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听到天空哭泣的声音,那个人一定是她。因为天知道她不会说出这个秘密。即使她开口,也发不出声音———她注定将终生沉默。她以为沉默是命运,并不可怕。但是后来,她有了一个孩子。孩子降临那一刻,她生平第一次发出声音。孩子响亮的啼哭让她觉得声音与幸福必然有着关联,她的喉咙因为剧烈的震动而发出声响,虽然那次发出的声音不动听,可她却引以为傲。她是多么高兴孩子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去爱,可以大笑,也可以大哭。孩子渐渐会望着她笑,会伸出手让她抱。眼睛乌黑晶亮,嘴里咿咿呀呀,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大哭,她却只能…  相似文献   

2.
魅力项链     
研是一个非常孤僻的女孩,她从不主动和人谈话,也不和同学们来往.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走进教室,再默默地走出来.她沉默,沉默到可以让人忽略的地步,她觉得,从来没有一个人注意过她,而自己,是那么的不引人注目. 一天,研的妈妈戴着一条漂亮的项链,上面钻石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花朵的权利     
贾元辉 《湖南教育》2004,(22):14-14
秀是一个沉默的女孩.报名那天我就注意到了。也许她的沉默是因为人不如名,不公的上帝给了她丑陋的罗圈腿。  相似文献   

4.
这是怎样一种缘分呢?一个城市对一个心灵的滋养,一个心灵对一个城市的依赖,她在那里被接纳和认同,她的心有一种回家之后的慰藉。那是一种看不见的相遇,遭逢一种独特的声音;不是喧嚣的市声,也不是权势者的号令;西安有一种沉默的话语,那种语言是适合于同灵魂交接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的讲解、提问、范读,学生的回答、朗读、讨论等等。课堂教学里除了这些有声的声音之外,还有另一种声音——沉默。长期以来,人们对课堂里的沉默关注不够。其实,课堂里的沉默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教育内涵。沉默不是静寂无声。沉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声音;沉默是一种有分量的声音;沉默是课堂里一种特殊的声音,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沉默的人     
苏童 《中文自修》2022,(Z1):45-47
<正>沉默的人以沉默对待生活,但沉默是一把锁,总会有一把钥匙来打开这把锁,这也是生活。生活当然不仅是说话,生活也包括沉默。许多年以前在一个朋友间的聚会上,我听见一位女孩这样评价我的一个寡言少语的朋友,他懂得沉默。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熠熠发亮,你可以从那种眼神中轻易地发现她对沉默的欣赏和褒奖,  相似文献   

7.
女儿出走     
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下的纸条,十分吃惊,第一个念头是去派出所报案。但这时电话铃响了,是丈夫打的。丈夫听完电话那头紧张的声音,沉默半晌,说:“不要闹得满城风雨,这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女孩的业余爱好是上网,父亲虽然不知道她常去的网吧,但有她的一个电子  相似文献   

8.
选择     
女孩的母亲突然从澳大利亚回来,说是嫁了一位富商,想带女孩过去生活。女孩犹豫了。女孩的母亲说,她有豪华的别墅。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思绪又飘回那一个雨天,那一天她和父亲挨坐在门前的青石板阶梯上,一起倾听雨点在长满青苔的屋瓦上跳踢踏舞的声音。女孩的母亲说,她有“宝马”,可以带女儿四处兜风。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回忆起那一个个寒风刺骨的早晨,她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双手抱着父亲单薄的身子,一股温暖在血液里流淌,漫过心田。女孩的母亲说,女儿想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然而,看着沉默的父亲,女孩的心微微地颤了——家里只…  相似文献   

9.
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珍妮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扭曲。珍妮坚持寻找"远方的地平线",寻找自我的声音。她最终从一个沉默的"客体"转变为有自我声音的"主体"。珍妮寻找自我的过程反映了黑人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误会     
雾霓 什么时候才开始说话的呢?应该是最近吧。我总觉得一开口就会有一种陌生感袭来,于是我选择了沉默。可是也有例外的,那是因为结施。是的,她是唯一一个。一个我对她不吝言谈的人。虽然我只是她众多朋友中的一个,可是我的笑,却只向她展露。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他们眼望上苍>的主人公珍妮的话语能力逐步提高为线索,分析珍妮在她生命的不同阶段如何从一个沉默的客体成长为拥有自我声音的女性主体的.  相似文献   

