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出差到外地,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吃到馄饨.无论是通都大邑,还是僻野村镇,很少没有馄饨的踪影.每至夜晚,在昏暗的路灯下,小食摊的老板递给旅客的十有八九是一碗馄饨.特别是冬天的夜晚,更给旅人一种温暖,一种亲切,一种享受.即使离家客居,也觉如回家中.最令人满意的是一碗馄饨下肚,不仅解除了饥饿,还使人感到肠热身热,浑身舒爽,让你带着满足和充实,迈入旅馆,甜美地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2.
“阿信”是一个在日本广为人知的人物,她以一个弱女子之身,靠着百折不饶的惊人毅力,打造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商业帝国”.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也有一位与“阿信”经历相似的女性,她就是董竹君. 1900年正月初五,小名阿媛的董竹君出生于上海洋泾浜棚户区,父亲董同庆是黄包车夫,母亲李氏是给富人洗衣擦地的佣人.因为穷,董竹君的一对弟妹因营养不良、无钱治病而夭折了,4个月大的弟弟,因为奶水不足,活活饿死在董竹君的怀里.父母很爱她,有时即使翌日没菜钱了,也要买碗馄饨给女儿解馋.  相似文献   

3.
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叫“组照”、有叫“报道摄影”),它是通过多幅照片的组台,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平淡而又感人的故事,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变化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叫王海的人及“王海现象”,由此刮起的一股强劲旋风给大众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消费观念,使广大消费者以一种崭新的“打假”眼光来审视摆在面前的形形色色的商品。其实,书界更尤为迫切地需要王海的出现。图书作为精神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的文化积累和传播知识、教育后人的特殊属性,就规定了书界“打假”的职责更加重大。而无论是按照这一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5.
对﹃组照﹄发展的冷思考于惠通近年来,用多幅照片的组合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突发新闻、“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的形式突然热了起来,有人叫它专题摄影,有人叫它系列摄影,有人叫它报道摄影,港台有人叫它“图片故事”……尽管叫法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6.
一次,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采访,从丹东市乘船顺江(鸭绿江)而上,江边一种长嘴、长腿、灰白色的鸟吸引了我。据同行者讲,这种鸟叫鹭鸶,也叫白鹭,以捕鱼虾为生,其捕食方法极为奇特。它不是主动四处飞来飞去寻找食物,而是老呆在一个地方等机会,待鱼虾从它面前游过时,它就用长嘴钳住它们,然后吞掉。根据此鸟的这种特性,人们给它送了一个雅号,叫“老等”。这使我联想起在我们的记者群体里,好像也有那么一些具有“老等”特性的记者,平时不愿意下去“跑线索”,而总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等题目”,“吃派饭”。有时领导派给一个任…  相似文献   

7.
公开的力量     
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在目睹了蒙古骑兵的强悍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之后,给当时还相对落后的欧洲人带回两样东西:一个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而另一个,则是一种开东西方饮食文化交流之先河的食品———馅儿饼。只可惜当年的“马”先生并不是什么合格的厨师,所以在朋友们面前炫耀时,竟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馅儿“整”到面里去。情急之下,他只得将“馅儿”贴在“面儿”上弄熟了事。不想上桌后竟也赢得满堂喝彩。几百年后,这种“馅儿饼”几经改良竟然风靡全球,并且还漂洋过海又回到了它的老家———中国。不过留洋之后它有…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说的电子书是指内容完全数字化,存储于网络或光盘等电子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手持阅读设备进行读取的读物。而本期介绍的一项产品是由纸质书加一个配套电子设备组成,它也叫“电子书”,看看哪个更应该叫“电子书”?  相似文献   

9.
一笔糊涂账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校勘古籍难道仅限于核对版本吗?各本都错就是合理的错吗?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写武松在酒店里喝酒。“店主人只把三只碗”筛了酒,武松喝了。“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酒家劝武松不要再喝了,武松却出言伤人,酒家气得“一连又筛了三碗”。先后算来是九碗。“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喝了三碗酒。”武松已经喝了十二大碗,还“只顾要吃”。不但先把银子给了酒家,还威胁说:不筛酒来“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酒家不敢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  相似文献   

10.
编稿两得     
张兵 《军事记者》2006,(5):58-58
写文章,谁都希望“出新”。但怎样才能出新呢?——换个“说法”。譬如:有句俗语叫“杀鸡给猴看”,说的人多了,便不新了。有人反其义而用之,说:“杀猴给鸡看”,意思新了。还有人说:“杀鸡猴不看”,意思又新了。又譬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句老话。有位作者写了篇文章寄给我,题目是“磨刀也误砍柴工”,“说法”挺新。再譬如:“雪中送炭”,意思都知道。一位朋友跳出原意,作一文叫“雪中拒炭”,新不新?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个双目失明的乞丐在乞讨。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自幼失明”四个字。一天,…  相似文献   

11.
“1988年经济形势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相当多的人总是希望在“好”与“不好”的答案中你明确地给我一个,而“好”与“不好”在他们的思维中又有着简单化、绝对化的含义。 现在,国家统计局今年第1号统计报告(下简称1号报告)出来了。它所给的答案以“经济状况喜忧交织”为主题,这似乎会使要求明确答案的人感到失望。其实,它正是以更全面地揭示客观实际,突破那种简单化的思维。 第一个印象:比较实在  相似文献   

