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武汉市民办高校大学07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作为评定工具,对武汉市350名民办高校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SCL-90测试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新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弱势;就其自身而言,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的因子为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结论:1.应加强对民办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性别、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个性特征是影响民办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民办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用SCL-90、SES对400名民办学院和200名非民办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与非民办学院大学新生相比,民办学院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也不存在性别、专业、居住地、经济条件以及独生子女比例等方面的差异;(2)与非民办学院大学新生相比,民办学院大学新生在强迫、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存在一定弱势;(3)民办学院大学新生在自尊方面与非民办学院新生无显著差异。但在民办学院内,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自尊程度显著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SCL-9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调查了山东省376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出民办高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在人际敏感及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结论,提出高度重视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家庭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尊与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自尊、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10名重庆大学学生,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1)该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92%.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上;(2)自尊、内控性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则与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结论:自尊和内控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心理中介因素,所以提升自尊水平和培养内控倾向是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自尊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团体咨询的训练方法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人际关系训练,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入组大学生SAD、IAS、羞怯量表、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SCL一90抽样测查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各年级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SCL-90对450名财政金融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金融专业大学生SCL-90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各项均有显性差异(P<O.01);一、二年级大学生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有极显性差异(P<O.01);四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有显性差异(P<O,5),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差异极显(P<O.01);男女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以及三年级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无显性差异。结论:金融专业大学生一年级的心理问题较多、较重,四年级介于一、二年级之间,三年级最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陕西3所新建本科院校的50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本科生优于专科生。差异显著.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偏执等(检出率1.98%11.11%);心理问题发生率(21.63%)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文科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理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身体自尊状况并探讨身体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身体自尊量表(BES)对15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1.5%,主要表现为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敌对,且初中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因此,提高初中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有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通化师范学院2007级部分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女生在人际敏感、焦虑以及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系别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海南某民办高校2011级5730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海南某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六个因子的情况低于国内正常人的平均水平;(2)专业、性别、家庭条件、父母的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紧密相关。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特点从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同类型学生心理需求等多个角度去探讨如何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employment on the sense of well-being of students in full-time education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fatigue and emotional stress on the job is affected by gender, the students' assessment of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ir disposition to take care of their health.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比文化、道德更远离物质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现象。审美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智力发育及个性发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代大学生在审美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应当通过“外化”、“内促”两条途径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学生工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辅导员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工作,将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新的时期,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并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是做好上述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消费状况,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武汉地区部分大学生进行消费问卷调查,并从调查中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影响的因素及给予合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16.
17.
学生社团与大学生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团在对大学生思想品质上的潜移默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以及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社团在自身组织建设和有效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将社团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育人工作中,切实加强社团建设,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着力点发展建设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18.
以经典阅读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目标的实现。读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流途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指导学生以经典阅读促进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阅读的原则是:将指导学生和自身阅读结合起来;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经典阅读引领大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目标的实现。读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流途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指导学生以经典阅读促进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指导大学生阅读的原则是:将指导学生和自身阅读结合起来;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行为和心理的沟通过程,是人们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分析,阐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原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交往环境,以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