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敛之与吕惠如、吕美荪和吕碧城是清末民初教育界和文学界重要的人物。英敛之与吕氏三姊妹交往甚密,他们的交往促使了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也推动吕氏姊妹在文学上的辉煌。通过对英敛之与吕氏姊妹的交往的考订,透视清末民初英敛之和吕氏姊妹在思想上的互动,解析英敛之和吕氏姊妹思想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英敛之与吕惠如、吕美荪和吕碧城是清末民初教育界和文学界重要的人物。英敛之与吕氏三姊妹交往甚密,他们的交往促使了北洋女子公学的创办,也推动吕氏姊妹在文学上的辉煌。通过对英敛之与吕氏姊妹的交往的考订.透视清末民初英敛之和吕氏姊妹在思想上的互动,解析英敛之和吕氏姊妹思想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吕碧城是严复交往的少数女性朋友中的一位。关于严复和吕碧城的交往,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在严吕二人交往过程中,严复在女学思想上深受吕碧城的影响,而吕碧城无论是在西学思想上,还是在其后半生的生活方式上也都离不开严复西学思想的触发。通过考析严吕二人的交往,可以透视20世纪初严复在教育思想上的变动,也可看出辛亥革命前后吕碧城思想的转变和生活轨迹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吕氏家族是宋代著名的官宦与学术世家,经过两宋的繁衍与播迁,他们的学术俨然与朱子抗衡,其后继者吕祖谦号称“东南三贤”之一。而奠定这个家族学术基调的就是吕希哲。从宋代以来的文献中搜求出的吕希哲《吕氏家塾记涨文可以较充分地认识吕希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吕氏家族是宋代著名的官宦与学术世家,经过两宋的繁衍与播迁,他们的学术俨然与朱子抗衡,其后继者吕祖谦号称"东南三贤"之一.而奠定这个家族学术基调的就是吕希哲.从宋代以来的文献中搜求出的吕希哲<吕氏家塾记>佚文可以较充分地认识吕希哲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高王观世音经》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荣 《家教指南》2003,(1):104-108
本文利用敦煌本、房山石经本、《大正藏》本对伪经《高王观世音经》进行了校录 ,然后分析了该经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结撰依据。  相似文献   

7.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是在与私人交往相区别的意义上使用了公民交往的概念。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哈贝马斯深入洞察了发生于近代劳动与交换领域的交往又与之相互疏离的市民的公共领域。这种交往可以被概括为公共交往,并在理论的思考上区别于私人交往。公共交往与私人交往的相互疏离,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私人交往关系在基本性质上是特殊主义的,人们用于支持朋友和伙伴间的友爱的基础也是共同交往所产生的感情关系。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关系是“普遍主义的”,这种关系上的相互有效性要求所诉诸的是人们对陌生人或“一般人”的法律的相互关系,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尊重与平等相待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董常保 《天中学刊》2012,27(4):113-116
《春秋》所载周天子谥号与葬紧密结合,不书周天子谥号是《春秋》体例,书谥号者或违背七月而葬之礼,或违背诸侯亲自奔丧会葬的礼制,若周王室失赴告礼,则崩葬全不载。  相似文献   

9.
生生交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以达到共同理解。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育实践中,师生交往都是占据主要地位,生生交往只是作为构成教学交往的一个完整部分被提及却没有具体的、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我国的课堂上生生交往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回归其在教学交往中的应然位置。  相似文献   

10.
生生交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以达到共同理解,它是师生交往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从我国课堂上生生交往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回归其在教学交往中的应然位置。  相似文献   

11.
《营田辑要》是一部辑录历代屯田史料的专著,书中包含有丰富的屯田史料和作者本人的屯田思想,在屯垦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期以来,该书为学界所忽视,价值有待于发掘。从作者生平、著作背景和内容入手,介绍著作概况,重点分析其屯田思想,简要评析该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影响和制约社会交往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交往手段是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交往方式变革的直接决定力量.交往手段通过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的物质条件、社会组织方式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推动交往方式从低级向高级、从单一到多样化、从简单到复杂演变.  相似文献   

13.
综合流传于南美拉祜族民间的口承文化和相关史料,对其迁徙历史进行考辨,可以获知:如今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之"勐缅密缅"为其所开辟,其先民在此地曾处于以农耕为主的发展兴盛时期。在经历具体路线为:"今楚雄州——今大理州洱海地区——今临沧市临翔区即"牡缅密缅"——今临沧市双江县、思茅市澜沧县等地——部分迁徙至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由北至南的迁徙后,南美拉祜族先民方开始出现分支和衰退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荔枝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水果,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从野生品种驯化为人工栽培果树,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发展。荔枝不仅推广到全国气候适合的省份栽种,还被引种移植到国外20多个国家。该文从西汉帝都上林苑荔枝移植地、两汉晋贡地、荔枝进贡道及荔枝移植流播发展史考析,得出结论是:广西苍梧县境内包括梧州市区一带是荔枝发祥地和两汉进贡地。  相似文献   

15.
《吕氏乡约》作为传统乡约德治典范,分别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提出指导性规范,体现了向善向上的价值追求、赏罚分明的公正理想、礼尚往来的友善思想和帮扶共进的互助精神,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创新制定和德治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基于此,对《吕氏乡约》的传统意蕴与德治思想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交往理论去分析、认识社会历史所形成的哲学方法就是交往方法。马克思的交往方法就是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交往的学说,以交往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剖析社会的交往结构,以达成对社会历史运动的正确认识,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哲学方法。交往方法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理性逻辑思维前提和现实的历史基础。树立交往实践观,正确把握社会的交往结构,是运用交往方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运用交往方法成功剖析了资本主义现实。  相似文献   

17.
《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它体现的是民间士绅阶层的权力场域,是民间士绅自发以礼治教化为手段的基层控制形式。这种自发的基层控制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之间由于权力生成机制的不同,而造成两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乡约难以实行。南宋中期,朱熹对《吕氏乡约》作了增损,其后学弟子又进行了实践,为乡约在明清的推行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交往作为21世纪最具时代特色的人类交往行为,在文化交流和政治参与中都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网络交往的公共领域基本符合了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预期。基于哈贝马斯的视角,我们将从公共领域理论的理论维度探讨网络交往的理论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作为相互联系的中介和客体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教育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学校教育交往是以课程教学为轴心展开的,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主体之间的连续交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理学家的吕祖谦,其《吕氏家塾读诗记》继承《郑笺》以礼说诗的传统,多以义理解诗,是《吕氏家塾读诗记》宗毛诗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