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前思考:在课前对学生的了解中发现,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能熟背乘法口诀。所以,本节课作为乘法教学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一种新运算的需求,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经历乘法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3单元和第6单元)完成了1~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打开课本,我们不难发现,除了2、3乘法口诀外,其他每个乘法口诀的编排都有如下特点:情景图——连加、列表或数轴方式呈现加数与和——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口诀。这样编排,既富有数学生活情趣,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乘法口诀教学时,要注意抓住以下三个共通点:一、充分发“挥情境图”的作用情境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  相似文献   

3.
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笔者讲究方法,注重启发诱导,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一、大小课堂,合理衔接例如,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结合钟面的认识进行教学,把枯燥需记忆的口诀物化在实物钟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先让学生在玩具钟面上贴数字1—12,从而体会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再引导学生感知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然后,引导学生计算从数字“12”到数字“3”,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得到加法算式5+5+5=15,改成乘法算式5×3=15或3×5=15,得出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同时…  相似文献   

4.
在六年制第三册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推想,从而发现规律,推出口诀。其思维训练如下: 出示例1(插图和7的七个乘法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认识7的七个乘法算式与同数连加的关系。学生讲:它们的关系是,7的七个乘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同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指导学生转化并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两个乘法算式用一句乘法口诀”教学一得红河县第一小学罗丽娟“九义”数学课本第三册第18页例4是让学生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计算乘法时,交换被乘数与乘数的位置,计算出的得数一样,因此只用一句乘法口诀。要紧紧抓住“手表图的看图方法”和“乘法的意...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金鱼嬉水》图中体会6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6的乘法口诀的来由。3.熟记6的乘法口诀,熟练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   “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经历乘法运算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去发现和掌握教学规律。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是在灵活掌握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懂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乘法口诀的意义,因此能很快地看着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9的乘法口诀”。编口诀不是难点,而是要引导学生编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9”的口诀的特点,探索“9的口诀”的特殊规律。这时,我请同学们观察、思考:9的口诀有什么特殊规律?有什么特点?全班同学通过思考,都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它们的积都相差一个9。另一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明确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乘法的初步认识过程,感知乘法的意义,是低年级数学教师致力研究的课题。通过多次实践,教师尝试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相加",在强烈反差中引导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给学生从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7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来看,它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我们必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助加法计算的和编出7的乘法口诀;通过珠心算帮助学生记忆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得数。2.使学生主动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具有自主、独立的探究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初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小议“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郭运广(南康市隆木乡中心小学)前不久,笔者在乡小学举行了一次二年级乘法口诀的过关考试。从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口诀”与“算式”不分,突出的问题是误把算式当口诀。例如,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在5的乘法口诀中,只能写出一道乘法...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主动学到新知 ,学会学习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上 ,却并非易事。这里面有很多具体问题 ,而主要是胆识问题 ,有些老师不是不想放手 ,而是不敢放手。笔者曾听一所农村小学的王老师上的一节数学课 ( 9的乘法口诀 ) ,给了我不少启示。上课伊始 ,教师不是按照教材编排让学生做“每次加 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9”的准备题 ,而是指名回答 :“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并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口诀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乘法算式。然后问 :6、7、8的乘法口诀各…  相似文献   

16.
乘法口诀同 2 0以内加减法一样 ,是学习数学乃至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工具。乘法口诀学得好与否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中 ,教师应严格把关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乘法口诀 ,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那么 ,怎样上好乘法口诀课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学生对要做的事有兴趣 ,积极性就高 ,效果就好。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特别注意形象直观的学具、挂图、电教媒体的使用。鼓励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乘…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动脑,从观察口诀的特征中去发现规律,学生经过比较,类推得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很快地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  相似文献   

18.
表内乘法指用乘法口诀求积的乘法;表内除法指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它们都是以口算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务必熟练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对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一、使学生懂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教学表内乘、除法要从直观入手,从相同数连加引入,引导学生总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方便。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乘法的意义,可以多让学生做些看图写乘法算式和把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教学乘法口诀,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来法口诀…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作了如下思考和尝试: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让学生感觉、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着力体现“课堂生活化”的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景图完全可以通过实际活动来表现。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