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课程·教材·教法》是我国第一家反映基础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教材、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国家级期刊,并介绍国内外课程、教材、教学领域的改革动向和先进经验。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欢迎,是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方面的权威杂志。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课程·教材·教法》是我国第一家反映基础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教材、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国家级期刊,并介绍国内外课程、教材、教学领域的改革动向和先进经验。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为一体,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3.
备课参考正确理解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关系刘全林1·5WTO中的一国四席崔慧娟1·8树立课程意识创新教学设计——兼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张伟1·10高中哲学教材中两处“看本质”的异同王学潮1·12名人名言在哲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卢小红1·13在流行歌曲中感悟哲理李美华1·15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吸纳乡土性材料张裕良3·3两则哲学典故小析董红亚3·5两种“剩余劳动”之比较赵松林3·6什么是基尼系数梁丽勤3·8由一则法律案例说起顾碧俊3·9“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马颂行3·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解读梅立4·3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对《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的载文和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课程·教材·教法》的载文特点及作者特点.  相似文献   

5.
敬告作者     
我社目前办有《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教材教学》(分小学版、中学文科版、中学理科版,均为月刊)和《试教通讯》等刊。《课程·教材·教法》侧重课程、教材、教学法的理论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则侧重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以及教学实践,能帮助广大教师和教研员解答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难点,更加适合一线教师的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6.
看图·读句·学词·识字小语第二册第一单元︽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提示银川市城区回民一小刘彩娟一、教材简析“看图学词学句”编排在一年级两册教材里,是低年级语文教材重要的课文类型。第二册教材安排了10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分别编排在教材两大部分(“看图学文...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思考·练习”。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提示学习重点和教学目标,具有“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它是执教者领会编者意图的最佳门径,也是阅读教学中不折不扣的“指挥棒”。毫无疑问,这根“指挥棒”的指向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合乎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服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体现一篇课文在教材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思考·练习”的编写若有差池,势必误导教学方向,甚至使教学活动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审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考·练习”题,笔者认为存在以…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教法》作为培训教材受青睐10年来,《课程·教材·教法》被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教委作为本镇教师轮训班的一种重要教材,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并被广大教师推举为最受教师欢迎的十佳教育刊物之首。喧里镇教委还从每期的学员中评出15名优秀教师,并奖给每位...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申报的、经批准立项为“十五”国家级重点课题的《新基 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已开题,社(所)内外数十项子课题共同参与。据悉,在551项基 础教育课题中,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只有5项,而关于课程教材的只有2项。这充分体现了人民 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心和实力。人民教育出 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另有4项课题被批准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被批准为“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已开题,这是中央教科所申报的课题中的一个。发言者认为,中央教科所将对全国教育科研起到更大的指导和辐射作用。 ·在北京教科院《中小学教科书评价标准研究》开题会上,发言者认为,检验中小学教科书优劣 利弊的标准是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身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不应把课程 标准当成新的“圣经”。 ·《中国教育报》9月2日、9日、16日、23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教学第一线广大教师对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思考·练习”,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引导教和学的思路,与课前的“预习”共同反映出每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会把“思考·练习”中的要求纳入自己的备课内容之中,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处理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并以此来反馈教学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新版第十一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在原十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  相似文献   

11.
自然教学中,为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我试用了“设问·探究·结论”的新的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程序同传统的教学程序正好相反,是将欲探索、研究的问题放在前面,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最后得出结论。 “设问”即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本节课内容中的关键问题,有时可以采用课文中提的问题,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某一自然现象出发由教师提出。教师设置问题,要深入挖掘教材,找有“戏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分类·预习·引读”是我们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儿童的认识规律,把小学数学课本分为四类教材,视教材的难易和学生的基础,采用四种教法,即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从扶到放,分别以“评  相似文献   

13.
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同意,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注·提”教材编委会、中央教科所“注·提”课题组和全国“注·提”教学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区域性推广‘注·提’实验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启动的 2 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 ,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教学实验等内容 .2 0 0 1年 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2 0 0 1年 8月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上册 )》,供实验地区八年级 [或初中二年级(三年制 )、初中三年级 (四年制 ) ]的学生第一学期使用 .同年 10月又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下册 )》.下面把我们在教材编写中的一些想法向中学物理教…  相似文献   

15.
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 )较之旧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第一册 )形式活泼多样 ,内容简练实用 ,化学实验得到改进和加强 ,习题量明显增加。现就新旧教材部分章节调整、删减、增补加以比较 :一、物质的量调整 :(1 )旧教材是在第二章 ,是在学习卤素之后 ;新教材是第三章 ,被安排在碱金属之后卤素之前学习。 (2 )新教材将标题“摩尔 反应热”改为“物质的量”。 (3)改变了“摩尔质量”定义的叙述 ,气体摩尔体积定义的叙述不同 ,标准状况只是特定条件 ,对物质体…  相似文献   

16.
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识字──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教学建议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继文一、教材的编排特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分两组安排,每组3篇课文,共学习生字38个,词语34个。每篇课文都包括图画,揭示图画内容的短文,从...  相似文献   

17.
实践·感悟·表达──基础语文教学中积淀语感之探讨武绍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走出,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颁发和编写的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鲜明地体现了“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特点,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  相似文献   

18.
在“十五”与“十一五”交替的2005年,黑龙江教育学院在院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在教研部门为主体的积极努力下,有十二个课题通过国家级、省级课题结题。这十二个课题分别是:1·王立力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2·刘振怀主持的省级课题:《微格教学在新课程中的发展与应用》3·刘振怀主持的省级课题:《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4·张晓明主持的省级课题:《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理论与实践》5·王立力主持的省级课题:《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6·王立力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课程改革模式的构建与研究》7·孔祥…  相似文献   

19.
苏联心理学家列·符·赞科夫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七年的二十年间,进行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改革小学教学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具体方案。本文拟概述赞科夫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16-19日,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结题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课题研究以《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学》为主要载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探索教师培训方式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