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是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他的精神分析学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美学观。因此,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性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主要思想支柱.因此,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无疑这对他的整个精神分析学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什么是弗洛伊德的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体现在把人的精神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同时又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学说。20世纪的中国文艺创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力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诸如梦境、性灵、性本能等精神生活现象加以描摹和剖析,借以表现那种超越社会和传统文化束缚下的生命的本能冲动,从而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具有隽永的文艺审美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教育尤其是儿童的心理教育有重要启示,本文首先对精神分析学说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本上从几个方面对精神分析学说进行评价,最后探讨了精神分析学说影响儿童教育的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研究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着重于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并对人的心理特别是人格作出理论解释。自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不断得到发展。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我国心理学史论著中得到过介绍和评价的主要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哈特曼、  相似文献   

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名字是精神分析学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仅在于弗洛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且还在于他穷毕生的精力去阐述、传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于一八九六年三月在其发表的法文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而在一八九五年 ,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共同出版的《歇斯底里研究》,则提出了精神分析学说赖以创立的理论基础。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含着禁止相互制约且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精神病治疗方法及其理论 ,是从特殊的非正常人的心理过程出发 ,进而推及到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是弗洛姆思想两大资源这个既有结论.分析了弗洛姆思想从个体的精神分析向分析的社会心理学的转变过程,理顺了弗洛姆学说形成的动态轨迹,从而揭示了弗洛姆广泛借鉴包括母权论、伦理学在内的诸多学说,并非纯然是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弗洛姆学说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母权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修正个体的精神分析学说,且与弗洛伊德学说渐行渐远,从而形成自己富于特点的“分析的社会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本世纪最有影响,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著述甚多,其思想影响范围之广在医学、心理学和哲学界是少有的,也远远超出了上述领域。正象西方思想界有人指出的那样,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说对于社会科学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以致可以把社会科学的发展划分为“前弗洛伊德或后弗洛伊德两个时期。”这种评价虽属过高,但从侧面说明了弗洛伊德理论的深刻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对他的评  相似文献   

9.
茹艺 《海外英语》2012,(19):196-19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普遍应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该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予以新的解读,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剖析主人公保罗的人格特点及发展,揭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文教资料》2006,(25):76-77
弗洛伊德是西方心理史学的开山始祖。他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来解释历史问题。对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释,历史学界褒贬不一。本文在介绍弗洛伊德的史学活动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所献疑。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已经普遍应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人格结构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该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木马赢家》予以新的解读,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剖析主人公保罗的人格特点及发展,揭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无疑对西方的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的表现方式是隐蔽的,但也是深刻的。文章以弗洛伊德对文学的阐释来简析弗洛伊德关于文学的观点,并略谈其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继承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并将结构主义语言学说引进精神分析,开创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新纪元。拉康的语言及无意识理论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读者批评理论有着某些契合点,可以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评价拉康的贡献,进行开放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研究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着重于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并对人的心理特别是人格作出理论解释。自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不断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创作,明显呈现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基调。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的影响原因主要是:张爱玲所处时代的背景;张爱玲早年的生活体验;张爱玲与精神分析学说理论的契合。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五四”以来受外国文学思潮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在其小说中以浪漫主义的笔调、富于幻想的语言,将精神分析学说发挥极致,构筑了一个与同时代作品互补的异彩纷呈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17.
赖希是第一个尝试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理论结合起来的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各自的不足,然后尝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补充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这种尝试最终归于失败,但他的开拓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榆树下的欲望》中主要人物,埃比、埃本及老卡伯特的性格刻划及心理活动,对他们的悲剧命运做了阐述和解释,揭示出了剧作家奥尼尔的创作意图,并且追溯了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奥尼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杨汉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这一学说问世后,不仅在心理学界激起强烈反响,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论皮亚杰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内在联系卜祥记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让·皮亚杰(JoanPiaget1896—1980),曾学习过精神分析学说,他的临床描述技术直接得益于弗洛伊德及其大弟子荣格,而且皮亚杰自己曾说:“十分明显,我要多么感谢精神分析论,因为我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