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安全预警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泰安市为例,运用熵值法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包含14个指标的生态安全预警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泰安市在综合评价指标中处于中警状态,经济、社会和资源指标的预警值较低,处于巨警状态,环境指标处于轻警状态。基于此,泰安市应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土地绿化率,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解决煤炭工业城市过于依赖资源型产业的经济结构弊端,也有助于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本文以煤炭型资源城市平顶山为例,在分析煤炭工业城市经济结构特征和传统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煤炭工业城市特点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现实桥梁,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基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产品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及文化服务三类,这些生态产品具有自然稀缺性、经济消费性、时空差异性等特征。构建“资源—资金—资产—资本”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生逻辑的分析链,从而以生态产品的价值为基础探索差异化的价值实现模式,以生态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环保产业,将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系统保护结合起来,以湿地资源、生态、人文环境为依托,选择具有区域特色、适合区域自身特点的湿地开发模式,将湿地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可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充分显示湿地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实现湿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3):88-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凭借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优势不再凸显、经济转型动力不足等困境。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困境的成因,探索资源型城市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以期能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通过"生态服务型经济"这一模式,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中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显著差异和内在矛盾统一起来。通过对比北京城镇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差异,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基础,提出城乡之间可以通过交换"生态产品"来进行生态交易。根据享受产品、支持产品和调节产品三类生态产品的特点,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并通过附加值交易、生态区交易、碳交易等手段,使其纳入市场运行体系,促进山区农民致富转变和城镇居民生态需求得到满足,从而破解山区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及城乡一体化难题。生态服务型经济将成为北京发展的新亮点,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提供良好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在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工农业综合平衡发展、相互促进,合理利用资源能源、提高利用效率,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等生态经济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中,要研究和借鉴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要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制度创新的契机、巢湖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保障"长三角"水生态安全这三个角度,分析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流域的生态资源特点和经济基础,结合流域现有的政策制度,通过借鉴各地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经验,在构建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等方面提出建立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必须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保护生态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回顾了城市建设生态观的发展,以本溪市为例,分析自然生态条件,探讨在山水资源利用、旧城改造以及绿地系统建设方面可采用的生态指导思想和作法。  相似文献   

10.
高效生态经济将传统发展模式中难以调和的"高效益"与"生态化"两种发展诉求有机统一,其根本发展策略在于实现经济的高效发展。经济系统内各经济、非经济主体通过深度的分工和精密的协作组成繁复、有序、功能强大的经济网络,使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得以良性循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新的知识得以源源不断的整合到整个资源流动过程中,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内部机制运行持续的低成本高效益。整个系统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重目标。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四个统一":高效与生态的统一、分工与协作的统一、知识与资源的统一以及创新与改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营销视角下宁波城市形象对外宣传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对宁波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宁波城市形象推广存在的不足,明确其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运用城市营销理论进行城市资源调查、形象定位、设计和宣传,从而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女性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和利用均未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妇女就业问题的调查、分析,验证并补充了潘锦棠教授“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人力环境的影响”的人力环境理论。且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红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描述我国中西部地区红色资源的区位优势及其它资源优势的全面整合并保护其开发利用中提出了一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桄 《太原大学学报》2007,8(1):108-110
山西有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且底蕴深厚,把戏曲文物遗址与描写当地的戏曲故事纳入旅游文化景观,必相得益彰。山西有戏曲文物遗址四大著名景区:洪洞县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景区;临汾市古神庙戏台景区;侯马市金代墓砖雕戏俑和忤逆坟景区;永济县普救寺景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形象的打造与推广是当今城市营销的主要手段。对一个城市特色资源的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是城市特色形象打造和推广的前提。忻州地处晋西北,尽管有独特的产业、文化、历史资源。但忻州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还处在萌芽阶段。遵循城市品牌定位的五项原则,结合忻州现有特色资源,文章建议忻州特色资源的打造与开发要以新型工业城市建设、摔跤之乡文化品牌建设、“五福忻州游”旅游品牌建设为主,运用企业化运行的手段,内外结合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式宣传忻州的特色城市品牌和特色资源,不断提升忻州特色城市品牌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6.
赵佗南下,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佗城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佗城,作为一座古老文明而又颇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关于其经济、资源环境、历史文物、姓氏之谜、旅游业等的现状研究对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古城颇有意义。研究佗城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佗城的资源和更好地发展佗城。  相似文献   

17.
襄阳市林木资源禀赋条件优势明显,但家具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文章分析总结了襄阳家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政府重视程度低、产业集群未形成、品牌观念淡薄、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为襄阳家具行业发展提出了政府层面拟定襄阳家具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家具园区建设、拓展融资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十堰市四个国家级贫困县的6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建立科学、全面的分析框架,对影响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适当的金融支持和股权结构是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与其贷款满足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缺乏效率,而企业的资产利润率与其资产负债率呈倒U型关系,与其股权集中度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但要从外部引进人才资源,而且更应注重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对西部本土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分析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本土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经济崛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普洱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普洱市开发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修学旅游,不仅对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民族团结精神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对弘扬红色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有实践价值。提出了整合并挖掘普洱市旅游资源中的民族团结因素,打造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以民族团结碑和普洱茶为两个基本文化点,以民族团结园、普洱万亩茶园和茶马古道为三个景观要素的修学旅游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