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万历邸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历邸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皇帝总共在位48年,也就是说仅差三年就可得到万历一朝的全部邸钞。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  相似文献   

2.
报海趣闻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中外新闻学学者公认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我国古代的邸报。在我国一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钞、邸抄、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钞报、状报、状、报状、除目、进奏院状、宫门钞、辕门钞、塘报、京报等。邸报是我国古代封建宫廷发行的官报。邸报的内容大致有:皇帝的起居言行和上谕、朝旨、诏书、法令,皇室动态,封建官吏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方面的消息,各级官吏的章奏疏表,偶尔也登载一些社会轶闻。邸报的读者最初是各级官吏,以后扩大到一般的文人墨客。据新闻史学者研究,我国邸报的出现不晚于唐朝唐…  相似文献   

3.
“邸钞”是清王朝用来公布朝廷政讯,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原始形态报纸,是封建最高统治者赖以传报朝廷政事动态,起到“与众阅看”、“众所惩劝”作用的政治宣传工具,也是封建统治集团人物赖以了解朝廷政事动态的主要途径,被当今的档案学者认为是清代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主要形式。清王朝对“邸钞”有着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传报组织系统和审查、传报制度。皇帝对“邸钞”的发布十分重视,甚至对哪些谕旨章奏应发布,哪些不应发布都由皇帝亲自决定。主持日常传报工作的是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处,由军机处把应发于“邸钞”的谕旨…  相似文献   

4.
1911年11月,浙江军政府成立以后,立即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稳定财政经济、支持革命政府北伐,同时积极致力于社会改革。军政府相继颁布了《暂行商律施行法议决案》、《浙江省实行禁绝鸦片议决案》、《令各县知事禁止缠足文》等法令文告多项,在禁鸦片、剪发辫、废缠足、易礼节等方面多有建树,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政府机构设置也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朱谕是清帝颁发的谕旨。一种是皇帝亲自用朱笔书写;另一种由大学士草拟颁发各部院衙门的上谕,奏呈皇帝同意后,用朱笔誊录于折上。然后,传该衙门官员亲领。按照清朝的制度,官员奉谕承办后,要将朱谕缴还宫中。这道朱谕是光绪皇帝批准签署《马关条约》后发下的,由大学士誊录。在这道朱谕中,光绪皇帝总结了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失败的原因,要求君臣同心改革以图自强。此后不久,戊戌维新开始。光绪皇帝关于签署《马关条约》的朱谕@王澈  相似文献   

6.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文选集注》中—种重要的《文选》注释.据《文选钞》注中地理知识背景、倾向,公孙罗的事迹,以及善珠《因明论疏明灯抄》所幸存的注释等能证明作者是公孙罗.《文选钞》在性质上近于“荟萃众说,钞为一帙”,这些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据《康南海先生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1883年康有为曾与邻乡区谔良共创不裹足会于南海,并撰“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他声言,此乃中国不缠足会之始。以后学术界论及这个问题时,多引据《年谱》中的叙述而深信不疑,至于“不裹足会草例”及“序文”等原始资料则长期没有被发现和利用。晚近所编《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版)、《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台湾宏业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台湾成文书局版)、《万木草堂遗稿外编》(台湾成文书局版)均未收录此类文字。笔者赴粤,访得薄薄一册《戒缠足文》,内收《戒缠足会启》和《戒缠足会叙》两文,分别为康  相似文献   

8.
康熙刻本《南山集偶钞》文字可靠。中华书局版《戴名世集》所据之本,有“二十二篇为精钞配补者”。笔者以安徽省博物馆藏足本《南山集偶钞》对《戴名世集》有关篇章进行了初步校勘——价值有三:校正衍脱、校出讹误、减少校记。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张旧剧照,从照片上的字可以看出戏的名字叫《劝放足》,剧团是陕西合阳新剧团。剧种是同州梆子(“东路秦腔”)或者迷胡。照片摄于30年代。中间那位是合阳有名的民间艺人贾车荣。据说他虽未投师学艺,但秦腔、迷胡、蒲剧样样能唱,生旦净末丑无一不精。《劝放足》是一出现代戏,宣传的是解放妇女的思想,规劝妇女们要破除缠足的陈规陋习。林语堂先生说,所谓缠足就是用几码长条子的布,把足部束紧。我觉得这种描述和解释太轻淡,叫人感觉不到那种折叠活生生的人体骨骼时的那种骨头的声响和痛楚。解放前夕,一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说…  相似文献   

