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导处是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是组织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的前线指挥所。要办好一所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质量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校,教务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体会是,只要在教务工作中抓住一个“早”字,重视一个“勤”字,强调一个“严”字,坚持一个“恒”字,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形象?当我们面对格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崇高”二字时,我们在思索。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滥,“躲避崇高”这样的字眼影响一部分人的时候,我们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刘雄辉,岳阳县黄秀中学校长,一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中年汉子,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崇高”二字的含义。他没有被死神打垮,而是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当校长12年干了18年的活。他立足讲坛、教学生把“高尚”、“财富”、“成功”领进门。他谨守师德,立志做一个纯粹的人。在…  相似文献   

3.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4.
如何深化当今的教育改革,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教学做合一是我们的根本主张,经过试验,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最有效力的方法,陶先生曾反复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任何把“教学做”三者割裂开来的看法都是一种误解。他所说的“合一”实际上就是有机的结合,“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而它们的中心则是一个“做”字,即实践。教学做三者在“做”字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此可见,陶行知先主完善而科学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因…  相似文献   

5.
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学主体——重视一个“人”字;教学目标——聚焦一个“简”字;强化训练——体现一个“实”字;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宜”与“不宜”包头铁路第二中学王子令一、宜“活”不宜“死”关于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7.
王淑艳 《甘肃教育》2007,(3S):34-3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最好标尺。但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组合排列,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8.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好语文的一种手段。古人就非常重视朗读。朱熹的读书方法就有“口诵心惟”法。他强调:“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要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这样便可“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就是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二字解作“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化”都有,但咬文嚼字地讨论“语文”二字作何解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无异于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要改革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弄清“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管何种提法,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即教给学生熟练使用自己国家的母语,运用语言工具感悟文化、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也教给学生利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让他人和社会理解自己的能力。语文教学所谓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说法,最终其实也可概括到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0.
三步法课文整体教学的尝试──谈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周志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和提高职业技能操作的能力。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讲究一个“导”字,贯穿一个“练”字,突出一个“能”字,其教学程序可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字本位”是近几年以徐通锵教授为首的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最新理论概括。“字本位”即认为“字”才是汉语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单位;汉语是以“字”为结构单位的语言,其突出特点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对应的顽强的表义性。所以“字本位”不仅应该是语言研究、语法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原则,而且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摆脱不了“少慢差费”的讥评,这同我们对最根本的环节,即文字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远未达到“字本位”,有着直接关系。教师教字,不外领读、抄写,方法单调,硬性灌输,不讲…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一堂小学语文课上,有位教师教学生识字,在指导学生如何记住“鸟”的字形时,这位教师说:鸟经常停憩在树上,所以“鸟”字的左下角的“一”代表树枝。当时,有的教师惊讶不已,在心里直呼:这是教学错误!不久,在一次中师教研会上,有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也讲到识字教学要尽可能形象,使学生能很快记准字形。他举了个例子,如“婆”字,因为“婆婆”都是女性,所以“婆”字与“女”有关。为什么“婆”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波”字呢?因为,老婆婆额头上的皱纹与水波很相似。听了这一条解释,我们都觉得很形象,但又觉得纳闷:“婆”…  相似文献   

13.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是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不要求学习所有的字时音形义都同时一步到位,但是,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字最终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对汉字形义忽略和谈化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这主要表现在归类识字中,多为笔画和结构的分析,如“大”字,只要学生能回答有“三画”,“男”字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就“顶呱呱,表扬他”。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引起众多关注的时候,我校教师丁剑鸣的专著《小学语文教育研究》(18万字)年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丁先生曾在我校任教“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主持教育科研室工作,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著述共约300万字,先后获有省教委教改成果一、二等奖,国家教委首届基础教育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这部书以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为主轴,编发三组文章──“学习与研究”,是他对毛泽东思想、启发式教学思想的领悟,对语文教育发展史的追寻,对新世纪语文素质教育的憧憬;“教育与研究”,是他对小学语文教学论…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笔者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即学习方式的“活”、教学过程的“活”以及学习内容的“活”。  相似文献   

16.
彭仲辉先生曾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一般人称呼他“彭秘书长”、“彭主任”等,只有例如我这样的少数人,仍然按照四十多年前的关系称呼他“彭老师”。彭仲辉老师是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那是他刚大学毕业风华正茂之时。他的教学是很出色的:用普通话讲述,表达准确、流利,语无馀字,内容讲解很到位,颇见功力。他是一位素质很全面的老师,倍受同学们崇拜。但彭老师在教学岗位上只呆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调走;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教育局党委十分重视学校(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把它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在“四个字”上下功夫:坚持一个“核”字,强化干部定期考核;突出一个“活”字,盘活干部人才资源;抓好一个“育”字,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8.
王老师是一位从事农村地理教学多年的老师,他上的地理课不仅仅能深深地融入一个“乐”字,更在于能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一个“理”字,我听了他上的一堂地理课——《世界的地形》,至今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9.
如水人生     
一位刚刚走上学校讲台的教师,准备在自己的小居室里挂一个条幅,问我写什么内容好,我随口说道:“就写‘心清如水’四个字吧!”他听后感到十分满意,求人写后挂了起来,每日在繁杂的教学工作之余,都要看上一眼。过后跟我说,不知怎地,挂上那四个字心境似乎真的像水一样纯净了许多。我看着年轻教师又像是跟自己说:“作为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的心境都应该像水一样的纯洁。”  相似文献   

20.
高校研究生马列理论课教学要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特别是哲学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培养在于提倡一个“博”字,培养全方位哲学思辨能力;突出一个“精”字.培养抽象哲理分析能力:讲究一个“深”字,培养理论创新能力;注重一个“用”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