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崇尚阳刚之美的战争题材的作品中,传统女性形象的缺席给战争文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遗憾。孙犁塑造了一系列几近完美的既有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尚,更有着传统文化内涵的女性形象,不仅寄寓了孙犁的审美追求和童年记忆,更寄托着他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女性的特殊情感。  相似文献   

2.
《荷花淀》充满诗意,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小说中不仅有优美的白洋淀,还有人人争抢的“白洋淀席子”,更有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作为在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孙犁的作品于秀慧中体现着刚毅,于小我中体现着大我,既有现实的感动,又有女性之美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白洋淀女性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3.
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往往显示着作者相应的写作意图,"玄机"暗藏,匠心独具。从曹雪芹到鲁迅的作品,从孙犁到高晓声的作品,其中人物命名往往有着社会的缩影、时代的烙印,蕴藏着深刻的意旨和复杂的情感。通过解读命名密码可以找到一条通往作品意旨的捷径,管窥创作意图,对作者良苦的写作意图有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孙犁将哀念之情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关键就在于作者的选材,即作者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多读、模仿、借鉴这样的作品,进而理解记叙文选材标准,对于中学生提高记叙文的选材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孙犁是现代作家.他很多作品鲜明地塑造了晋察冀一带劳动妇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的形象.作者描写人物着力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出人物之间符合生活规律的发展变化着的关系.茅盾评价孙犁的作品时说:“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风趣而不落轻佻”.  相似文献   

6.
<铁木前传>是孙犁继<荷花淀>之后最为人称誉的作品,被视为"十七年文学"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其主题和意旨的探讨几乎从未停止,其多义而敞开的品格不断召唤着人们的阐释冲动.事实上,它是孙犁无法写竣的半部书,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对当时时代的认知与自身的美学追求之间存在某种错位,以致小说的主题意蕴表现出明显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7.
孙犁同志的《荷花淀》是一篇很有特色的短篇小说。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清新活泼,富有抒情性,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对白洋淀以及白洋淀优秀儿女的赞美之情,强烈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小说的语言特色值得我们很好地揣摩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对孙犁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点,然而,孙犁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尚未涉及或研究较薄弱的领域,如:“文革”后孙犁作品的研究,作家的本体研究(孙犁的心理,气质,人格研究,孙犁文化意识研究,晚年孙犁研究);孙犁的文学个性及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中的定位,孙犁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把孙犁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但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着重表现了水生和几位青年妇女爱家爱国的真挚情感。小说中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以及景物描写十分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孙犁对作品诗意的执意追求。  相似文献   

10.
孙犁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单就语言而论,也可以说得上是一种美的语言。孙犁作品的语言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鲜明地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不仅能够精致地描绘出各种生活图象,而且给予作品一种独特的诗情画意和艺术魅力。许多同志谈起过孙犁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说他的语言朴素、明净、清新、具有诗的抒情味和旋律美;说他的语言是叙事与抒情相交融,善于比喻和夸张,生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20-123
孙犁对俄苏文学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犁以现实主义和典型创作为基础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促使孙犁在作品中致力于对人性人情进行阐发和探讨。学界关于孙犁对俄苏文学的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阐释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对孙犁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方面以及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战争作家对孙犁战争小说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路人"作家,如绥拉菲靡维支、聂维洛夫等对孙犁的文本构思及人物塑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孙犁的"荷花淀"系列小说中,白描是孙犁小说创作的主要风格,与时代背景契合的白描手法,解构了宏大而激烈的故事描写。通过对孙犁使用白描手法的原因的分析,加之对孙犁作品的阅读理解,可以说,孙犁的个性气质、时代背景、阅读经历都暗含了生成白描手法的势因,从而使孙犁在修辞上产生这种近乎偏执的对白描手法的倚重。  相似文献   

13.
1962年孙犁重写《风云初记》的尾声,并赋予次要人物女县长李佩钟以“烈士”身份。这是一种值得探究的叙事策略。从文本的深层结构而言,李佩钟更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言说的载体,在她身上凝聚着作者孙犁对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表达诉求。在某种意义上,孙犁身上的主体人格间性使小说叙事陷入一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两难之境。  相似文献   

14.
鲁占双 《学语文》2004,(4):55-55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并不注重意境的创设,写人、叙事、绘景,相对来说具有客观性、写实性。但有一类称作“诗化小说”的作品,却在字里行间,明显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客观事物常被“情化”,作品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孙犁小说《荷花淀》便是一个很好的样例。这里单就《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孙犁的小说是“小说的诗,诗的小说”。现代著名评论家林非在《现代六十家散文和记》中说得更好:“孙犁的不少短篇小说确实都是这样的,他笔下活动着的许多中华民族的儿女,都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他们辛勤地耕耘着土地,他们坚贞地抗击敌人,他们在祖国的土地上默默地流着汗,淌着血。作者在描绘他们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抒情的笔调,汇歌着他们崇高的品格。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也象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似的,这就更使作品产生了一种清新流朗的诗的境界。确实,人们只要再读一遍《荷花淀》,都难免再一次陶醉于那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意…  相似文献   

16.
孙犁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具有独到见解的编辑家.其独到见解主要体现在:一、主张办刊要小而精,以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为办刊方向;二、提出了编辑要成为"杂家"的论说;三、倡导编辑既做编辑,也是作者;四,对作者的原稿,可改可不改者,不改;可删可不删者,不删.不代作者作文章.多少年来,人们只谈孙犁的文学成就,却很少论及他的编辑实践活动.其实,孙犁的编辑实践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他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可以说,编辑工作是孙犁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可孙犁小说的“诗体小说”风格,主要关注作品特色以及创作方法的研究。本文意在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孙犁的创作观,从创作立场、作品题材、主题、表现手法及文学精神等方面探索在强大的政治语境下作家可以怎样坚持个性从而创作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的充满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这种坚持正是孙犁作为作家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8.
《铁木前传》是孙犁创作于50年代中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发表以来颇多争议,但往往各执一词,未能探究其真正含义。实际上它集中体现了孙犁思想的内在矛盾,是其矛盾的艺术解决。一方面在表面上孙犁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另一方面在深层次上孙犁又对人本主义个性自由思想充满向往,因而,作品中充满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使这篇小说成为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9.
杨玉霞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55-58,96
八十年代孙犁创作的<芸斋小说>在对人性的揭示,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关系的探究中,渗透着浓重的命运感与沧桑感,氤氲着沉郁的悲剧意识.孙犁在对悲剧的积极超越中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完满,增加了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何成文 《文教资料》2009,(18):131-133
1989年以来的孙犁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作家主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而具体文本研究退居其后,除对孙犁新时期新作品的阐释外,着重抗战作品的深度挖掘或研究视角的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