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突出问题1.心理转型期中学生面临人际关系困惑。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2—18岁之间,正处在心理转型期,他们交往模式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为主要目的,他们对社会、对自身不成熟的认识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含有更多的任性,易于冲动,且不顾后果。2.独生子女往往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人称独生子女为“小皇帝”,这些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明显缺陷。长辈们的娇生惯养,造成他们不尊重别人,不能与人分享和合作。他们常常歧视来自农村的同学或家庭困难的同学,不能很好地与这些同学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表现出自私、傲慢的…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的刘小能同学问,中学生应如何帮助困难同学? 答:在高中生中,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差一些;有的学习优秀,有的相对落后……这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家庭富裕还是困难, 学习优秀还是落后,给每个同学造成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比如,学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选取56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了横向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卷入、心理韧性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间存在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嫉妒、自私:友谊的“冰冻带”日益激烈的学业竞争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不堪重负。考试的失利、班干部的落选、座次的不理想、别人家庭条件好乃至某个同学的容貌打扮都会成为某些学生嫉妒的原因。他们对别人的优势耿耿于怀,对那些同学故意不屑一顾或冷嘲热讽。有的还用写匿名信发泄不满,或偷偷在公众场合写上侮辱人格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8,(13):59-59
教学自述 完善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 父母和朋友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所以,在家庭中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在学校中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将对中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从艳 《考试周刊》2011,(70):180-180
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父母离异、破损家庭的增多,社会环境某些消极影响的存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忽视,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欠佳的状况,有的反映在学习心理上,有的反映在青春期心理上,有的反映在审美心理上,有的反映在现代生活心理上,有的同学数种心理健康问题兼而有之……这些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时时刻刻笼罩着当代中学生,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学校和家庭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构成了中学生的“关系网”,该关系网看似简单,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该“关系网”结得成功与否,对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社会化进程是否顺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验证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父母要认识到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将家庭结构不同这一特点考虑进去,以提高心理干预的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9.
王赟 《甘肃教育》2008,(10):43-43
在十余年的山区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情感因素是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英语学习中,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学习上有成就感,老师的赞扬、同学的羡慕会使他们快马加鞭地奋力学习。那些成绩差的同学,家长不满意,老师不高兴,同学也言词戏弄,时间一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而这种消极情绪反过来更制约了学生本身潜能的发挥,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日益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感情也十分脆弱,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怀、爱护和尊敬,使他们柔弱的心理得到爱的滋润,学生怎能不以出色的表现、优异的成绩回报呢?  相似文献   

10.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花钱也令人“大开眼界”。 有位高中学生,个人存款据说已达五位数,脚上的皮鞋是花400多元买的。有一次他请几位同学吃饭,一餐的花费就是500多元。  相似文献   

11.
裁判亮分     
从校服这样一个中学生特有的窗口,以上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视角写出了三篇优秀的作文。姚文通过校服,描述既时尚又休闲的花季少年,一旦集体着装在军旗国旗下,庄严的旗帜、橄榄绿的校服,使得年轻一代在军训中植入了“坚定、刚强、荣誉”的精神,反映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全文紧扣主题,过渡自然,是一篇典型的很阳光的中学生作文。张文以校服为话题,通过两位中学生关于购买校服的对话以及回家取钱的经过,含蓄地描写了他们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文章不着痕迹地揭示出不同环境下的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看后不由得使人产生对中学生心理与成长的担忧。全文…  相似文献   

12.
王慧霞 《中国德育》2013,(20):12-17
发现一 教师的不公平意识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如不自信、与同学难以相处、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事物等。 发现二 家庭教育功能仍然强大,近四成中学生认为家庭幸福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家庭是其成长的保障和精神依托。  相似文献   

13.
青春的浪漫─—中学生“生日热”心理漫谈肖军时下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一股“生日热”,同学之间“过生日”已成为一种时尚,而且从初中生到高中生,从城市到乡镇,这股势头愈来愈猛。至于传统的那种以家庭为单位为中心的吃一碗“长寿面”的过生日方式,在现代的中学生看来...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条件相对艰苦,家长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近些年来农村中学生消极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家庭、学校、社会问题。如何去除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心理,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已经成为一项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中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行为习惯教育,即做到自尊,自重、自勉,自信、自强,自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向上,有益他人,从而真正有益自己。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首要一点是:帮助具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以健康的心理、饱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一些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像失去了自控力一样,稀里糊涂地上贼船,破罐破摔。中学生不良品德的产生与社会,家庭.学校甚至和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十分敏感,而很多家庭和学校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高,使得中学生易受到抑郁症状的困扰且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学校社会工作者秉持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可以为防治中学生抑郁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解决途径,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增强学生与父母、老师和同学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受抑郁困扰的学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2002年3月27日上午,山东省济宁市某县一中学的几位老师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备课,突然闯进一名手拿斧头的学生,对着其中一位老师劈头就砍。幸亏其他几位老师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学生报复家长、老师、同学的事件屡有发生,甚至有些报复行为酿成了惨剧。那么,中学生的报复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该怎样做才能预防中学生报复心理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经济条件、学校老师、周围同学、本人学习成绩及兴趣爱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多具有自卑、孤僻内向、焦虑紧张、敏感多疑等负性人格特征。为了让其养成健康良好的和谐人格,在对他们着力经济资助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依靠同学和朋友帮助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加强逆境成才教育、大力开展团体活动,拓宽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进而成长为全面发展之人。  相似文献   

19.
田丽霞 《班主任》2013,(10):51-53
什么是歧视?歧视就是不公正地看待别人。为什么会出现歧视呢?因为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条件、身体状况、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再加之单纯幼稚,思想不够成熟,看人看事容易主观片面,以自我为标准去评判他人,歧视现象因此产生。歧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歧视不仅会影响班级团结,对被歧视者造成伤害,也会对歧视者自身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男性支配的社会系统中,文化规约的合法性决定了女性主体的现实性原则,它赋予价值结构以某种合理的性歧视的力量,并为这种性歧视提供了一种道德的神圣依据。沿着这一传统,歧视女性曾普遍存在于人类文化的早期形态中。尽管东方文化在强调家庭稳定与性纯洁方面,与西方宗教观念是一致的,然而禁抑的倾向却有所不同。西方性文明是从个人的生活出发,使性对象具体化,确立家庭的幸福原则;东方性文明则是从家庭的实际出发,使性行为变得伦理化,建立社会的和谐关系。它们的共同点是在各自的统治精神中,始终保持一种以神性或天命来压抑女性的力量。须指出的是,基督教的禁欲主要指向感官的性享乐本身,而不是那些能决定性爱自由倾向的心理能量。相反,东方宗教禁扼的目标首先是指向那些可能导致平等性爱关系的自由本能,其次才是性行为的本身。这样,在男性权力不受约束的多偶制社会环境中,男尊女卑也就成为女性歧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