12.
她是我的同学,我的好朋友,我很喜欢的一个人。她总是很沉默,不太说话,喜欢思考。在我和她的世界里,我是倾诉者,她是倾听者。有时候,我也奇怪,为什么这么开朗活泼的我总是喜欢和她在一起, 而且总是那么喜欢她的沉默。而她说的话,总很令我难忘,即使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3.
佚名 《课外阅读》2010,(4):11-11
深夜被一个电话叫醒。女孩子和我同城,半年前追随晚报的文字而来,闲闲聊过,她叫我姐姐。并不太熟,深夜接她的电话,我稍有迟疑。嘈杂的声音里,她的语气透着压抑的悲伤。我轻轻地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外面吗?只这一句话,就引出了她的眼泪。她在那边饮泣,长久沉默着,再也讲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14.
安青青 《小读者》2011,(10):6-7
新转来的米小妮是班里最沉默的女孩子。有一次我在课上布置了一个即兴发言.让学生分别说说一周中最喜欢礼拜几.轮到米小妮时,她站起来嗫嚅着说:“我最喜欢礼拜一。”她声音不大,但有着无限的坚定。大家纷纷抱怨.怎么是黑色礼拜一啊,还要那么早起来上早读课。我也笑着问.原因呢。  相似文献   

15.
义鼠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古丽娜的小姑娘。古丽娜的父母白天忙着上班,没时间照看她,要是邻居也不在的时候,就把她一个人关在家里,然后指着玻璃罐子说,里面有糖、有饼干、有巧克力,想吃了就自己去拿。小古丽娜很乖,不哭,也不闹,只是觉得一个人不好玩。一天,古丽娜遥控着她的玩具车,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突然,她隐隐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她一找,声音就停了,她停下来,声音又起……呵,原来是一只小老鼠钻进了她的糖罐里,怎么也跳不出来。也难怪,这糖罐口小腹大,四壁光滑,如何逃得出去?看见古丽娜走过来,老鼠愈加跳窜得激烈…  相似文献   

16.
女儿出走了     
《家教世界》2012,(11):42
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下的纸条,十分吃惊,第一个念头是去派出所报案。但这时电话铃响了,是父亲打的。父亲听完电话那头紧张的声音,沉默半晌,说:"不要闹得满城风雨,这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安慰     
多年前,有一个女孩子,刚刚失去自己的至亲。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帮着办丧事的人。她独自一个人跑到后院,坐在一张条凳上看着院子里光秃秃的柿子树发呆。这时,一个平常很少和她说话的男同学走进来,和她并排坐在条凳上。她以为他又要说些安慰的话语,因为那些话已经多得让她感觉到厌倦,所以她没有先开口。而那个男同学同样沉默  相似文献   

18.
李红燕 《班主任》2006,(7):44-45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颖这个女孩. 颖,是我教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很平常的一个女孩,但也有她不平常的地方.还在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小小年纪的她因此变得沉默起来,那种沉默是静得让你喘不过气的沉寂.她常常喜欢躲到乡下外婆家,一个人坐在乡间小路旁看野花,听风吟,数星星.于是,她的身上多了些特殊的味道:不肯说话,文章却写得特别美.于是,我也就对她多了份格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不再美丽了,对唱歌厌倦了,还有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接纳这样的我呢?如果那是一个家,我可以回那个家吗?”那个女孩子说这些话时背对着我,可是我依旧可以听到她的眼泪滑落的声音。它们滑过那张轮廓优美的脸,穿过冰冷的空气一滴一滴地落在她脚下的尘土里,激起一阵一阵幽远的回音。我听着她的话只是沉默。她是个从小便独立不羁的女孩子,二十岁时孤身一人去了外乡繁华的大都市,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孤傲地奋斗,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成为人人敬仰的实力歌手。可是现在她躲在书里背对着我孤独地诉说着,透过薄薄的纸页我看到她那寂…  相似文献   

20.
雨天小姐,她是一个头顶一直带着乌云,世界不断下雨的人. 有天,鸽子先生送了雨天小姐一把伞.她以为这是一个特别的行为.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朋友的一把关于友谊的伞.雨天小姐小小地郁闷了一下下.但没了雨水打在帽子上的声音,世界上一切美丽的声音开始渐渐清晰(不好的声音也开始容易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