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企业合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对首批国家建设的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炼油技术专业)的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燃料油生产技术》)进行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将与课程直接相关的课程群按照燃料油生产的工作过程重新组合,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燕 《考试周刊》2012,(94):10-11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专业基础及理论知识的奠定非常重要。本文以高等职业道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出发点,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学院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构建具有我院特色、切实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法,以期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3.
潘安霞 《职教论坛》2012,(11):52-53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探索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组织和开展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讨论了工学结合课程的总体设计 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岗位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中实施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动物检疫技术》课程在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实行课程内容项目化、师资队伍“双师型”、实训条件仿真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关系到林业高职教育是否能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培养适需对路高质量人才的大问题。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工学结合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典型人才模式。因此,从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整体化的职业分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课程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双重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阐述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响应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号召,对本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结合我国和各自院校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与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工学结合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根本之路。工学结合的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由办学思路上的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双师素质的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工学结合等四大板块构成。下面我们就这个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内容之一.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依据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远景。我校高职专业从2009开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颠覆性改革,该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是核心,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学条件是支撑,制度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CAD/CAM》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课程,本文结合本校应用情况,从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教材编写、工学结合的实施和课程考核评价几个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模式下《CAD/CAM》课程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