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况世康 《课外阅读》2011,(10):17-17,6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经济差异较大,各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因此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各高校所表现出的改革水平不同,研究水平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理论和问题,探索出全面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益、增加高校后勤可供资源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难点可概括为后勤职工身份的改变、后勤经费渠道的转变和后勤固定资产的转化与处置。对策之一是转变各方面对高校后勤的认识和观念,二是以后勤经渠道转变为杠杆构建新的后勤服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教育的高层次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初现弊端,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校后勤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指出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高等教育高层次发展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推进高校后勤管理向科学化和制度化发展,使高校后勤管理上作不断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凌加明 《教育探索》2005,(10):21-2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在国务院和教育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支持与领导下,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增强了高校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能力,促进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也为更深层次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校后勤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种自我配套的特殊的体制结构形态。从1999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提出到今天已经十多年,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发展,体制内部已经产生了诸多不谐和性及非适应性。现结合十余年的后勤工作经验,尝试从改革带来的成果和问题两方面入手,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薛忠云 《江苏高教》2004,(6):126-128
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及经营方向上存在的误区,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战略联盟”经营管理思想、引进“适度竞争”、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营造后勤文化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是关于我省近两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的专题调研报告。经调研得知,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有五种基本模式:校内乙方模式、独立乙方模式、混合乙方模式、社会企业经营模式和校际联合模式,但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模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要积极鼓励和加强对改革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坚持困校制宜、与日俱进,适时推进模式转换,加强对各种改革模式转化条件的研究,完善与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以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受各种因素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事业进步程度及市场化程度都相对较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差,人均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综合素质差,社会各项事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市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改革过程中,既要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运行,又要按教育规律开展服务。实施改革的关键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转换。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更新思想观念、奠定思想基础,实施“形象工程”、重塑后勤形象,实行目标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因地因校制宜、谨选改革模式四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实际只是校内的社会化而非真正将后勤事务交给社会去办,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陷入困境,其原因既有内在条件的缺失,也有外在条件的缺失.高校后勤改革应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做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同时切实加强后勤管理.  相似文献   

13.
1.后勤体制概论及浅析我国高校后勤体制变迁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后勤,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后勤。传统后勤较多注意了后勤的计划性和公平性,以"供给制、福利型、行政化"为特征,掩盖了其作为商品的属性,较少关心其价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可能性"误区"及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江苏高教》2005,(2):132-13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可能出现五个“误区”:由依附性的后勤管理体制变成垄断性后勤管理体制:强调后勤服务的市场性,忽略后勤工作中的政治性、思想性因素;过于强调经营及经济效益,弱化了其本质上的服务性功能;强调教学、科研与后勤分离,忽略相应的规范管理;注重改革的短期性、表面性,忽略长期性和深入性。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相应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旨在打破“一校一后勤,校校办后勤,学校办社会”的格局,使高校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学、科研、育人上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积极、稳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做到校企分开、政企分开,保证后勤企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与现状高校后勤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后勤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工作宗旨,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后勤改革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既要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和增强综合实力,又要有利于增强后勤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既要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又要有利于保证学校的长远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口号已经喊了二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回首来路,后勤人栉风沐雨,以适应社会变革和高校的发展为己任,自立自强,奋进不止。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执行误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项政策执行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对这些误区进行归纳,在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建立适应高校发展需要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实现高校后勤社?珑 会化改革的奋斗目标,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明晰后勤实体的双重属性;明晰产权,实现多元投资;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尊重市场规律,增强竞争实力;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完善配套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