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新闻采编》2006,(5):38-38
电视新闻的编辑记者对电视画面拍摄、对解说词的采写一般都很重视,但说起对新闻标题的推敲写作来就难免有些疏漏。  相似文献   

2.
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色—让画面“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画面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一个视听结合的场信息结构,电视新闻的表意通过其完成。电视记者要想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价值,就必须寻找那些具有语言化、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去感染观众。对重大的纪念活动和重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就是将电视画面语言化发挥到了极致,它能使观众看到千里之外的现场,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可感性和可视性。 然而在我们的一些日常电视新闻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注意电视画面语言化的现象。如解说词是什么,画面就出什么,美其名曰“声画统一”;一些电视编辑只看稿件,不注…  相似文献   

3.
4.
5.
赵力 《记者摇篮》2007,(1):51-52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  相似文献   

6.
音乐与音响不是“语言”,但在棠些时候又胜似“语言”,它是常常被人忽视的语言。而电视记者、编辑们总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画面的拍摄和编辑上,常常忽视声音的表现力。其实,电视节目完全可以在声和画的综合表现上更完美更感人,这主要有赖于重视电视语言声画的有机、协调、巧妙的配合。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产生之前,重大的事件总有一些是在远处发生,感兴趣的公众只有通过报纸上读到这些事件,或者从广播中,或是从他们已经获知的朋友或邻居那里听说这些事情。有了电视以后则不然。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美国的世贸双塔被摧毁的现场画面时;当看到德国的年轻人把柏林墙粉碎,并推倒它时;看到美国的战机轰炸巴格达居民区时,如果同第二天在报纸上读到这些报道相比,其感受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报社最  相似文献   

8.
彭华 《新闻采编》2003,(3):32-33
生活离不开新闻,电视台也不能缺少新闻,那么开办教育电视,就不能没有教育电视新闻。 近年来,许多电视台(以教育电视台为主)开设了教育新闻节目。在实践中就会发现,单纯教育新闻的“稿源”非常有限,且题材非常单一,一提  相似文献   

9.
10.
11.
提升电视新闻画面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星 《视听界》2002,(4):39-39
画面对电视来说是一种语言范畴。画面往往是组合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影调来展示内容,表示环境和揭示思想感情。画面是构成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单位,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动态性、审美性、参与性等特点,同时它还包含“时间、空间、对象”的  相似文献   

12.
范莉 《新闻前哨》2002,(10):40-40
电视新闻报道与其它媒介的报道方式不同,它有其独特的构成要素——事件现场的画面。电视可以通过画面把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和气氛直接呈现在人们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声与像的结合体,因此,制作电视新闻不仅要注重文字解说的语言技巧,还要注重画面的语言技巧。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展示画而语言的魅力,满足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因此,对电视新闻面面的精确透析是电视新闻拍摄的重中之重。一般的电视新闻拍摄主要分为突发新闻、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视觉和听觉构成了电视语言的两大要素,它们的相互配合,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其中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跟其他新闻媒体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新闻事件以最快速度、最直观的形态传达给受众。譬如,在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战事中,电视新闻可以说抢尽了风头:战事的最新进展,战争的残酷性,都通过画面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时已不需要你在那里口干舌燥地进行描述。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电视摄像记者尽可  相似文献   

16.
李亭 《新闻世界》2014,(7):76-78
"海采"式报道把镜头对准百姓,把屏幕空间让给百姓。节目保留了大量采访过程,增加了真实感。采用全现场海采形态,这样的形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在假日报道、主题宣传中都是开创性的。  相似文献   

17.
审视全球经济一体化嬗变中的电视媒体,打造媒体品牌,必须赋予浓郁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赋予电视话语新语境,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拽大词”、“高八度”串缀起来的新闻稿,成为“重大”、“权威”的典型标志。人们从不同的媒体听到看到读到的东西会有着“似曾相识”、“惊人相似之处”的语态。她象征着权威和可信度,是无坚不摧的“利器”,安全、简单、好用。但是,这种模式化、文体陈旧的老套路,把新闻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简单劳动。模式限定思维,使人们不由自主地走进思维定势,让人不敢逾越,人们似乎也懒得  相似文献   

18.
19.
田荣  尹维 《新闻前哨》2001,(8):38-39
电视新闻话语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记者、主持人现场见闻直播,现场同期采访当事人、见证人、一般民众和权威人士,画面,解说词、背景声音和音响效果、特技字幕及其它处理。这些表现形式如果运用得好,就会与新闻内容相得益彰,让一条新闻精彩、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运用得不好,不到位,就会使一条新闻平淡乏味,甚至真实性也大打折扣。笔者干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后期编辑工作,常常看到一些本来很吸引人的新闻事件,由于记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欠缺或不当,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十分可惜。概括这些表现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直播电视新闻《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为例,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此次直播的画面拍摄特点,即平缓的画面节奏、综合运动拍摄和以侧面为主的拍摄方向。文章提出了做好直播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三点启示,从而提高直播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希冀给业界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