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对永远是配角,无论是对杂志还是报纸。 甘心于校对,以校对为终生职业且把它做得有声有色的人不多,《襄樊晚报》社有一位,叫潘正贤。 潘老师62岁,做校对已有40年,如今退休了被反聘在晚报,仍做校对。去年12月24日,在第二届全国晚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中,《襄樊晚报》荣获第11名,得分96.25分,比第一名只差2.4分,报社同仁都说:潘老师功劳不小。  相似文献   

2.
《襄樊晚报》于去年10月5日在头版刊登了第六批获奖好新闻线索名单,这是该报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的第六个月。 去年4月1日,《襄樊晚报》在头版刊登了《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启事》,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新闻线索,让读者参与办报。此后,在每月上旬的报纸头版刊登上个月获奖读者。设一等奖一名,奖金300元;二等奖二名,各奖200元;三等奖三名,各奖100元;鼓励奖若干名,各奖50元。  相似文献   

3.
湖北襄樊市襄樊日报社退休干部潘正贤收到《中华魂》杂志社寄来的信件,告知其工作业绩已被大型文献《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收入.潘正贤从襄阳师范学校毕业步入襄樊日报社后,40年来一直从事校对工作.从1980年到1983年4年间,他创造的二十万分之一见报差错率的校对工作实绩,被《新闻战线》确认为“校对工作的新纪录”,其后更创造出见报差错率为四十万分之一的新纪录.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中华魂》题名.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各行业领导人才成就与贡献的跨世纪、跨领域的大型文献资料,是高层次领导人才进行交流和聘用的信息库,是中国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库.潘正贤同志退休后被返聘到襄樊晚报编辑部,至今仍从事着他所挚爱的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4.
眼下,正值报刊发行大战如火如荼。我们的报纸占多大市场份额?读者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报社决定把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作为报社领导之一的我,也品尝了当“老报童”的滋味。我领了20份《襄樊晚报》,到襄樊西城5个卖报点叫卖。那天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4角钱卖出去一份《襄樊晚报》。一位80多岁的白发老奶奶见我这干部模样,指着我厉声问道:“你一月几百元工资也卖报,抢我的生意呀!?”我连忙上前解释,并询问她卖《襄樊晚报》的情况。她不客气地说:“你们的报纸来得晚,有时下午四五点钟到,有时第二天上午到,一天只卖十多份。”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报纸校对工作者,在长期的校对工作中,使我深刻认识到,有责任心是做好校对工作的根本。责任心的强弱,决定着校对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校对。  相似文献   

6.
报刊大战在襄樊如火如茶。《襄樊晚报》在大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 11月 19日下午2:30.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和大家一样,领了20份报纸,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点左右,我到襄城鼓楼商场门前叫卖。因没5分钱找,我只收…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10,(12):103-103
根据国务院批复.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作为市委机关报的《襄樊日报》,12月9日起更名为《襄阳日报》,其子报《襄樊晚报》更名为《襄阳晚报》。  相似文献   

8.
王亚楠.新疆伊犁州《伊犁晚报》总编辑。在这之前,他曾是一名教师。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从教师到报人的人生跨越。无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成为职业报人的这十几年,尤其是在担任《伊犁晚报》总编辑三年来,他都在以突出的业务成绩和过硬的思想作风,反复诠释着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爱拼才会赢。  相似文献   

9.
在古城襄樊,年轻的襄樊晚报已成为许多市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晚餐,许多记者的名字及其作品也渐渐深入人心。张治平就是这样一位记者。 1976年张冶平应征入伍,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尝试着写了封读者来信,投给当时的战斗报,不料竟发表了。从那以后,张治平时新闻着了迷。 1981年张治平退伍回到襄樊,分配在市棉纺厂工会,负责全厂的宣传报道。 1993年底襄樊晚报创刊,面向全市招聘记者,当时干摄影已小有名气的张治平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晚报,成了一名记者。 张治平习惯于将视角对准生活在社会基层的人群:里弄干部、下岗女工……进了晚报之后,他更深刻地感觉到,新闻,特别是晚报新闻应该以人为中心,应该关注社会人生、百姓疾苦。 1996年张治平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毛纺厂有位叫黄文萍的女工.下岗后,摆过地摊,卖过鞋,还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只身南下广州学习美容美发,后来在樊城定中街开了家美容院,生意做得挺火。 直觉告诉张治平,这是一座新闻的“金矿”。为挖掘素材,张治平多次上门采访,帮黄文萍出点子、想办法,还在报纸上作连续报道,迅速引起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黄文萍很快成为襄樊市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并在1997年被评为“全国再就业明星”。她的事业也越做越大,现在,黄文萍的美容公司已接纳了三十多名下岗女工  相似文献   

