三、五例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12.
13.
蒋静雅 《师道》2005,(8):1-1
教师像什么?在听过了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宏论后,让我们听一听我班的孩子怎么说。这个班级我带了六年,孩子们即将小学毕业,心中有太多的感动和不舍。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字,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他们花一样的美丽、水一样的澄明、诗一般的浪漫——  相似文献   

14.
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心,是一颗颗年轻的心.敏感而脆弱,多么需要鼓励、喝彩与掌声。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师长的重视、关心。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她)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了-中学生的习作——《老师哭了》后,颇让我感叹了一番:教师的真诚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陶惠萍 《班主任》2005,(3):38-38
假期里,在朋友的再三请求下,我答应给他的外甥补习英语. 初次见面,我感到他非同寻常.一米八的个头,长长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倔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眼镜后面是一对细小而狂野、聪明而自傲的眼睛.根据我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初步给他下了定论:喜欢戴高帽子,吃软不吃硬的家伙.  相似文献   

18.
读学生的周记,是一种享受。触摸他们青春的节拍,仿佛自己也年轻了许多;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自己也常常心如江海。然而,这一次给我的却是精神的震动,是说不出来的痛楚和苦涩。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教师的我习惯性地问她:“你最不喜欢哪一位老师给你们上课?”孩子皱起眉头说:“最讨厌上音乐课,有些小朋友稍微有点吵.王老师专门发火,无缘无故地骂我们,还让我们全班罚站.站到下课为止。”我不禁一惊,孩子从小爱唱歌.钢琴也弹得不错,现在竟然因为音乐老师要发火而讨厌上音乐课了。是啊.孩子哪里会很全面地去分析问题的原因?她总是直接地认为老师怎么莫名地大发雷霆?我不禁反思自己,我发火了吗?我千万别做孩子讨厌的会发火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许丽 《青年教师》2004,(2):46-46
清晨,我来到教室,只见讲台上静静地搁着几枝栀子花,露珠闪耀,清香扑鼻,心中的愉悦顿时弥漫开来。我问:是谁给我们带来了这美丽的花儿?大家齐刷刷地把头扭向王小亮。到了检查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全班就他一个人没写。哦,原来他是怕我责怪,所以就献了这么几枝花,叫我的心变得柔软起来……在这些可爱的孩子面前,你叫我又怎么能忍俊不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