12.
飞翔的馄饨     
我一直不喜欢菜肉馄饨,总觉得它们很粗,皮是厚而硬的,馅也是粗的颗粒,嚼在嘴里喀啦响,个头又大。我认识一个朋友,是温州人,认定温州馄饨是天下最美味的吃食,他带着我吃过几次,我把汤滗着喝干了,馄饨沉在碗底,像卧着一只只的白兔子。我家的馄饨比较小,去市场买馄饨皮的时候,一定指名要小而薄的那一种,拿回家之后,便开始剁肉做馅儿。以前肉摊没有绞肉机,我喜欢听见砧板上菜刀上上下下的剁肉声音,那种韵律中有着欢庆的意味,剁到碎肉发黏了,再加进葱末,或者是韭黄,一齐剁得细碎,用调料拌香了。将一张张馄饨皮摊整齐,把馅料放在四方面皮的中央,对角包住馅料折成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人物专访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其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字,它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可听性,所以给采写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成功的人物专访,常给人一种“近距离交流”的效果。那么,如何做好人物专访?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一家私企当文员的庄静芳,5年中饱尝了无数个加班熬夜的苦滋味,她的胃被廉价的方便面给“弄坏了”,每到晚上加班的时候,办公室的垃圾袋里就堆满了方便面盒子,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庄静芳常想:“能不能研制一种可以吃的碗,既环保又省事”。  相似文献   

15.
在报纸文章的标题中,偶而出现数字标题,所谓数字标题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标题全由数目字组成,没有文字;一种是以数目字为主,夹以少量文字。数字标题中两个数字之间,往往用数学符号“:”、“十”、“=”等连接起来,或用波折号“——”连接。在一般情况下,数字标题表示的意义比较模糊,因而一个数字标题就是一个悬念,如果运用好,它比文字标题更具有吸引力。例1,《1:394的奥秘》(《文汇报》1990年8月16日头版)。这是篇小言论.说解放40年来,国家给上海新沪钢铁厂累计投资500万元,而该厂为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不管看什么报刊,我总是喜欢翻翻它的“读者来信”。这不单由于那些信上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我关心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往往使我回忆起一段永生难以忘却的往事。我通过它进入了新闻界,而且直到现在我还在新闻界工作。这家报纸是上海文汇报,它的“读者来信”专版叫“读者的话”。“谁叫你写通讯的文章”一九四六年我在河南开封高中读书时,对这个专版虽然也很爱看,但没给它写过稿。我当时的兴趣是搞文艺创作,给这个报纸的文艺副刊“笔会”和上海的其它一些报刊投过文艺一类的稿件。七月  相似文献   

17.
“这是光圈,这叫取景器……”我茫然,听不懂,也没法听憧。来到这个世界42年,只照过四五次相,那是别人给我照,我无缘摸那个神秘的铁匣子。然而那天,1982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宣教科长把一架“海鸥4A”相机交给我。我明白科长不是叫我拿着照相机去玩,是叫我用它去宣传塔里木,宣传塔里木的建设,宣传塔里木人的风貌。如同50年代末来到塔里木时,班长发给我一把坎土镘,叫我去挖地、种庄稼一样。我大胆地拍完一个胶卷,诚惶诚恐地冲了出来。糟糕,头一张底片只有小半截影像,而后面却全是空白。我急忙去找科长,他笑了:“保护纸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想从报纸副刊文体的变化上探讨一下报纸副刊改革的态势。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近年来报纸副刊文体形式的一些变化。众所周知,传统的报纸副刊文体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形式,这些形式无一不属于文学式样。因此,我们的报纸副刊也多叫文艺副刊,报社管理副刊的部门也多叫文艺部。它的命题和职责都很明确,是报纸中负责编发文艺作品的地方。那时报纸文艺版,是报纸中的文艺。然而现在却不同了,副刊中的这种“文艺”特征在明显减弱,而其“新闻”和“娱乐”特征则大大加强,原有的副刊版面和格调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特征,于是扩而张之的“周末版”、“星期刊”则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副刊版面也被大大地改造了。它们被改造和扩张的共同点是:不再仅以副刊原有的那些文体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而代之以更新颖、更写意、更酣畅、更真实的装潢走向社会、人生和市场。有趣的是,这种文体的变化还带来了报社机构名称和版面名称的变化,“周末版”、“星期刊”取代了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副刊”,而且大有比叫一般意义上的“副刊”更时髦、更新潮;即便是一般意义上的副刊,也不再使用“文艺”两个字,不再叫“文艺部”而改称“副刊部”或“综合副刊部’了。这实在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变化。对于副刊同行来说,不管你有意无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在谈杂文写作之时,都谈到“闲笔”。闲笔不“闲”,它确是杂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手法。 但是,什么是闲笔?又很少见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在这里,我们尝试给它作这样一个概括:作为杂文的闲笔,是这样一种笔触——它是离开论述、论证,或者未参与论述、论证的文字内容,但又并非是离题之笔。 显然,闲笔是相对于“正笔”来说的。杂文的正笔,就是围绕主题,直接展开论述或论证的文字内容。这么看来,正笔是杂文不可缺少的内容,而闲笔往往可有可无。然而,如果我们单看一篇杂文,一旦其中写进了闲笔,就又并非是赘笔。它实际上是正笔的辅助之笔,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市面上正火着一本书,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甭管这本书叫不叫寓言,反正它是供成年人看的。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有两个小家伙是老鼠,一个叫“嗅嗅”,另一个叫“匆匆”。另外两个家伙则是小矮人,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