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讨论了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在健康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实践并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在高校体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使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心理健康的含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心理状况。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有:竞争性影响、自我开发性影响、公开性影响、亲和性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和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调查分析,从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上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0-441,443
对一所大学两个校区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对伤残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体育锻炼对伤残体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出了促进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某一所高校两个校区的校国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萍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44-45,98
通过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怀化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2年的跟踪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程度的加重,说明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后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来自城镇的大学生经过2年的大学生活,2年前后心理症状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有下滑倾向.针对大学生这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一些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探究了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中等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中等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心理效益;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依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体育运动调节,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修身养心功效而为世人所瞩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从而为大学生通过太极拳健身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及培养状况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认知主要体现在体质健康方面,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健康认知能力的发展应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思路,积极调节自身功能定位,重视学生健康认知综合能力培养,深度推进面向未来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情绪、认知、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性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健身气功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机理,希望能够为大学生通过练习健身气功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师范类、医科类和理工类大学生,并存在性别差异(新生除外)和年级差异,但无专业差异;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确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和必要的,提出了体育运动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明确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