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两周金文中"用"的词性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字在两周金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其词性和用法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就词性言,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就用法言,"用"为动词时有"使用"义,"用"为介词时可以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对象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用"为连词时主要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2.
居延汉简频率副词共有7个,全部承袭先秦汉语而来,表示未然和已然的重复虽有分工,但交叉用法较多;其用法与其他同期文献中的频率副词相同,除"又"用法灵活,与甲骨文、金文中的并列连词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外,其他各词的用法普通.  相似文献   

3.
“用”字在两周金文中出现频率很高,其词性和用法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就词性言,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就用法言,“用”为动词时有“使用”义,“用”为介词时可以引进动作行为凭借的对象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用”为连词时主要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用法最多最灵活。本文将《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出现的“以”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介词、连词、动词的用法,以及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若”是先秦汉语中使用较多的假设连词,偶尔也用作选择连词。选取先秦时期代表性文献《左传》和《国语》,对其中“若”的连词用法进行了全面地描写和比较,附带对性质来源相关的“如”的连词用法进行说明,可以总结其在两部文献乃至在先秦汉语中使用特点和语法功能,并可以为考辨《左传》《国语》的文献关系提供语言学的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叹词是汉语词类系统中比较特别的一个小类,甲骨文中是否已有叹词出现,各家尚有不同意见。两周金文中可以肯定为叹词的有“[虘又]”、“乌 ”、“ ”、“巳”四词,虽个体数量有限,总体出现频率不高,但却颇有意义。特别是四词均能与传世文献中的相应词对应上,显示了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佐证和补充的语料功能。  相似文献   

7.
引言 "可是"和"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对转折连词,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连词"可是"和"可"的解释皆为:表示转折;但是;可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石毓智认为"它们的用法基本一致,都可以出现在主语的前后".  相似文献   

8.
正在日常英语中,连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虽然它是虚词,但其用法很多,含义复杂。而我们中学阶段常接触的连词就是and,but or。最近这些年来高考对于连词的考查还是不少的,其考查主要出现在完形填空及单选题中。考查的重点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选择和使用符合逻辑关系的并列连词。此外,正确掌握连词的意义及用法对提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如"字的词性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言文词"如"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共计出现了147次,分别有作动词、连词、词尾以及形成固定结构,这反映了先秦时期"如"字的基本用法。《论语》中"如"字的动词义项为"像、及、就是"。"如"字连词有假设连词"如果"、选择连词"或者"、他转转折连词"至于"义。"如"字的三种固定结构为"何如"、"如之何"、"如……何"。此外还作形容词词尾。  相似文献   

10.
“而”在《诗经》中共出现57处,有代词、动词、语助词、连词、词尾等多种用法,详细分析“而”在《诗经》中的具体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以及先秦的文献典籍。  相似文献   

11.
指示词“这”“那”在平鲁方言的使用频率高,具有指示、称代功能,基本上相当于北京话的“这”“那”。除指称用法外,“这”“那”逐渐产生冠词、助词和连词的用法。当“这/那”置于专有名词、人名等前,其读音轻化,指示义虚化,具有冠词功能。当“这/那”位于“人称代词/时地名词+这/那+名词”等结构,其功能相当于结构助词“哩”。它们还可置于句首,作连词,用来连接前后句。结合文献材料发现,宋元以后“这”“那”虚化用法增多,功能得以扩展。“这”作连词的用法较少。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中"而"宇的用法有三种.其主要用法是连词,此外,有时也用做代词或语气词."而"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341次,其中"而"作为连词共出现了308次,出现频率最高."而"宇除可连接并列和相承的两事外,还可以连接相反、修饰与被修饰的两事.此外,"而"宇本身在连接并列与转折的关系,偏正与顺承的关系时也会产生一些分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之”使用频率高,位置灵活,词性多样,用法复杂。其主要用法首先是连词,其次是代词,动词只占一小部分。其复杂性是先秦汉语特征的体现,大量使用含“之”四字格或四音节复音词是孟、庄、荀、韩所代表的先秦政论散文的显著特征,也为后世留下许多成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译佛经中,并列连词“及”发展出新的用法,扩大了自己的使用范围,出现了一些和中土文献不同的用法:1、由于仍然保持了其固有的陈述性表述功能,所以“及”所连接的动宾短语常用作句子谓语;2、并列连词“及”可以连接两个或几个在结构形式和语义上都存在一定相似性的句子;3、在话语行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及”连接对话双方以及连接在话语地位上同处于说话者或听话者一方的两项的用例.而这些用法,都是中土文献中未见或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议》,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英语课本中,for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其用法比较多。为了便于同学们学习,现将其用法归纳如下: 一、for作连词,引导原因状语从句,意为“因为”。如: The shop was quite new,for it had openedonly the week before. 这家商店很新,因为它是一周前才开业的。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中并列连词有“并、和、与、共、同、及”等六个。这些并列连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明显差异:“和、并、与”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和”、“并”,竟占总用量的78%强,而“共、同、及”则使用频率较低。除了“并”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并列连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这些并列连词还可以连用,有的甚至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重要典籍《战国纵横家书》中"其"字的穷尽式量化性分析,认为"其"作为代词使用频率最高,其中人称代词占绝大多数,主要做定语,功能是修饰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甚至成为名词性结构的标志;作为副词使用频率不高,可表推度、反诘、时间等语气。"其"还以语气助词和无意义形式出现。"其"字的连词用法仅是萌芽。  相似文献   

19.
连词“而”最早见于西周后期的文献中。其组合分布只有VP组合一种,而且多为单句内的连动结构。其语义关系也只有表示时间先后的承接关系一种。春秋前期出现了AP组合、NP组合、“S而P”组合、“S之P”组合和疑代组合等,但主要见于口语的《国风》和《小雅》中。进入战国前期,连词“而”的各种组合已基本具备,其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也呈现复杂多样的形态。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以”、“於”是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它们均有动、介词用法 ;“以”字还出现了连词用法。通过对“以”“於”用法的类举比较 ,分析了二者语法功能的同与异 ,试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