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荷兰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位置绝不乐观。著名的葡萄牙作家Ramalno Ortigao曾经这样描述:“十六世纪以前的荷兰,一半是水,一半是陆地,中间是一堆烂泥。北海中来的洪水规律性地肆虐着.不幸的人们无休止地水奋斗。”正是荷兰人所处的这种不利的生存环境教会他们很早就意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也培养了荷兰人崇尚集体合作.崇尚团队精神,崇尚民主平等思想,以及坚持在细节上也达成一致的办事作风。这种由来已久的民族性、深刻细致地渗透在荷兰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琐碎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3.
在荷兰,这个与大海顽强拼搏的.国家,有一项历经30余年建成,能够抵御四千年一遇特大风暴的水利工程一东斯赫耳特(Schelde)防风暴大闸。大闸用62座巨墩支撑,崇尚科学的荷兰人以世界杰出科学家的名字来为它们命名,其中一座闸墩即写上中国著名水利专家、两院院士严恺的名字。1986年10月,  相似文献   

4.
说来说去,荷兰给我的启发是:打什么主义的牌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尊重普世价值,尽可能给公民平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荷兰人很矛盾。一方面,女王带头开赌场,给同性恋婚姻亮绿灯,咖啡馆里能吸大麻,性工作者依法纳税,安乐死合法化……这一切给荷兰打上了自由开放、立法先锋的标签;另一方面,对近距离接触过荷兰人的人来说,几乎是相反的印象,荷兰人其实很传统,他们表现出的宽容心,只意味着他们崇尚平等,并不等于滥用自由。大凡到过荷兰的人,都会觉得那里是个田园国家,别看弹丸之地住了1500多万人口,光华人就有十万人。但是让人纳闷的是,当地人大多住的并不是塔楼,而是清静安逸的矮楼或别墅。即使在阿  相似文献   

5.
试论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军 《图书馆》2007,(2):26-28,45
崇尚理性和知识、维护个人获取知识的平等权利、追求知识资源的最大利用,是一个社会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共同信奉的原则和信念,也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阅读资源,在制度层面(立宪、集体、操作层次)保障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实现。图书馆职业精神与职业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提起历史上的郑成功谁都能说出一两处遗址和一两个传说. 明天启二年(1622),颜思齐、郑芝龙开发台湾嘉南平原,荷兰、西班牙两国先后入侵,先是西班牙人入侵,后被荷兰人所逐,而后荷兰人则被延平郡王郑成功所驱,这就是历史上的郑成功光复台湾.  相似文献   

7.
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 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 “影响为王” “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8.
章斌 《群众文化》2002,(6):28-28,43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的产生,都与其当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地貌、人们的知识水平、需求相适应的。我们舟山海岛渔歌也不例外。舟山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海边,吃的是海,靠的是海,以打捞、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作为海岛特有的化“舟山渔歌”也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伴随着渔家人的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反映出渔家人的独有的精神追求与希望。  相似文献   

9.
<正>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存在,是由人(工作人员)为人(读者群众)服务的,具有社会性、服务性和宣传教育性.为此而日益加强了的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已逐步成为一种科学,系统性和整体性很强,要通过人们的集体智慧和集体行为加以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既然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工作,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就需要有与之适应的遵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的基础是人们的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就是工人阶级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尤其是现代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大多数企业崇尚"以人为本、能力优先",传统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招聘人才中档案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1.
突发新闻报道对于传统报业来说,自从广播电视的出现便已是辉煌不在.一方面,媒体业界的战场上,报业经营者与记者编辑们绞尽脑汁拼足气力,面对电子媒体的快捷也只有招架之力,难免望洋兴叹;另一方面,学院派的理论家们也半是宽慰半是无奈地指出,在当今的媒体生态之下,突发新闻已非报业的强项,与其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不如转而经营深度报道、调查性新闻.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中国读书人无不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熏陶下成长.我当然也不例外.记得儿时,在村子外的树林中放羊,曾抱着李白选集如痴如醉地背诵.后来也曾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喜欢上了毛泽东诗词.这种对古典诗词的爱好竟然延续了很长很长.初中、中师阶段,年少轻狂,青春的苦闷与狂躁,竟让自己也常常涂鸦,当然那不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之嫌. 大学期间,有一位老教授为我们开设古代汉语课,一学年的古代汉语课竟有大半时间是在讲解老先生自己写的近体诗.恕我不敬,老先生的诗确实少有佳作,才情不足,往往只单纯追求平仄格律,失掉了诗味,更遑论诗情、诗意.  相似文献   

