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族共有五个子族,所拥有的源义素分别为"圆转义""连绵不绝义""弯曲义""断绝义""瘦长义",源义素之间存在引申关系,由此可证汉语词义外部系统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意义和所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分别研究。词语的语言义是词语处于备用状态时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是人对所指的认识成果在意识中的完整的积存。处于具体语境中的词语的意义是这个词语已有的语言义的呈现或变异。词语的语言义分为3类:日常义、学术义、背景义。词语的语言义是社会集体认知活动的成果,个体所掌握的词语语言义的信息量的状况,决定或影响人的言语行为。附着于一个词语的语言义属于全社会,个人习得、学习的词语的语言义在意识中潜藏,成为个人选词造句、理解言语的依据。词语的语言义在意向性活动中显现于意识;在言语活动中显现于命题。  相似文献   

3.
自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之后,“门”族新词凭借着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成为又一颇具势力的网络新词族。本文旨在探求“门”源及“门”义的过程中揭示“门”族网络新词的衍生机制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进一步推动新词新语特别是汉语外来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和语境的关系,一方面,语境对语用的词语选用、言语义、感情意义和词语活用创造的条件的制约作用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语用的能动性,汉语"红"色词族语用又反过来创造适切的语境,进一步增强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手"部动词、"足"部动词以及"目"部动词,是中英文里非常重要的身体动词,也是相关很多动词的重要词根性源词。本期我们从中英文中的"目"部动词"看"出发,来看看人类语言词汇中是如何反映出"和而不同"现象的。  相似文献   

6.
朱楚宏  张海燕 《培训与研究》2001,18(4):11-15,20
“侧目”一词的意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义:“不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二是概括义:“畏惧、愤恨”;三是具体义:表示“畏”惧、敬畏、窥视、关注、愤怒、蔑视、冷眼”等。这些意义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成系统,形成一个层层统摄的意义网络。这个意义网络给我们的启示是:词典上的释义对语言运用中具体意义有涵盖作用。  相似文献   

7.
"田野"与"争战"看似毫不相关,但通过追溯人类战争的历史,你就会发现:战争之所以产生,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类之间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争夺。本期,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记录争战的英文词"camp"与中文字"田"背后的联系与秘密。人类战争的历史不可谓不长。应该说,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之间的争战就没有停止过。战争的导火索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究根结底,战争的原因,无非是对于自身生存资源——尤其是土地及其附属物的争夺。土地的附属物不可谓不多——矿产、林木、鸟兽……这些东西都是人类赖以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外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汉语中涌现出一大批谐译词反映时代的变化。其中有不少谐译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最后竟成了基本词汇。谐译词虽是音译词,但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汉字以形表义的特点,这增加了它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不能随意变更它的意思,更不能随便改变它的用法。这与它的语境义有密切关系。所谓语境义,就是指词语在上下文中所使用的意义和具有的感情色彩。由于一些成语所含有的"语境义"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常常让人把它们当成不含"语境义"的一般成语对待。这样就容易使运用这类成语的人发生误  相似文献   

10.
要想把握“意“和“义”之间的差别,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词的深层义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本文将之限定在古汉语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上来加以考察,希冀对之能有所补益。此外,还就文化角度,谈谈词的深层义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丽 《现代语文》2009,(11):141-143
网络语言中新词族“X控”源自于日语“ュン”(con)的音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一些新的特征,并在网络中迅速流行开来。本丈立足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从构成和功能、语义表达和词的演变发展三个维度来对“X控”词族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附缀式词族“X控”的演变过程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自2011年版课标颁布以来,小语界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因为缺少学理分析,给不少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涉及的学理包括学习内容之"理"和学习心理之"理"。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作用类似形容词的特殊的指示代词,在语义上或有称代作用或有指别作用或兼有两种作用,在意义和用法上显示了较多的共性和细微的差别。本文选取意义更相近的“其他、另外、别的”并从多方位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在词类特点、句法成分、组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别,所表示的数的意义、范围意义的异同点,并探讨由它们形成语言歧义现象的句式条件和语义限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现代汉语语料的分析,全面考察"季"族词的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并从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季"族词的词义演变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甜甜 《海外英语》2012,(8):279-280
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对"微"族词的起源及生成机制进行了认知阐述,揭示了人们理解意义时的心理运作机制。通过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知分析为新语新词的意义成因和理解提供了理论进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李艳 《文学教育(上)》2010,(18):150-150
随着网络语言的盛行,出现了一批有新内涵的“X奴”类词语,如“为了房子而苦苦奔波的房奴,为了钱而尔虞我诈的钱奴”等。本文讨论的就是当前流行的“X奴”类词族,  相似文献   

18.
王海平 《文教资料》2010,(32):19-20
依据先辈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文化词语”的不同定义,阐释了词语的文化意义,认为:“文化词语”是指产生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只有文化意义,没有一般语言意义的词语。  相似文献   

19.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同义词词义内容说明、在组合中分析同义词两个角度,从词位义、范畴义、组合义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货物"英译的种种变化,希冀能对商务英语学习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