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静 《考试周刊》2013,(88):39-39
中国自古至今就是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就在于中华文化。文化在中国有代宗教的意义,无数文人墨客无不景仰。作者所在的教研组本学期增加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力图让学生走近历史,从常识这个角度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本次课从古代称谓习惯、各年龄段称呼、历法与纪时、学校与书院、科举等方面进行讲解,但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多不解.缺乏兴趣。只有从学生熟知的人和事入手讲解,学生才表露出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意义.及技校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缺失的原因.并从课堂教学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近四年高考课标卷基本情况扫描与2011年命题前瞻 表1近四年课标卷各模块知识考查表(不合选做题15分,百分比为约数)表1中,从选择题来看.必修一、必修二考查的内容较多.但必修三内容每年都会占8~12分(即出2~3道题)。另外,文史常识类与史学方法类的知识考查.有的难以按模块内容界定.所以有的年份的分值、比重统计未达85分满分,而这种考查方式似乎已成为课标卷的命题定式.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常识》的主题综合教材各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发现,经济常识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展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常识的教学主题,把握整个经济常识的内容,就应围绕此主题知识来建立认知结构。第一课: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本课对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核心问题是围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两个根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常识》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市场经济理论的传授,也要探讨市场运行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认为,弘扬传统美德,让灿烂悠久的传统化辐射经济常识,引领学生的道德走向,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在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日益突出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历史常识的考查。历史常识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中国传统文化格言(即名人名言)、成语典故、日常生活习惯等,成为近年高考的热点"瓶颈"之一。本文探讨了突破"瓶颈"的具体措施,确立了突破"瓶颈"的教学三原则。  相似文献   

6.
启示一:留意“历史常识”自2007年全国文综卷I第12题考查帝王的“谥号”以来,每年高考全国卷都有一道历史常识性选择题,省市自主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也大都仿效。2010年新课程文综(湖南卷)24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命题者将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广东与广西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一组。本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课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涉及,理应成为高中学生拥有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开始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这一变化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传承文化,完善历史教学细节,还是应对高考考查,中学历史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3+X”综合模式的全面推开,高考命题的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除跨学科的政治、历史、地理知识的不同角度的综合科,主要的是各学科内的综合占绝对比例,因而要使教师讲得好,学生学得好,高考考得好就必须对政治学科内“三大板块”的内容交叉点和知识构架的交汇点有一个通盘了解和认识.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找准高考的切入点,使三大板块知识融会贯通,浑然一体。现仅以高二哲学常识为主线浅谈对高一经济常识和高三政治常识的映射。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学生的历史常识缺失是现在高中教学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学生历史常识缺失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一、高中学生历史常识缺失的原因(一)初中基础不好随着高中教育的扩招,进入高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初中阶段的成绩不太好,基础不够扎实,对初中所学  相似文献   

10.
韦红敏 《中学文科》2007,(11):106-107
进入高二,学生对哲学常识的概念和原理学习普遍感到抽象、难理解。因此帮助学生实现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成为哲学常识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哲学常识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艺术,使抽象的知识通俗化,辩证的内容形象化,理性的东西情感化,使哲学常识教学具备趣味性、生动性、实用性、参与性。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实现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轩辕黄帝(西安电影制片厂)。介绍了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世界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等许多历史常识。  相似文献   

12.
这是经济常识下册第五课第一节第三框题的内容,是前两框题内容的延伸,同时为后面所学知识“税收”做了铺垫,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是第五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介绍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这些被称为文学常识的内容。这些知识点往往是零碎的,又加之现在高考似乎没有了文学常识的具体考查点,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把初中历史课称为“常识”课 ,“常识”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知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 ,历史课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好历史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对学好其他学科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事实又是残酷的 ,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 ,历史课成为不被学生重视的课程之一。面临困境 ,如何上好历史课 ?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 ?成为历史教学急需探讨的问题。我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认识到把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更好地完成历史课的教学任务。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常识》是高中一年级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从经济学方面普及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培养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本文拟从新课程理念角度探讨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进行《经济常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我深感历史学科在很多学生心中早已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特别是高三历史复习课,更多了一层“炒冷饭”的感觉。上课效率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甚至有些同学还认为。上历史课.上和不上一个样。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尴尬、非常危险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于教师。一个好的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能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充满生气。而且效果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小学社会课的开设预示了小学《历史》课程的结束,历史知识融入《社会》课程教学,在社会视野下的小学历史教学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历史》课程与社会视野下的小学历史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了不同教学要求。小学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体现了社会学科各项相关科目整合的基本理念,而历史知识承载着《社会》课程目标中的重任。实现历史教学从“了解历史”到“了解社会”、“探究社会”,落实到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主题教育活动是完成单纯的历史教学转换到社会视野下小学历史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历史知识的常识化是历史研究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的重要途径之一。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参与了近两代中国人的历史常识建构,书中形成了三大历史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格局、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历史发展观,前两点已经成为了构成现代中国人历史常识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纲要》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知识的常识化是学术研究和社会、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选择的过程和结果,而历史知识的情节化及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在常识化的过程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高考历史题中经常出现政治学科的术语.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并进行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就容易造成失误。下面结合例题,谈政治学科常识在历史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