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藏地密码》是我编辑生涯中的第一本书。我第一次在某个不起眼的论坛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它还叫《最后的神庙》。我并不是一个对神庙感兴趣的人,但是这个帖子999的超低点击率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想小通为什么还会有点击率这么低的帖了。处于想把它的点击变成1000的潜在同情心理,我点了进去。5分钟之后,  相似文献   

2.
我初次知道王力这个名字,是在上初中时。那时,我爱写诗,班主任老师便借给我一本书《诗词格律十讲》,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到了上大学时,学习四卷本的《古代汉语》,这又是王力先生的巨著。而且讲课的吴老师也是王力教授的得意弟子。吴老师在...  相似文献   

3.
前些日子,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同志,把中华书局近期出版的两本书送交我,说:“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提到您,因此交给您,请看看。”我一看,原来是陈星同志所著的《说不尽的李叔同》和《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陈星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现任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编辑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他在这两本书的后记中提及,祝安顺同志曾约他为中华书局写一本关于弘一大师与丰子恺交往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好的论述编辑业务的专业书籍,书名叫做《选题论》。书的作者是南开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的赵航教授,著名出版家戴文葆编审为之作序,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掌握了许多资料,从分析资料着手,联系当前实际,阐述了编辑业务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并引导读者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开始策划《盘龙城青铜文化》的时候,我和本书主要作者李桃元先生商定了一个目标,要让这本书成为迄今为止关于盘龙城青铜文化研究中资料最为详尽、论述最为全面的专著。既要文图并茂地详尽介绍盘龙城遗址、遗物的情况,更要反映遗址发现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田霞 《军事记者》2008,(9):58-58
《新闻编辑论》置于书桌时,我首先被书页上的几行字吸引:他们是新闻稿件的组织者,他们是新闻人才的扶植者,他们是为人作嫁衣的奉献者。当了多少年的编辑及处长,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好好思考过,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这就是作者以多年的记者生涯、编辑实践与对新闻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赵莳 《现代出版》2002,(2):27-28
2001年初,我编辑加工了一本长学制基础医学教材———《医学免疫学基础》。这本书出版后赢得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赞誉,特别是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教材”,并将作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向全国医学院校推荐。那么这本书有哪些特点呢?一、作者的创新精神是新型教材出版的动力作者是出书的最关键因素。作者的创新意识、创新动力是写好教材的基础。没有作者的求新、求异的精神,写出的书也很难与以往不同。《医学免疫学基础》作者高晓明教授是1997年应聘回国,1999年被选为“长江学者奖励计…  相似文献   

8.
除了作者和编辑,我大抵算得上是《北大燕南园的大师们》出版消息的最先知晓者之一,这全然得幸于作为燕南园所在的北京大学的博士新生,在作者肖东发教授的课堂上,第一时间从他的漫谈中知悉了本书的出版动态。这时,又恰逢梦圆燕园,刚走进这所百年名校不久,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新闻与写作》期刊的忠实读者,作为行业报纸的通讯员。你们的期刊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来图求解这个栏目我非常喜欢,在写作之余我也喜欢摄影。最近写过一篇游记类文章《为一本书去旅行》,内容记录了追寻沈从文先生的足迹,去湖南凤凰古城游览的经历。文章发表了。可是,附带的两张照片没有发表(照片为胶片扫描),我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请老师帮助指点。(河北保定:司国庆)  相似文献   

10.
任火 《编辑学报》2000,12(3):174-175
文字简约,内容实用,完整系统,这是我读了陈燕、赵藏赏、傅爱民编著,由专利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期刊编辑方法研究>(以下简称<方法>)一书后得到的突出印象.我以为,对科技编辑来说,案头上摆放这样一本书,对工作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三石 《中国编辑》2003,(5):86-87
三十多年前,我那金陵女大毕业的外祖母,每天晚上坐在我床边给我讲许多精彩的故事,耶和华、大卫、保罗……她告诉我说有一本书叫《圣经》,这些故事都是  相似文献   

12.
《藏地密码》是我编辑生涯中的第一本书。我第一次在某个不起眼的论坛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它还叫《最后的神庙》。我并不是一个对神庙感兴趣的人,但是这个帖子999的超低点击率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想不通为什么还会  相似文献   

13.
《现代编辑学》序言刘光裕济南书籍的作者总是在完稿以后考虑写“序言”,而且多是请别人来写。本书的“序言”却是在拿到清样以后不容分辩地交给我来做,不由得令我感到为难。其实,为本书出力最多的并不是我,而是主编李海和责编马惠敏两位编审。他们两个开始策划是在三...  相似文献   

14.
采访手记 2001年7月18至19日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和这本书之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成都商报》副总编辑杨力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何总是一本书。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该翻到这本书的第几章第几页,他是  相似文献   

15.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16.
《距离寂寞还有几米》由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是我第一本向几米致敬的书。我一直喜欢几米,喜欢他对都市人群心理的募写和接近心灵的方式。终于有一个机会可以策划一本书来向几米致敬,我感到无比荣幸。这本书并不华丽,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17.
我白幼爱好文学。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编辑,二是写作。编辑是本职工作,写作是业馀爱好。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写作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先后出过十二本书,其中九本是六十岁后出版的。这部文集中大部分作品写于六十岁以后。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是我入职人民文学出版社15年来最忙碌的一年。忙到什么程度?这一年,同时有28本书在我的出版流程中运行着,经过无假期、无周末、无八小时内外的"劳模式"奋斗,出版了14本,另一半将于2015年初至上半年出版。假如您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责任编辑制,一本书的选题策划、文案编辑、市场营销等所有事务概由责任编辑一人承担(我们没有策划编辑、文案编  相似文献   

19.
许嘉璐 《出版史料》2008,(1):63-64,I0001,I0002,65
转眼间,至善老离我们而去已经将近两年了。把他生前好友所写的纪念他的文字结集出版,将让更多的人再次回想起,进而让读了这本书的人知道并永远记住这位在编辑岗位上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了一生的老人,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今日之中国,人们正在渴望着中华传统美德回到生活中来,尤为必要。出版社和家属要我为本书写一篇序,我自认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20.
正刚刚接到书稿《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的编辑任务时,我有一点兴奋。因为阿来老师曾经是我的领导,他在《科幻世界》做社长时,我是《科幻世界》的编辑,怎会想到有一天我能成为他新书的责编。稿件很快传过来,尽管之前被阿来老师打过预防针的:"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所以书稿中有很多引文,尤其是奏章较多。"但是浏览之后,仍然有点发懵。故事从雍正八年(1730)说起,一开始就进入清朝的叙事背景,大量的引文和字简义丰的奏章跟着就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