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培明 《教师》2013,(21):11-11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时代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一、网络时代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信息,海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2005,(7):7-7
网络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表现在:(1)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当代青年的思想、行为和生存方式;(2)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多种信息垃圾(例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反动言论)会弱化青少年的首先意识;(3)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4)网络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少年不首先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我;(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原因;(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构成危害和威胁;(7)互联网的示范性将对青少年的恋爱、婚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网恋、早恋、同时与几个人恋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影响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导致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青少年时期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冲突对他们的影响更为明显,它容易破坏其已经积淀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目前,由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发展较早,各方面比较成熟,致使英语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互联网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互联网上90%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这意味着网络…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迅猛崛起的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无疑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受到了比书本知识更加广泛和强烈的网络信息的冲击。网络时代不仅对学生思想道德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而且对学校德育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特点,认清互联网对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冲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德育网络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报道,我国网民数量增至8700万,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和“网络犯罪”的出现,这些网络问题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焦虑。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前所未有地冲击。  相似文献   

6.
网络负面作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素质教育的滞后。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引导青少年科学利用网络;重视互联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养成道德自律;根据网络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引导网络机构和青少年增强网络法制意识,营造一个健康、充满活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印度日益普及。几百万印度青少年迷恋网络,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和防止青少年网络犯罪,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络黄毒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印度议  相似文献   

8.
沈旭升 《时代教育》2012,(20):43+51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在网络千姿百态的影响下,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少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但是网络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传播 ,给青少年学生网络健康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带来了挑战。学校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减少和控制网络信息传播对学生网络人格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有利条件 ,对学生进行网络健康人格教育宣传 ,并加强校园网、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以及其他教育网站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制定出与我国网络法律相适应的网络道德准则 ,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网络人格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网络以神话般的速度和规模向地球的各个角落拓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上一个千年之末,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890万,为上年的424%。网络飞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信息社会中,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世界。以读、写、算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操控能力、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如今,互联网正以其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成为中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面对网络,青少年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和改变着社会生活。据统计 ,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是 35岁 ,上网人数中的 4 0 %为 2 5岁以下的青少年 ,特别是青年学生占很大比重。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领域、方法和手段 ,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有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开辟网络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 ,越来越成为广大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并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开放性、双向互动性、自由平等性、及时便捷性为青少年展现了一个崭新而又神奇的世界,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给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乐趣,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并形成一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产生了负面影响和冲击:意识形态西化的危险;民族认同感弱化的倾向;道德判断力削弱和价值取向紊乱;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关系冷漠;社会责任感弱化和无政府主义抬头。我们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用优秀的思想教育资源占领网络阵地;突出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创新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网络道德与法规建设,维护电子空间秩序;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创建良好网络环境;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引导青少年科学利用互联网,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轻易地从互联网上获得信息,作为一个媒体平台,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高中生为样本调查了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是影响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因素,教师对青少年受益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尚需加强,个体的某些网络信息素养能力(如寻找信息能力)需要加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使用支持与网络信息素养和知觉互联网使用积极影响存在正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条件是增加多方支持,加强离线交往、抵制负面影响,强化有效监管以及提高信息素养,防止信息迷路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信息全球化发展,互联网文化似乎成为了一种文化潮流。其作为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育人作用;如若青少年沉迷其中,又将会对其成长贻害无穷。文章重点研究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影响,试图寻找沉迷其中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在网络上的活动令家长、教师担忧。就信息技术教学与文明上网习惯的养成浅谈几点看法。主要是从三大块的内容阐述: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冲击;青少年在不良网络行为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培养青少年文明上网习惯的措施。在各种措施的作用下,学生意识到自己上网行为的不文明之处,决定"痛心"悔过,改头换面,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网民。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2004年1月15日公布的第十三次CNNIC调查结果,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1%,其次是18岁以下(占18.8%)和25~30岁(占17.2%)的年轻人,统计表明30岁以下的网民已达70.1%,这一部分网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由此可见,在当今网络潮流中,青少年一代已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因特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的不当使用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在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父母控制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控制包括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适度的行为控制有助于青少年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心理控制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非适应性认知,进而引发网络成瘾。家校协同,改善教育方式,加强沟通,有助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