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跃 《科教文汇》2008,(22):191-192
善治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新型理论,已为众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积极借鉴。善治理论对处于转型社会的中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善治理论中国化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善治理论中国化的渐进路径。  相似文献   

2.
善治视野下的协同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善治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视野下,协同治理正是通过主体间资源和要素的良好匹配,达到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合作关系的最佳状态,是实现从治理到善治的途径。通过分析并重新厘清协同治理概念,指出协同治理的内涵为主体间合作的匹配性、一致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探析协同治理的观念指导、方法论及技术手段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电子治理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善治的基本要素,对电子治理对实现城市善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电子治理借助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能形成良好的网络治理结构,加固城市善治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城市政府治理的透明性、回应性、明确城市治理主体的责任性.从而能够构建有效的城市治理机制,成为信息社会城市善治的理想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电子治理发展状况总述 “良好的治理或许是根除贫困和促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罗广  王银平 《科教文汇》2007,(11Z):137-137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学术共同体的特征和善治基本要素的分析,将善治理论用于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从善治理论视角看,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动因主要包括:功利性的价值观导向;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学术研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学术规则意识;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学术评价制度;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实现学术场域中的善治,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应树立"善"的学术共同体愿景,加强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学术道德培养,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和严格而长效的学术研究督察机制。  相似文献   

7.
电子治理是指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s)来支撑公共服务、政府管理、民主程序、并改善公民、公民社会、私有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经过20余年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回应,电子治理的发展可以用5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目标来描述:建立政策框架、提升公共服务、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运作、民主程序中的公民参与、行政和体制改革。本文对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电子治理的总结评估表明:在提升公共服务和改善政府运作方面的投资力度最大,进步最明显;政策制定也已在多个方面取得进步,但新的政策议题不断使问题愈趋复杂;进展最小是在提升民主,以及探索电子治理对行政和体制改革的启示这两个方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将会继续发展,并为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动态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海晓君 《学会》2011,(3):17-20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也因此又一次迎来了不寻常的社会变革,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人们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希望并致力于在新的全球治理结构体中寻求解决的途径。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以全球问题引出全球治理理论,在全球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把非政府组织①置于新的治理理论(全球善治)中,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是国家或社会团体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组织调控的活动,使社会系统能够协调发展.本文以善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障碍和内生性障碍.提出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要求健全善治治理下“多元”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法律建设,优化善治治理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具体思路,建立一个包容、合作、持续、均衡的社会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很多学者提出我国应该把善治作为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方向.本文对善治思想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府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影响政府体制变革的基本变量,国际电子政府实践出现连接性治理的最新趋向。本文一方面从实践层面介绍了北美、亚洲、欧洲等地区连接性治理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在整体性治理框架的分析比较基础上,从治理理念、参与主体、组织架构和工具手段方面剖析了连接性治理的深层涵义。进而结合中国电子政府进程和政府改革实际,指出了国际上的连接性治理实践对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台湾电子治理研究中心近年来在电子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其研究范畴、议题及方法的分析,总结出其研究范畴的开拓性、研究议题的连续性、研究方法的实证性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并从研究内容对生活的嵌入、研究途径的试验性推进、研究议题的持续进行和拓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电子治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电子治理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定义;比较了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异同;阐述了电子治理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对电子治理进行了SWOT分析以期评估政府开展电子治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最后在分析电子治理主体(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并提出了评测电子治理水平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政府本位行政理念的影响,在河湖流域治理过程中,政府一直兼具“掌舵人”和“划桨人”的双重角色,发挥着河流治理的主体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自治区法律制度建构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本位理念的渐次转型以及公民社会的缓慢发育,为西藏河湖流域善治趋向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做出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关于保护西藏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使西藏河湖流域在当前国家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下,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化下走向生态善治提供了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中国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进入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挑战,化解国内社会转型期所积聚和引发的种种危机和风险,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治理的核心和目标。西方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引入和传播无疑带给我们启示,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本文将从分析治理和善治理论兴起的原因入手,通过对比中西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的差异来努力探讨并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水利设施的治理应契合农村公共物品的善治逻辑,即以农村水利设施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为逻辑起点,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价值旨归,以实现民主协商为本质要求。针对农村水利设施目前存在的现实困境,亟需构建“上下结合”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筹资机制,明晰产权规范,创新监管制度,采用水联网,完善评估与考核制度等作为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18.
何希伟  杨紫薇 《科教文汇》2007,(10Z):133-133,13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治理的核心思想在于多主体(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公民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它代表着一种与统治不同的新的公共管理恩想。治理理论及其思想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网络治理”概念、塑造民主和治理政府的革命性意义和作用,以及电子政府到电子民主的国家网络治理发展过程;通过对英美两国网络治理实践的考察和分析,论述了英美两国政府的网络治理框架、制度及其现实政治对网络治理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陈能华  刘梦华 《情报杂志》2008,27(1):116-117,120
电子政务和善治都是在相同背景下出现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通过理清两者对未来政府管理发展的相同愿景,分析了电子政务中所蕴藏的善治理论,探讨了电子政务发展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