13.
游弋在井底的青蛙,眼望头顶上那块蓝天很是得意,它的主观意识是:我拥有整整一个世界,天是我的,水是我的,这就是安居乐业的世袭领地。我们地市报是否应由此及彼地看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呢?一地一市的圈子不大,一地一市的天际甚小,不能不说它严重束缚着相当一部分地市报的手脚,从而使其青蛙似的在井底游弋,对外界纷繁变化的形势无动于衷,或虽有所闻、心有所动而无能为力。我认为,地市报要从井底之蛙式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前提就是走出小天地,跳离小圈子,在办报的总体战略上强化开放意识。我提出地市报开放意识之说并对其蕴含意义的理解是:与地市报所处区域之外的报刊在政治经济、新闻业务、出版发行等方面的联系、交流与合作。这种开放意识大致可做如下分类: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所,这些科研所的规模不大,人员不多,职工人数在100—200人之间,担负着一项或几项主要研究任务。这种中小型研究所可能是我省目前的主要形式。我所也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基层科研所,全所有职工人员151人,其中科研人员56人。承担我省柑桔、落叶果树、蔬菜、西瓜的部分科学研究任务。在业务上是单独进行活动,在经济上是半独立状况,在行政上是由湖南农科院直接领导。全所现有图书1120册,期  相似文献   

15.
小记者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集体或单独采访了某人或某单位,人家介绍了很多,小记者也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笔,在采访本上记下了很多,有  相似文献   

16.
阿姆斯特丹的书商,运河两侧漂亮出版大楼里的出版商,甚至史基浦机场上的出租车司机,都会说英语.他们不仅说英语,而且看的书也是英语的.荷兰图书消费者要购买和阅读许多英语图书.这一特性,使得荷兰成为英语出版商角逐的市场,这是在其他欧洲市场无法再找到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17.
曾经,美国黑人的世界一片凄然,崇尚人之平等的普通白人对这片凄然保持着过分的平静。新闻界在试图打破这种平静;《吉米的世界》催人泪下、使人震惊,只可惜是假造的;约翰·格里范也做了这种题材的报道。他有个原则:“要想了解黑人的生活,必须成为黑人;要想揭露事实真相而又无偏袒之嫌,必须是白人。”他报道的成功,源于他一生中——  相似文献   

18.
张晨怡 《兰台世界》2017,(8):118-120
清同治年间,伴随中枢权力格局的重大变化,宗奉理学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崇尚程朱理学的倭仁、吴廷栋、李棠阶等理学名儒同登显要,同治帝的师傅也多半具有理学背景,一时间在京师形成了一种讲论义理、砥砺名节的风气。以倭仁为中心的京师理学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阵营,其对儒家传统价值体系的固守,突出表现在同文馆之争当中。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新闻工作半辈子,自(?)文思不足,自己动手写的通讯不多;更没有写过什么好的通讯. 但是,我爱读通讯(我相信广大的读者也会有同样的爱好),每当编发一篇好的通讯,总要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看到别人编的报刊上发表了好的通讯,我也总是乐于为它宣传,扩大影响,衷心地希望它能被更多的读者读到。通讯在新闻中是一种独特的文体.比起一般的新闻来,它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状物写人,使读者能够多侧面地进行观察,从事情的表象一直追溯到它的背景,从人物的行动一直深八到他的内心。因此,它也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从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不记得魏巍同志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认识张海迪、朱伯儒、华山抢险的英雄集体等等,也主要是通过报刊的通讯。  相似文献   

20.
任何危机都不是随机出现的,它总是潜伏在没有危机意识的群体中。明智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居安思危、正本清源、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当前,对广播人来说,我们面临危机都是什么呢?一、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一直是比较顺利的,这也使我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广告营销本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