10.
张祥生 《大观周刊》2011,(52):84-84
参加工作已经第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因为我觉得在这里,我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这里的每一位教师都是我的老师,我要学做教师,学做一名好教师!一个暑假不断地反思,要做一名好教师,要学习到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1.
胡浩志  耿卓  邓菁 《出版科学》2016,24(1):45-48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提升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报刊大战在襄樊也是如火如荼。《襄樊晚报》在大 战中处于什么地位?在报刊市场上占多大份额?卖点在哪里?读者、市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襄樊晚报编辑部决定把全体编辑记者“撒”出去,卖一期晚报,搞一次“火力侦察”,边卖报边征求意见。 为了让这期报纸多些卖点,各版编辑精选精编稿件,都当试验版办。1999年11月19日下午 2:30,每人准备好零钱,带着20份晚报,赶到各自的“阵地”叫卖。为了亲自品尝当“老报童”的滋味,我也领了20份,到襄樊两城五个卖报点边巡视边叫卖。 俯首贴耳:恭听“上帝”“指点江山” 下午3…  相似文献   

13.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编校合一”万莲子时下有“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当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摸索,倒不以为“编校合一”是什么时弊...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1994年初.新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军铜报》在全公司青年中招考记者,那时我才23岁.凭一时的冲劲报了名。在应试准备期间.我认真翻阅了近三年订阅的《新闻知识》杂志.将有关内容摘抄下来进行学习和领会。凭着从刊物中学到的新闻知识.在当年招考中我在300名考生中居然脱颖而出.终于成了一名党的新闻工诈者。新闻工作是十分艰辛的。进报社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我好多天都写不出一篇百字小稿。为此常常夜不能寐。苦恼之时,我想起了《新闻知识》.为什么不向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呢?以后这位“老师”便成了我步…  相似文献   

15.
刘建平 《新闻窗》2006,(6):110-110
要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报人,需要有一种强烈的职业责任感,需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作风。贵阳日报出版后,我参与了贵阳晚报的部分领导工作,8年来,除每年休刊和因公出差,我每天都坚持上完白班又上夜班,审阅每一个版面的大样。  相似文献   

16.
症结不在“编校合一”万莲子【湘潭】时下因于友先同志一句“编辑代替不了校对”而兴起“编校合一”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种时弊的流行说法(见李频《校对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新闻出版报》1995.11.20)。我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经过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7.
湖北襄樊日报去年的校对工作创造了两个新纪录。一是在1981年以来见报差错率稳定在二十万分之一的基础上,去年第四季度连续三个月降到了四十万分之一。就是说,见报四十万字只有一字差错被漏校正。二是二十三岁的孙勇同志,全年(除有三个月担任文字检查兼画版样外,实际干校对工作的时间为九个月)校对九十万字无差错。该报校对组现有七人,其中一人担负组版画样任务,二人负责文字检查,四人担任校对。他们制订了新的校对工作制度,规定严格的岗  相似文献   

18.
校对的素质     
文字校对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不论是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专职校对,还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校对,为保证校对质量,都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否則,便会放过讹误,贻误工作,误人子弟,有时则贻笑大方。试举近期读报中发现的下例: “一个叫简子的人”,“筒子听后”(9月21日西安晚报三版《“桃李满天下”的来历》)。这个人叫“简子”,还是叫“筒子”?自相矛盾,使人糊涂。“羸得用户信任”(9月21日西安晚报一版《醋酸乙烯乳胶供不应求》)。羸,读lei,意指瘦,如  相似文献   

19.
在1980年第4期《新闻战线》上,姜德明同志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回忆文章《想起〈鲁迅晚报〉》。在文章的最后,他无限感慨地说:“事隔三十几年了,遗憾的是几乎没有人提到过《鲁迅晚报》的事,我想再过若干年恐怕人们更要隔膜了。真希望当年参加过《鲁迅晚报》工作的同志能回忆一下这份晚报的诞生,以及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普通的电视新闻记者,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同行们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职责都是如实地报道新闻,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时代的变迁。在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名职业的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