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以来,沿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新华社大力进行音像技术建设,完成了视音频编辑系统、便携视频采集系统、音频采编系统的系统建设,实现了新华社视音频系统从模拟到数字的飞跃。数字化视音频采集传输,使得记者在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把图像传回总社,音像记者对于突发事件、重大的报道也可以像文字、图片记者一样在第一时间把素材传回总社,“新华社多媒体记者”从概念变成现实。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的音像新闻编辑系统,实现了收录、上载、编辑、配音、上传等新闻制作流程的数字化和音像节目/素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全…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制作从传统以录放机加字幕机的线性电编的模式,转变到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及非编制作网;节目的播出也从以录像机为主播出信号源、以基带模拟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方式,逐步转变成硬盘播出服务器为源设备的数字信号播出方式;文稿编辑也逐渐从手写转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2002,(9):J047-J047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这表明,我国数字视音频编码技术标准制定已经进入快车道,有望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定义出一套自己掌握主动权的先进的视音频编码标准。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数字存储媒体宽带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通信等产业所需要的共性关键技术,是我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音视频采编的相关标准、视音频信息采集中的文件格式、视音频节目的编辑整理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数字资源建设中视频与音频信息采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运国 《今传媒》2011,19(1):149-150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视音频声像设备从传统的模拟视频技术发展到现代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其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在科技发展大潮的推动下,为了提高视音频信号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许多有条件的电视制作部门都已经将原来的模拟视音频设备更新换代为数字视音频处理设备。在现阶段,若要全部实现数字化,在经费上一时难以解决。能不能以较少的经费投入对现有的模拟电视节目制作设备进行更新,实现数字视频制作呢?下面根据我单位原有设备升级改造的工作实际,介绍一种投资少而实用的实现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潘攀 《青年记者》2009,(14):93-93
有别于使用模拟信号的传统电视,数字电视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从技术上看,数字电视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采用了数字技术处理,使数字电视具有高质量的影音。从内容服务上看,由综合性变为专业性和差异化,整个产业由单纯视频服务变为多媒体信息服务。因此,数字电视在技术体系、服务体系上都是对模拟电视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编辑硬盘播出系统及音频工作站是把模拟系统中输入、输出复合视音频信号变换成视音频数字进行存储与传输,用数字信号在非线性设备之间通过网络结构(以太网)进行连接。遗憾的是,大多数县市级台单纯地把音频工作站仅用于电台,忽略了音频工作站在电视台的使用,若电视台、电台并网,将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化制作播出系统,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制作播出。  相似文献   

8.
国外视音频元数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基于MARC的《数字动态图像元数据指南》、基于DC的《ViDe用户指南》、同时支持MPEG-7和DC的《MIC核心数据元素表》、视频元数据和文本元数据并重的开放式数字视频图书馆元数据这几个近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视音频元数据方案.在国内外视音频元数据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视音频元数据的特征,分析了视音频元数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有视音频板卡、视音频编解码以及渲染引擎。当这三个部分都提供高清的处理能力时,非线性编辑系统即具备了高清编辑能力。笔者以电视台普遍使用的大洋高清制作网为例,解析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技术和  相似文献   

10.
IEEE1394接口被视频领域广泛采用,目前大多DV摄像机都集成该接口。通过该接口可方便地将视音频素材采集为数字化的多媒体文件,进而可通过互联网进行素材传送。本文就利用1394接口进行素材采集的优点和过程及其在电视台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电视节目制作手段采用非线性编辑方式取代传统的模拟编辑方式已大势所趋,基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数字视频网络技术更是大家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数字视频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视音频数据的共享,使网络上的各个编辑站点都可以实时浏览集中存放在磁盘阵列中的视音频素材,并进行节目编辑、审看、串编等工作。双网结构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通信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高质量图象等宽带业务的需求也日趋迫切。在市场的推动下,加速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开发和应用进程。在当前的通信网中交换局和用户终端之间通常采用Z接口,它们之间以模拟用户线连接。随着光纤和数字用户系统的引入,Z接口已满足不了广大用户对新业务的要求。此外,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交换局至用户终端设备之间实现透明的数字连接,要求用户接口数字化。因此,用户线这一部分已逐渐成为整个电信网发展的瓶颈。用户线的成本要占整个电信网成本的30%~50%,因此接入网技术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设计和开发基于CADAL数字资源元数据的OpenAPI检索服务系统,方便CADAL成员单位把自身资源和CADAL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地重组和整合,提供给读者新的混搭(Mashup)应用,方便读者检索和利用CADAL相关数字资源,提升读者使用体验。[方法/过程]基于OpenAPI开放技术框架,提供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方便开发者以程序的方式访问CADAL数字资源元数据,以JSON或XML等格式返回检索结果,便于程序数据处理并实现资源整合与资源呈现。[结果/结论]CADAL成员单位利用CADAL OpenAPI接口进行资源整合,读者在第三方应用系统上可以方便地检索出CADAL相关数字资源,提高CADAL数字资源的揭示、呈现和利用率,方便读者对CADAL资源的获取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建设,电子档案的出现给企业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实现它的收集、保存和快捷、有效利用,完善档案管理,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是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为此,管道公司开发实施了数字档案管理系统. 一、系统框架及定位 先进企业的数字档案有利用价值的数字资源80%以上来自在线自动归档与移动载体连机归档,其他来自数字资源采集和扫描.因此,管道公司数字档案的系统框架定位为:五个接口,三个平台,一个网站.即:五个电子归档接口:ERP电子文件自动归档接口,MES电子自动归档接口,OA电子文件自动归档接口,多媒体电子文件自动归档接口,移动载体电子自动归档接口.三个数字档案管理平台:档案管理操作平台,数字资源图视化管理平台,专题推送平台.一个网站:WEB检索利用网站.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数字电视的概念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将活动图像和声音等信号进行编码、压缩等处理,经存储或实时广播后,供用户接收、播放的电视系统.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  相似文献   

16.
发射机自动化监控系统中,下位机与发射机之间的接口电路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是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之一.我台共有10个频率20部发射机,涉及的机型五个厂家8种机型,在数据采集(数字输入DI、模拟输入AI)和控制(数字输出DO)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实施过程中也解决了一些难题.将介绍硬件的各个子系统及解决的各种难题以供相关的发射机台站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视音频资料是数字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视音频编目是高校数字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工作实践,文章系统地研究了元数据、流程化与层次化编目、计算机辅助视频编目等技术及其应用,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视音频编目方案,以期为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视音频编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本馆的项目研究与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一套适合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系统由信息处理、内容管理、内容存储和应用四大子系统组成。文章还探讨了视音频资源的数字采集、编目及存储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来自汉唐自远技术有限公司的曾向群女士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新闻采编即时通讯视频系统,该系统可以把国内外编采人员和记者站实时的现场场景和语音互连起来,同时向与会者提供分享听觉和视觉的空间,使各方与会用户有“面对面”交谈的感觉。新闻采编即时通讯视频系统可实时传输视频与音频信息,使协作成员可以远距离进行直观、真实的视音频交流。该系统采用标准的H.264和H.239体系,数字方式实现多画面,10种多画面组合方式,同时提供12路多画面,终端控制多画面。新闻采编即时通讯视频系统$北京汉唐自远技术有限公司@曾向群…  相似文献   

20.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批准成立。工作组的任务是面向我国的信息产业需求,制定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技术标准服务于高分辨率高质量的数字音视频广播、高密度数字存储媒体、多媒体通讯、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等重大信息产业应用。工作成果将由信息产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