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全面了解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现状,有利于深化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为提升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按照内容分析法,本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结论]当前侧重于探究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后续研究应拓展研究范围、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模型、注重研究内容的整体化及持续化,进一步动态解释与预测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丽娟 《情报探索》2014,(10):126-129
阐述了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内容、策略和用户需求。从基于用户需求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的角度,提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整体模式和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实现用户需求与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显而易见的有利条件。图书馆要充分把握图书馆用户需求主体日益增加、需求内容趋向多元、需求结构逐步改善等多种特点,把握大数据、云计算、全媒体、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的特点和内容,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优化馆藏资源配置、改善读者阅读体验、提升人技融合能力。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凭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和全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并借助区块链技术,有力推动图书馆资源的稳步建设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均仁  高凯 《现代情报》2016,36(12):73-77
北京高校众多,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情况各异。对它们进行系统调查,一方面有助于了解用户对图书馆移动服务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图书馆微服务的推进。本文通过登陆北京高校图书馆网站、移动搜索与体验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对北京66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建设情况、服务内容、推广方式、认证主体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与问题分析,并从规范微信名称、开发个性化内容与加强宣传及推广等方面提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图书馆获取其信息服务,但手机移动图书馆的用户反馈功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服务评价、意见建议、图书荐购等有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功能没有完全普及.文章主要在移动图书馆系统中增加了用户反馈系统,实现了用户提交反馈,图书馆依据反馈内容进行回复,并总结反馈作为信息服务调整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鹤阳 《现代情报》2017,37(7):70-78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移动图书馆应用情境从知识内容构建、系统技术保障、营销推广和用户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安明 《情报探索》2013,(10):110-114
调查了郑州大学图书馆用户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各项服务的实用性评价及希望开通的服务内容,并结合郑州大学现有的移动图书馆实践内容,从技术、功能、资源和服务4个层面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常艳 《情报探索》2014,(7):117-120
指出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存在手机客户端下载种类少、多媒体资源缺乏、深层次服务不足和过分依赖移动图书馆开发商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高馆员素质和能力、开展多种方式的用户需求调查、借助新媒体技术提高深层次服务水平、将知识性和休闲性融合到移动图书馆建设中等措施,打造读者满意的移动图书馆。  相似文献   

9.
王一华 《现代情报》2011,31(9):59-61
依据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呈现出八大发展趋势:公平服务、智能化服务、社会化服务、自助服务、合作服务、网络服务、移动服务和绿色服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采取多种途径深化服务内容,围绕"以人为本"进行服务创新,并要求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力求成为数字策划图书馆员、数字技术图书馆员、教育型图书馆员、学习型图书馆员。  相似文献   

10.
王福  李全 《情报科学》2020,38(2):88-93
【目的/意义】现有移动图书馆服务并未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其被弃用和卸载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 这种现状,业内兴起了对其服务创新的研究,并迅速形成热点。现有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的视角有多种,但 是鲜见有从场景化适配视角出发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为此,基于移动图书馆场景的概念 界定出发,在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属性特征揭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场景化适配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框架。【结果/ 结论】从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视角出发,依据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创新框架对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进行迭 代。移动图书馆场景化服务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触点和痛点,使移动图书馆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丁枝秀 《现代情报》2013,33(8):89-92
访问江苏省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到有15所高校开通使用或正在试用移动图书馆服务,并对移动图书馆的开通时间、网站标识、移动图书馆类型、服务内容、登录方式、可接入设备、服务对象及收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移动图书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图书馆文化服务进行了内容定位及移动服务的优势分析。在对现有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图书馆移动文化服务系统模型。该模型由信息用户层、服务平台层、服务模块层、服务资源层组成,可实现针对不同类型信息用户、不同类型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共性及个性化的移动文化知识服务及共享过程。  相似文献   

13.
明均仁  张俊 《现代情报》2018,38(12):48-56
[目的/意义]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动态影响过程,了解移动图书馆潜在用户与真实用户间的转变过程,对于图书馆改进、完善以及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使用量与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面向武汉市高校师生,构建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Anylogic 8软件,通过控制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变化反复进行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推广效率、主体影响因子、接触率、接受率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移动图书馆在系统特征、界面特征等7个特征上的不足对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首先回顾用户体验、移动图书馆、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等概念;其次分析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3个要素:界面设计、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及其之间的关系;然后构建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机制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A移动图书馆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检验"机制"的效度;最后提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优化界面设计,丰富信息内容和提高系统性能等。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2.0人文主义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丁玉东  张春峰 《情报科学》2007,25(5):671-674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2.0的来源及定义,分析了图书馆的人文主义传统,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2.0的人文主义因素,分别是图书馆2.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人的参与;以及图书馆2.0彰显个性,崇尚个人主义,倡导为用户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图书馆是新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其呼声热度很高,但仍然面临用户采纳率不理想的局面,为解决此现实问题,分析和挖掘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解释和预测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整合UTAUT和TTF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和任务/技术的双重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结果方程模型探究各个因素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个体创新和感知信任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欣 《现代情报》2012,32(9):75-79
移动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内外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目前国内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式存在着重实践、轻用户的现象。图书馆应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与优化移动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指出图书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项目要根据用户需求来确定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项目,用网络文献检索和问卷调查法来明确用户的需求,开展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推动移动图书馆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曾子明  蒋琳 《现代情报》2009,39(12):46-54
[目的/意义] 移动视觉搜索是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移动环境下,根据动态变化的情境推断用户意图,为用户提供合适的资源是智慧型知识服务的必然要求。[方法/过程] 在分析融合情境的智慧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服务模型构建动因的基础上,归纳模型的内在特征,对模型体系框架和关键问题进行了设计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点。[结果/结论] 将情境计算应用于移动视觉搜索服务中,是弥补语义鸿沟、提高查询相关度和用户满意度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智慧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研究情景化偏好基础上,分析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机理,并提出个性化服务机制建议, 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过程】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利用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分解理论描述用户行 为意图受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控制三者影响,提出基于收集有用的上下文信息的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模 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基于此构建模型。【结果/结论】得到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感知模型,将用户行为感知过程分为 四层:数据层、处理层、生成层和输出层,各层之间分工合作掌握用户行为动态达到判断用户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