10.
王澈 《历史档案》2005,(4):F0003-F0003
上谕是皇帝向官员和民众发布的命令。据《清会典》记载,“特降者为谕”,“因所奏请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清入关后,雍正朝以前,上谕由内三院、内阁、南书房草拟。自雍正朝起,上谕均由军机处起草,分为明发和廷寄两种。  相似文献   

11.
云南总督兼管巡抚事务臣张允随谨奏,为钦奉上谕事。据云南布政使阿兰泰会同署按察使张坦熊、粮储道宫尔劝、署驿盐道郭振仪、迤东道宋寿图等详称:窃照金沙江通川河道,为滇民万年永赖之利。案查乾隆二年钦奉上谕:水利所关农工綦重,云南跬步皆山,不通舟楫,田号雷鸣,民无积蓄,一遇荒歉,米价腾贵,较他省过数倍。是水利一事,尤不可不亟讲也。朕常时筹虑,曾面询大学士鄂尔泰,据奏:  相似文献   

12.
《文选钞》是保存在日藏《唐钞文选集注》中一种重要的《文选》注释。今据一些史料,能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即从所称的"今地名"、引用颜师古《汉书》注、初唐新修《晋书》、以及《文选》学圈的消长等,能推断其撰写最可能的时间段为贞观九年到垂拱元年。这有助于对《文选钞》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了反抗清统治者的起义,而广西境内许多州县也爆发了各种会党反清斗争,这里辑录的折片,不仅反映了道光三十年十一、十二月会众反清斗争情况,而且可为本馆编辑出版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的补充,读书收中记载上谕甚多,而为何发此上谕及上谕发出后官员是如何遵旨办理的折片甚少,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一种摧残,清末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这种陋习对社会的危害。四川总督岑春煊上任伊始颁布的“劝戒缠足告示”,将缠足与国家的盛衰联系起来,旨在唤起百姓强国意识。现从馆藏赵尔巽全宗中选出此件档案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15.
怀仁堂,是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光绪时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并处理政务。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把从事过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囚禁于瀛台,自己就在仪銮殿亲自训政,使得仪銮殿取代了紫禁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6.
清朝开国之初,为严肃军纪,每遇出征行军,都要颁布或重申军令,入关以后亦未松懈,至道光束年,凡两次钦颁条约纪律,一为雍正九年(1731年)颁布的《上谕军令条约》,一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颁布的《行军纪律》。入关前后历次颁布的军令,  相似文献   

17.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百日维新也被称为戊戌变法。它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一批改良主义者在光绪皇帝的领导下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尝试。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选集注》是传世唐写本中保存唐人《文选》注释最为完备的资料库,1856年由日本学者涩江全善、森立之《经籍访古志》一书率先著录,1908年前后董康赴日时据《经籍访古志》的记载进行寻访,尚得三十二卷。今本保存于日本数处,其中,金泽文库所藏最夥。其他尚有东洋文库、东京九条公、京都小川氏、佐佐木氏、里见氏等收藏处。今存《文选集注》为残卷,约二十余卷。唐钞《文选集注》是今存诸唐钞本《文选》中保存今已失传的《文选》旧注最多的一部唐写本,宋代刻本中已经消亡的陆善经注、《钞》、綦毋邃注等,在唐钞《文选集注》本均可见到。因此,唐钞《文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商务印书馆日前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了《囚徒天子光绪皇帝》一书的首发式。《囚徒天子光绪皇帝》是根据央视《百家讲坛》热播的囚徒天子光绪皇帝节目整理而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作者喻大华教授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首发式上,喻大华教授为数百位听众作了题为《光绪皇帝与近代中国》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道光三十年(1850)六月,广西桂平金田村暴发了反清起义,在此前后,广东、江西等地有如广西(本刊前已发表)一样,也发生了各种会党的反清斗争,与金田起义声势联络。清政府惊恐万状,调兵镇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一册中,多有此专题之上谕,然与上谕有关奏折则有所欠缺,为更多了解史实,将此专题有关史料节录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