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洁 《兰台世界》2019,(12):148-150
1874年,日军在台制造"牡丹社事件",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临危受命赴台御敌,逼退日军。在台期间,沈葆桢等船政人兴办义塾,加强对台湾原住民的文化教育,并将船政学堂中西结合的新式教育制度及理念引入台湾,对台湾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台湾原住民教育、新式教育引入台湾、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阐析福建船政对台湾文化教育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郑敏 《航空档案》2004,(3):64-65
1945年初,日本法西斯节节败退,太平洋美军开始向日本本土方向推进。随着美军攻占菲律宾,美军大量轰炸机和战斗机开始进驻菲律宾基地,准备向台湾日军发动进攻,打击日本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为向日本本土推进提供跳板,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驻菲律宾的美军航空兵终于决定,2月20日派出大量战机空袭台湾日军。  相似文献   

3.
《日军对华作战纪要》中文版在台问世解路英今年是我国对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目前在台湾以中文出版了,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撰的《日军对华作战纪要》。该书由日本朝云社于1979年出版,原书全名叫《大本营海军部大东亚战争开战经纬》。台湾在19...  相似文献   

4.
原田佐少佐的交代 1945年8月,抗日胜利,日军以战败告终. 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徐世贤审讯台湾地区日本官兵善后联络部军官原田佐少佐,令他交代有关日军军用物资方面的情况.这个平时十分凶狠猖狂的少佐今日耷拉着脑袋,神情颓唐,半晌不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日报》最早报道在台日军的投降典礼。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10月7日中午.中国先遣部队宪兵四团一连从福建福州的马尾港前往台湾。《东南日报》南平版记者蔡极也同船前往.并参加接受在台日军投降的典礼。他是抗战胜利后大陆第一位赴台湾采访的记者。在海上飘浮了15个小时后,蔡极及其一行终于于第H天下午3时到达了台湾的淡水。几千名台湾同胞已在码头迎候。10月25日,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纪念堂)举行,中方台湾行政长官陈仪主持其事,日方台湾本代总督安藤海军上将俯首投降。安藤下车后.低头垂着手,被长官…  相似文献   

6.
秦姗 《湖北档案》2010,(11):37-3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统帅,并同时下达了第1号总命令.对同盟国各自的受降区域作了严格的划分。总命令规定“除满洲外中困境内的所有日本部队。包括空军、海军、陆军和后勤部队,以及台湾和北纬16度线以北法属印度支那的全部日军。  相似文献   

7.
<正>翻开历史,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首先侵占了我国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又侵占了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日本强占  相似文献   

8.
林文奎,一个今天外界已感到陌生的名字,似乎随着70年的逝去而被人遗忘.不过,这个率先被委以重任、代表国民政府踏上台湾土地的军官,他的一生经历随着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而成为台湾历史上珍贵且特殊的一页.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6日,空军中校林文奎率领第一批中国空军机群飞越台湾海峡,开始接收在台日军的军机及各项设备.  相似文献   

9.
聂云 《航空档案》2004,(2):57-60
在抗日战争期间,前苏联曾向中国派出了一支志愿的航空兵大队,协助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法西斯。在空中作战中,苏联驾驶员曾从武汉汉口机场大量出动轰炸机,长途跋涉,飞行1000多公里,首次空袭了侵占台湾的日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航空兵嚣张的气焰。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美籍华人胡华玲博士根据耶鲁大学所藏明妮·威特琳的日记、信件及南京大屠杀史料,并亲访威特琳的家属、出生地,母校,写成《金陵永生——威特琳女士传》一书,交由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 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威特琳正在掌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务。她不顾个人安危收容保护上万名中国妇女免遭日军蹂躏,捍卫金陵校园,当时被难民称为“活观音”、“活菩萨”。书中摘录的日记叙述,在日军进入南京前夕,美国大使馆下令所有侨民撤离,但威特琳坚持:这是我的家,我不能离开。她与一些外国人  相似文献   

11.
《湖北档案》2005,(7):41-41
沙痴舔扁声念李 口 1939年11月6日,日军骑兵侵入蒲祈城南门 1938年三月27日,日军占领咸宁城 1938年9月17日.日军侵占武穴 1938年二月9日,进犯通城的日军 10月18日.日军波田部队攻占阳新 一938年二月8日,日军占领崇阳城日军进犯湖北罪证:进犯咸宁崇阳通城武穴阳新$汉阳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2.
桂南会战期间,为断绝日军后勤补给,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织民众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日军驻地和交通,使得日军前线部队难以利用交通线补给和获得增援,其驻地的后勤也出现严重问题。学生军的行动,成为导致日军从桂南撤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湖北档案》2005,(7):43-43
日军占领大冶钢铁厂(1938年10月16日) 大冶市政府被日军轰炸后的惨状 日军在黄石城内扫荡 吞侵黄石的日军部队日军进犯湖北罪证:进犯大冶黄石$汉阳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5,(7):42-42
1938年9月6 1938年10月19 、侵沐水 的日年 飞习 羊队 对翻扩, 日。日军攻占广济县城梅川 r公 声 日军坦克开入麻城街仅 1938年 日,侵入清河镇 军岩松部队 一O月目8 附近的日 浸万已麻城的日军 日军侵犯麻城日军进犯湖北罪证:攻占广济浠水麻城$汉阳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5.
据盟军规定,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为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区域之一。文章梳理了相关资料、当事人及后世史著的记录,对奉派进入该地区中国军队的单位、日军投降的单位、日军投降的人数、参加受降典礼的日军投降代表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与订正。  相似文献   

16.
《兰台内外》2014,(5):20-21
正世界上有着偷袭"传统"的军队,日军算得上是"第一号"。纵观历史,不乏日军偷袭战例。1894年,日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两天,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了驻仁川和旅顺港的俄军舰队;1931年"9·18"事件爆发前,日军先"偷袭"了东北军驻地;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日军先对中国军队进行偷袭;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从其军事思想上看,日军崇拜《孙子兵法》中"出其不意"思想,认为一场成功的"偷袭"能直接将对手置于"死地",决定战争胜负,为以  相似文献   

17.
《湖北档案》2005,(7):F0004-F0004
1938年11月24日,日军第11军进犯武汉。25日,日军第6师团从黄陂向汉口推进,当晚,日军“都城联队”由汉口东北角进入市区。  相似文献   

18.
《上海档案》2007,(8):F0003-F0003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八一三"事变爆发70周年。最近,上海市档案馆推出了《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一书,此书精选了450多幅照片编辑而成,真实、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在上海的侵略暴行。该书共分15章,从"八一三"前夕日军的调兵遣将、蓄意挑衅到日军投  相似文献   

19.
微记录     
正@历史尘雪: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日军千余人在曹家桥附近偷渡成功,欲一举占领吴淞。当夜国军组织60人敢死队,队员全身缠满炸弹,淋上火油,潜入日军阵地后拉动导火索向日军发动攻击,日军阵地顿时爆炸四起,一片大乱,国军  相似文献   

20.
陈明颖 《兰台世界》2020,(1):120-124
1933年,山海关沦陷,北平危急。为保证馆藏文献安全,国立北平图书馆开始分批次将重要文献转运至安全地点,最终南迁到南京和上海。七七事变后,南京、上海相继沦陷。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敌占区坚守岗位、开展服务、保护文献安全。抗战胜利后,经过清点、回迁、追索工作,当年大部分南迁的珍贵文献得以保全并回到了北京,一部分转运到了台湾,还有一小部分被日军劫掠,至今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