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钟平 《教学研究》2008,(5):414-4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能够虚拟进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动作,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校内学生交流信息,发表意见,抒发情感的首选平台.然而,网络虚拟社区在丰富学生网络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追求的同时,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重视网络虚拟社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能够虚拟进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动作,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校内学生交流信息,发表意见,抒发情感的首选平台。然而,网络虚拟社区在丰富学生网络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追求的同时,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重视网络虚拟社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人们,尤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主要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角度,论述青少年沉溺于上网的主要原因及网络可能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双重影响.网络带来的思考主要是学校、家庭及社会协同,加强网络文明工程建设,发挥网络积极的心理效应,控制和减少其消极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机遇与挑战--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增强了预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易引起青少年学生心理焦虑、道德沦丧、性心理畸型和人际互动障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教育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引导他们克服网络依赖倾向的同时,既要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努力缩小网络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突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网络世界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尤其是网络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力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拓展了时空、丰富了资源、增强了预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易引起青少年学生心理焦虑、道德沦丧和人际互动障碍等问题.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我们对青少年上网究竟该持怎样的态度?是如临大敌,反感抵制;还是消极被动,听之任之;抑或理性接受,积极引导,这考验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智慧.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在发展,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越来越让人担忧.体育锻炼不仅使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上也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体育锻炼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通过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寓教于乐"的虚拟社区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国峰 《高教论坛》2004,(4):170-174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虚拟社区已经成了人们社会存在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的形式,而基于校园网的虚拟社区是区别于一般商业性虚拟社区的一种特殊网络产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它为高校的综合管理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和机遇,该文结合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漓江夜话第二频道虚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对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实现“寓教于乐”的功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摇滚、说唱等重音乐作为青少年学生偏爱和热衷的一种形式,已成为青少年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心理健康角度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喜爱摇滚、说唱等重音乐的原因及重音乐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据此小结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谯冉 《华章》2011,(32)
从网络虚拟犯罪入手,探讨了网络虚拟社区犯罪的特点、形式及原因,提出了以打击网络犯罪、预防为主的目的,进行互联网虚拟社区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自愿实施的行为。本文通过追踪调查上海某中学的BBS,发现无偿提供信息是青少年主要的亲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呈现出行为主体符号化、相对不确定性与“零”损失;互动形态多样性;行为主题多为无偿提供信息和精神支持,行为结果具有强扩散性等特征。为促进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需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规范虚拟社区秩序,培育虚拟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心理问题,如心理焦虑、道德沦丧、性心理畸形和人际互动障碍等等,从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包括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兼具、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情绪波动大等.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网络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学校应利用校园网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提供获得知识的良好网络渠道;媒体应增加宣传网络以及如何使用网络的正面报道,使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复杂状态,教育工作者应理智认识网络的挑战和影响,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引导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防止和减少网络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培养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日趋多元化,很多已经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如针对个别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心理互助则通过同交集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实现了精神上的互相帮助,因此应当重视和采用心理互助的形式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互助的作用1.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实现其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日趋增多,因特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逃课上网、彻夜不归上网,过度沉湎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再只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美术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美术教师有独特的魅力,应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情绪积极、意志坚强、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健康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职校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初步探讨职校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现状,维护职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对职校学生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职校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及职校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为预防和早期干预网络成瘾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们热衷于网络虚拟社区,主要是为了互动沟通和网络供给(答疑、学习、交友、主题活动或网络交易等)。主题资源学习社区是虚拟社区中的一种,参与者也同样具备这两项基本需求,但与之不同的是,后者的受众更有针对性,即以学生为参与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陆丹 《华章》2011,(33)
目前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调试工作也迫在眉捷,《纲要》中也指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也能牢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社区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拓宽了人类生活的空间.正确把握网络虚拟社区的文化特征,将有助于了解网络虚拟社区,使网络虚拟社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