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宝臻 《青海教育》2003,(11):22-23
诗词意境的模糊表现,简而言之就是在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了无限的必然的内容。从语言文字的有限中求得无限,从个别中求得一般,从偶然中见得必然,达到“以少总多”。“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境地,把深广的社会生  相似文献   

2.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地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网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3.
愁,既看不见摸不着,又听不到嗅不了;既无形体,又无重量;既无颜色,又无味道,要把它写出,实非易事。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呕心沥血,用生花妙笔别具匠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把抽象难言的愁情写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明,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诗歌作品.我们往往习惯于从作品的活生生的内容和形式中概括出理性的、抽象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再加以模式化地表达,似乎这样概括出来的抽象判断就是作品的意蕴。这种意蕴分析的教条化、图解化倾向。热衷于指向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文学作品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后主少年风流,才情天纵,无奈“多情自古空余恨”,才高反被家国误。可恼宋太祖害其饮鸩而死,自此,后主胸中一股绵绵不绝之意,丝丝缕缕,总在每一个善感易动的心头缠绕,袅袅至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抒情诗在艺术手法上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创造意境。何谓意境?“意”就是情思,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李清照的作品就在于她以委婉的情思和超脱的襟怀相融合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群芳安可比?梅花天下春!在“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的严寒季节,独有梅花怒放。它那凌霜傲雪的品格,俊逸不凡的风姿,幽幽袭人的异香,使多少人为之倾倒!历代诗词中咏梅的佳作,至今传诵不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笔下的山水,姿态各异,气象万千。她既是诗人对自然山川独特的审美发现,又是诗人内心世界独特体验的情感结晶:既是诗人抒情言志的物质载体,又是诗人展现革命乐观主义豪情和潇洒浪漫气度的平台。概略而言,毛泽东笔下的山水既是大笔濡染、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水,又是被赋予了新的光彩与灵韵、注入了伟人的情志与人格的新山新水。  相似文献   

9.
中国被誉为诗的王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不朽诗作,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古典诗词很讲究结句的高妙,宋代姜夔曾说过:“一篇全在结尾,如截奔马。”欣赏诗词结尾的高超艺术,是欣赏全篇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诗词的结尾有一个现象,许多诗词在结束时提出疑问,振起全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其词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时,具有愁情美。本文旨在从婉约美和悲壮的风骨两方面略谈谈其诗词中的愁情美。  相似文献   

11.
蜉蝣的坟墓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老师过于注重理解(理性地分解).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很多,下面举列三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为其诗词作的序并不多.《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版)收录的67首诗词中只有五篇有序。这些序言简意丰,与诗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正确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艺术鉴赏。  相似文献   

13.
本对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及其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围绕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随时代政治变迁,生活与创作上的变化,重点介绍了她的代表作《声声慢》的词作内涵和创作风格。在《声声慢》中,通过对作品及其背景的分析,我们看到词人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怀,对民族灾难的感伤,对已故亲夫的凄楚思念……无不情怀依依,酣畅淋漓,沁人心肺。其将情感的表述推向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颠峰状态,正是该词作品广为后人传诵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鉴赏古典诗词,首先要弄懂诗词的表层意蕴,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它的深层意蕴和联想意蕴:而要弄懂表层意蕴,必须先读懂句子。大家知道,古典诗词的句子虽然也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但由于受诗词格律诸多因素的制约,它们在词法、句法上有些特殊之处,这些既有别于现代汉语、又有别于古代汉语的“诗家话”,是阅读古典诗词的“拦路虎”。本文拟就其中的语素颠倒、定语的变式位置、状  相似文献   

15.
16.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愁女子”。其词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时,具有愁情美。本文旨在从婉约美和悲壮的风骨两方面略谈谈其诗词中的愁情美。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诗词中,不同意象可以表现同一主题,如丁香、梧桐和芭蕉都可以用来表现相思、离别之愁。  相似文献   

18.
和情爱一样,孤独也是文学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孤独这一主题的作品俯拾即是。同样是“孤独”,却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著名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广义地讲.讴歌祖国之美。期盼国家的繁荣昌盛,保卫祖国不受外敌侵犯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涉及这些题材的诗篇都是爱国诗篇。在中国诗歌中,爱国主义是世代相传的神圣主题。这些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的爱国热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